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近8成民眾充滿期待, 新醫改方案最需要解決什麼?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80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ent 發表於 2006-10-13 10: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醫改方案最需要解決什麼問題?

  政府投入切實用到老百姓身上 58.7%

  保障公立醫療機構的公益性 51.8%

  廣大農民的醫療衛生保障問題 45.2%

  完善各項保障、保險制度 43.2%

  增加政府投入 39.2%

  提高社區醫療衛生水平 30.6%

  以葯養醫 17.2%

  發揮中醫藥作用 12.8%

  隨著由國家11個部委聯合組成的協調小組的高調成立,涉及千家萬戶、事關每個人切身利益的醫療體制改革,走到了一個新的關口。

  根據媒體報道,新的醫改方案將於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出台。9月26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騰訊網新聞中心聯合實施的一項在線調查(3919人參與)顯示,79.7%的受訪者對即將出台的醫改新方案充滿期待。他們希望這個方案能夠從體制上把當前醫療界的沉痾痼疾一掃而光。

  記者注意到,在9月17日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王東生透露了醫療體制改革協調小組成立的消息之後,立刻吸引了媒體和輿論的廣泛關注。一時間,各種消息接踵而至——有的說,協調小組青睞「大病小病都是免費治療」的英國模式;有的說,「全民醫療保險制度,醫療保障和醫療服務體系分離」的德國模式也在考慮之列;還有的說,新方案將是美國、德國和英國三種模式的混合體。

  其實,普通公眾根本搞不清專家們整天掛在嘴邊討論的這些「模式」到底是怎麼回事,也不知道究竟哪種模式才能最好地解決我國面臨的種種問題。不過,在本次調查中,大多數人都明確表示,希望新的醫改方案能夠真正給普通人帶來實惠,讓普通人看病便宜一些、容易一些。

  記者發現,每次一談到醫療體制,幾乎每個人的共同心愿就是「快改革吧,改革了就好了」。此外,調查顯示,也有一部分人對此態度悲觀,19.0%的人表示,「改來改去也沒什麼作用,受苦的還是老百姓」。

  調查中,56.8%的人把「看病貴」視為目前最讓他們頭疼的問題。一名前不久剛在醫院被「扒了層皮」的受訪者留言說,他近來總是流鼻涕,還持續低燒。就是為了看這個病,他在一家大醫院花了近4000元,上了各種各樣的檢查也沒有查出什麼毛病來。「真夠黑的!」他罵道。

  顯而易見,這些年來醫療費用超常規的快速增長,是最讓公眾感到切膚之痛的方面,也是不少人對此前20年改革產生否定評價的最重要依據。

  一名受訪者在調查的留言中引用了衛生部的數據,以此來表明他的觀點並非人云亦云,也不是發泄情緒:我國城鄉居民應就診而未就診的比例由1993年的36.4%上升到48.9%;患者應住院而沒有住院的比例高達29.6%;在住院患者中,主動提出提前出院的比例為43.3%,這其中六成以上是因為支付不起相關費用。「這還不包括農村的情況。你說,現在的醫療體制不改行嗎?」

  醫生也在叫屈。「不開大處方,院長、主任擠兌你,嫌你完不成任務;不給病人上檢查,萬一出了什麼問題,患者肯定要把你告上法庭,讓你『吃不了兜著走』。我們當然知道,各種檢查、大處方都是要掏錢的,費用高了,病人肯定不樂意,肯定要罵醫生。」一名醫生向記者訴苦,「可我們也是沒辦法啊,並不是所有的醫生都是黑了心的。」

  事實上,作為體制的末端,醫患關係很難出現在醫改的大方案中,此前關於醫療改革的討論也很少提及類似的「軟」話題。可是,除了看病貴之外,最讓公眾不滿的就有醫患關係緊張(12.1%)和藥品質量問題(5.3%)。在調查中,不管是醫務人員還是普通患者,大家都對當前的就醫環境都表示了不滿。有醫生甚至說:「以目前的醫療制度、醫療環境,恐怕連白求恩都要逃回加拿大去了。」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不少人的期望中,醫生和病人應該是「戰友關係」,大家需要共同面對的敵人是疾病。「醫患關係是緊張還是和諧,不是單純靠醫生,也不是單純靠患者就能決定的。很多大的政策影響著醫患的走向,因此我們才寄希望於新醫改。」有人這樣分析。

  在談到「新的醫改方案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時,58.7%的人認為「如何把政府投入切實用到老百姓身上」才是最關鍵的。因為就在兩周前,衛生部前副部長殷大奎引用中科院一份調查報告的數字稱,在中國政府投入的醫療費用中,80%是為850萬以黨政幹部為主的群體服務的。他還透露,全國黨政部門有200萬名各級幹部長期請病假,其中有40萬名幹部長期佔據幹部病房、幹部招待所、度假村等,一年開支數百億元。

  事實上,公眾對特權的存在早有種種猜想,但這樣的數據仍然令人印象深刻。在公平性成為全社會關注的主要問題的時候,人們也不能寬容醫療領域的種種「佔有」和「掠奪」。

  還有51.8%的人希望公立醫療機構能夠「歸位」,保持其公益性,從而為緩解看病貴提供通道。有關專家也表示,公立醫院的改革確實應該是下一輪改革的重要內容,也直接影響到新醫改的效果。目前,我國絕大部分醫院仍然是「非營利機構」的公立醫院,但是,在政府投入不足和缺乏有力監管的情況下,其營利的衝動並不亞於那些民營醫院,實際營利能力更讓民營醫院望塵莫及。國家發改委官員曾公開表示,藥品利潤的大頭被「非營利」醫院拿去了。這也被很多人看作是「看病貴」問題的最直接的原因。

  另外,45.2%的受訪者建議,在新醫改方案中,也應該充分考慮到農民群體的衛生保障問題,並給於足夠的制度安排。國家正在推行新農村合作醫療,而且取得了不少成績,也受到了農民的歡迎。不過,很多受訪者願意看到政府的更多努力。「縮短城鄉差別是一個趨勢。既然是新方案,應該有這樣的眼光和魄力順應這個趨勢,而不應該繼續採取歧視政策。」

  有鑒於此前的教訓,在本次調查中,人們對新的醫改方案也表示了某些擔心。其中,47.7%的人擔心「執行不力,再好的制度都走樣了」,44.9%的人擔心政府部門之間的利益爭奪會使新方案成為權衡和妥協的結果,而不是公眾利益的最大化滿足。這種擔心並非杞人憂天——醫改涉及政府11個有關部門,各自都有各自的立場、角度,如何平衡和協調實在不是個輕鬆的事。在一些媒體報道中,甚至已經出現諸如「三部之爭」的內容。一位熟諳「官場規則」的人士則表示:「能否避免部門利益主導這場改革,將是我們所要面對的第一個重要考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5: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