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位孤僻症兒童的母親的傾訴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10-10 12: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9月21日一位孤僻症兒童的母親的傾訴牽動了讀者的心,她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兒子不幸有著先天缺陷。

  ●丈夫堅定地對她說:"生孩子是兩個人的事。"19年來,他和她一起歷盡辛苦照料病孩。

  ●其間他們生下了健康的女兒,但對長子的愛絲毫未減。他倆相濡以沫,盼望陽光透進生活……

  趕在秀君上中班之前,我們見了面。她提到了孤僻症孩子的母親菊影(化名,故事詳見今年9月21日「晨報傾訴」《相伴「沉默天使」12年》):「我家也有一個孩子是這種情況……」話音未落,淚水已湧出眼眶。

  我握筆的手變得沉重。自從那篇文章發表后,已有十來位讀者要聯繫菊影。秀君算起來是第12位了,他們家裡都有一個患類似疾病的孩子。疾病,怎麼帶來那麼多不幸呢?

  此時,秀君已擦乾眼淚。我忽然發現,儘管她看上去有些疲憊,但她的目光很坦誠、陽光,沒有一絲一毫的自怨自憐。

  兒子的智商只有17

  我是76屆畢業生,分配到農場工作,三年後調回上海的某廠,經人介紹與介直相識。1986年初我們結了婚,當年我就懷孕了。當時我28歲了,很想做母親。懷孕期間我曾感冒過一次,吃了點葯,醫生說不礙事的。

  第二年春天,我生下兒子銘銘。因為早產一個月,他體重不到4斤,在醫院睡了一個月暖箱,滿月那天才被抱回家。因此我的奶水根本沒派上用場,我們只好給銘銘餵奶粉。我很快發現他與別的孩子不同,樣樣事情都比別人慢。他三個月大時,有天我給他用奶瓶餵奶,明明奶瓶在左邊,他卻向右邊找,我心裡一沉,立刻帶他去看醫生。醫生說他得的是先天性視神經萎縮,可能會失明。這個結果讓我簡直要昏倒在地。醫生說這是先天性的,醫不好。

  我不死心,仔細觀察銘銘的視力情況。等他長到5個月時,我把他抱到明亮的地方餵奶,欣慰地發現他還是有一些視力的,只是很弱。他平時不看東西時,眼睛睜得很大;要用眼睛時,眼睛就會眯成一條縫。雖是弱視,但總比失明強,我開心地把這個發現告訴了介直。

  然而失明的恐懼剛消除,兒科醫生就很肯定地告訴我,銘銘是個低能兒。我不甘心會攤到這種事,可是不信不行。銘銘兩歲時才開始學走路,才第一次叫「媽媽」。八九歲時,我帶他去測智商,他才17,屬於重度智殘兒童。因為他不曉得大小便,5歲前一直裹著尿布。別的孩子都去上學了,而我只好在他10歲那年送他去上輔讀學校。

  學校里的孩子智力發展都有些遲緩,但銘銘的情況相對更嚴重。別人叫他的名字,他會有反應,可他一直不會寫字。孩子們在一起總是很頑皮,有好幾次銘銘回到家,我發現他的胳膊上有青紫,問他是怎麼回事,他根本無法表達。

  除了弱智,銘銘還被發現有精神方面的問題。他常常一個人想事情,想著想著就會很難過,拚命地咬自己的手指頭,咬得骨頭都要露出來,要麼就咬自己的嘴唇,嘴唇總是腫的,嘴邊常年都沒有一塊好肉。我和介直發現了就會趕快制止他,用酒精給他擦患處,或者用紗布把手指頭包起來。擦酒精時,銘銘也會喊「痛、痛」,可是他剋制不了內心的情緒,還是會反覆地咬紗布,我們換了紗布,他還會再去咬……

  秀君的眼裡充滿憐惜。她拿出幾張照片,其中一張是她、介直和銘銘在外灘的合影,銘銘的表情很「嚴肅」。翻到另一張,他卻笑得很憨厚可愛。我連忙問秀君,那個偎在銘銘身邊、笑得很調皮的小女孩是誰。

  克服心理壓力做高齡產婦

  銘銘身邊的女孩是我的小女兒,正在讀幼兒園大班。說起來真的很感慨。40歲之前,我的小姐妹們一直勸我趁年輕再生一個孩子,將來我和介直養老才有保障。但我當時堅決不生,因為銘銘是這樣的情況,我內心又怨又怕,擔心再生下一個「不正常」的孩子。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我越來越喜歡那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們,越來越羨慕別人家窗口傳出的笑聲。後來,我就想要再生一個孩子。我想,人家要房子車子票子,我什麼都不要,只想有一個健康的孩子,上天不會不答應我這個不過分的要求吧。

  介直同意后,我開始為這件事做準備。俗話說好事多磨,果然如此。我到醫院做檢查,查出有一個比雞蛋還大的子宮肌瘤,醫生說我大概不能再生孩子了。我不死心,請醫生盡量保留我的子宮,很快做手術把那個肌瘤拿掉了。半年多以後,我懷孕了。此後我天天都處在焦慮中,一會兒擔心「悲劇重演」,一會兒又安慰自己:上天不可能如此殘酷。

  為了確保生下一個健康的孩子,我對醫生講,我第一胎生得不好,如果第二胎還不好,我就不生下來了。醫生說這個是不保的,要我自己拿主意。我無奈之下四處寫信,諮詢專家。一位很有名的專家回復我說,懷孕四五個月時抽羊水檢查,就可排除這方面的顧慮。我好不容易熬到這個時段,去抽羊水,可是醫生說我是前置胎盤,做不了這種預檢。我只好「博一記」。

  還好,十月懷孕,我非常順利。因為是高危產婦,我剖腹產下女兒。因為介直還在上班,又得分神照顧銘銘,他只在女兒出生的當天請了一天假,把銘銘託付給我的父親,來醫院看望我和女兒。介直走了以後,我就得自己照顧自己;因為醫院實施母嬰同室,我還得時刻關注剛出生的女兒。

  一連三天三夜,我都沒合眼,心中只想著一件事:新出生的孩子健康嗎?到後來,來一個探望的朋友,我就請他們仔細觀察我女兒……直到女兒長到了四五個月,我的心才漸漸放下來,確信女兒是個百分百健康聰明的正常兒。

  秀君讓我看她女兒在幼兒園表演節目的照片,滿臉欣喜,她說女兒口齒異常伶俐,老師說她是班級里最聰明也是最皮的孩子。因為知道家裡的情況,老師還和女兒開玩笑,說她哥哥的智商也給了她,她一個人長了兩個腦袋呢。

  他的好,讓我保持樂觀

  說起銘銘的情況,要比菊影的女兒嚴重得多,他都快20歲了,智商比我女兒還要差。記得我懷孕時帶他外出,人家看我是大肚子,給我讓座,可他說:「媽媽,我要坐下。」我只好把座位讓給他,自己挺著肚子站在他身邊。但話說回來,我畢竟要比菊影幸運得多,因為我的老公介直是個標準的上海好男人。

  19年前,銘銘一確診是低能兒,介直就安慰我說,生孩子是兩個人的事,不要責怪任何一個人;還說大人要為小孩子做主,既然把他生下來,就要好好對他,他的情況越糟糕,越要加倍對他好。19年來,他以實際行動履行著這個承諾。銘銘從小到大,介直天天替他洗澡;夜裡銘銘起來小便,介直也起來「監護」,免得他尿到地上去;銘銘每次大便后,介直替他擦乾淨……帶這樣一個孩子,要比護理正常兒童多花費兩三倍的精力,但介直從未有過怨言。在他的精心呵護下,銘銘幾乎每一天都收拾得裡外乾乾淨淨。

  16歲后,銘銘告別了輔讀學校,一直呆在

  家裡。因為他24小時不能離開人,介直在辦理了待崗手續后沒再出去打工。一日三餐、替兩個孩子洗澡,家務活加在一起是非常繁重的,他天天從早忙到晚,只有在我歇班的時候他才能在白天抽空補覺。銘銘的身坯很大,飯量也大,如今體重已有140多斤,也幸虧介直有力氣,洗澡時還能抱得動他。

  女兒出生后,我的精力分掉一大半去照顧她,而介直對銘銘卻比以前更好了。家裡多了一個健康的孩子,介直臉上的笑容也增加了許多,他說再苦再累,看到女兒就滿天烏雲都散了。但女兒畢竟是小孩,有時會沖銘銘發脾氣,銘銘遇到這種情況就嚇得往後躲。我看到了,會心疼兒子,訓斥女兒。當然這種情況很少發生,我常常教育女兒要愛哥哥。女兒一天天長大,也曾問過我:「我哥哥為什麼和別人不一樣啊?」我就對她說,別人家都是一個孩子,正因為哥哥生了毛病,我和介直才能把她生下來,從這個角度講,她應該感謝哥哥,將來要好好待他。

  我輕輕地問秀君,有沒有和介直商量過,如何安排銘銘的將來。她坦率地說,和介直商量過許多次,他們決定等老了,料理不動銘銘了,就三個人一起去住養老院:「讓銘銘跟我倆一起走,我們在哪裡,他就在哪裡,不想把這個擔子全壓在女兒的身上,她畢竟還得去工作……」

  葉老師,今天我來傾訴,主要是想誇誇我老公,他太辛苦了,24小時都和銘銘「捆」在一起,耗盡了心血。我真的很感激他,也很慶幸自己找了一個這麼有責任感的好男人。此外,我還有一個期望,我想許多家有像銘銘這樣孩子的家長可能都有這種「奢望」吧,就是希望能找到一個機構,把銘銘白天送過去,晚上接回家,就像託兒所一樣,讓銘銘不再「與世隔絕」。其實我們街道從去年開始就開辦了一個類似的陽光之家,我很想把銘銘送進去,但那裡接收的孩子智商都在60-80之間,工作人員說銘銘的情況太差,目前無法接收。我很希望社會上能多一點這方面的投入,對這些孩子多一點關愛,也讓我們這些心力交瘁的家長們減輕一點負擔。

  不知道這些期望何時能實現,在此之前,我想我和介直還得負起照顧銘銘的這副重擔。雖然說,生下這樣一個孩子,內心一直挺苦澀的,可是因為這副擔子始終是兩個人分擔的,所以我從來沒有怨天怨地,從沒覺得有這樣一個孩子是件見不得人的事。同事聚會,朋友往來,我常常帶銘銘出席。我希望,所有和我一樣同病相憐的父母們都能挺直腰板,互相鼓勵,把孩子照顧好,自己也保持一種樂觀積極的心態。

  我的內心熱乎乎的,不禁握住秀君的手。我對她說:「銘銘真的很幸運,不但有一個寬厚體貼的父親,還有一個開朗堅強的母親。」


5

主題

2575

帖子

884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4
沙發
trump 發表於 2006-10-10 23:16 | 只看該作者
感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3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10-11 02:36 | 只看該作者
孩子有問題時,父母千萬不要放棄希望,儘力而為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1: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