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上海發展模式要轉型

[複製鏈接]

32

主題

66

帖子

5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5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龍眼 發表於 2006-10-9 15: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評社香港10月8日電/最近上海出現的一系列問題,讓各界開始重新審視上海政府主導型的發展模式問題。「今後,上海市政府在經濟建設中的角色要重新定位。」上海市政府決策諮詢專家、上海社科院部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楊建文研究員談到上海的發展模式,不時陷入沉思。

  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介紹,楊建文正在緊鑼密鼓地做著一個課題《推動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政府與企業、政府與社會的關係》。這是上海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韓正親自給市社科院布置的13個課題之一。作為權威專家之一,楊建文全程參與了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方案的研究工作。

  兩道「風險」

  《21世紀》:上海是一個強勢政府主導型的城市發展模式,這種模式會產生什麼問題?

  楊建文:在政府主導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兩大風險就會必然存在。

  一是決策風險。政府如果做得對,做得好,行;但如果做得不好,就沒辦法挽回。此次上海一系列大案,就是這種結果。

  在這個方面,拿企業治理的模式套用,在更高層面上還缺少一種制衡關係。這些案子都出在國資這一塊,社保、公積金等等,這個層面能夠動用的資源很大,而如果沒能形成制衡關係的話,在調配過程中就會出問題。

  二是道德風險。在這樣的框架下,所有的官員道德風險都非常大,因為這些官員掌握著一個部門、一個區域的生殺大權,對幹部的考驗很大。

  目前來看,決策風險與道德風險,都缺少制約,很難控制。一旦出現問題,就是大問題。問題在制度層面,而不僅僅是在個人層面。地方政府有產生這種風險的土壤,但缺乏約束這種風險的機制。這個情況需要改。如果再延續下去,矛盾會越來越多,問題會越來越大。

  要轉變發展模式,當務之急,是要建立風險防範機制;中期,為轉型做好充分準備。準備的核心是,根據變化的形勢,做好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21世紀》:我們看到,與天津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方案不同的是,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這一塊,上海卻是放在首位,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安排?

  楊建文:我也注意到了這個不同,我是非常贊同把行政管理改革放在首位。

  具體的細節安排不是主要的,上海模式發展到現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個關鍵。中央把這條列為第一條,是非常正確的。

  《21世紀》:目前上海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這一塊,有什麼考慮?

  楊建文:綜合配套改革方案里說到不少具體的內容,像電子政務平台的搭建、行政管理要透明、浦東新區與上海的關係要理順等等。

  但改革的核心應該是,原來的這一套要不要調?怎麼跟中央發展的需要相協調?這些應該有一個大的框架,轉變的路徑也要有選擇。

  《21世紀》:那麼,這種模式到底該怎麼改呢?

    楊建文:現在的關鍵是,政府主導型的發展模式,是不是已經不需要了?

  如果這種方式在近期還有存在的必要性,兩大風險該怎麼制約?如果不需要的話,什麼方式改最有效?改了會怎麼樣?

  現在推動城市發展有兩種模式。第一種就是政府直接介入,把所有經濟和非經濟的資源都集中起來,這樣在短時間內就會產生很大的變化。

  第二種方式就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政府就逐步退出。也就是說,政府要從運動員的角色,逐步退到教練員,再進一步退到裁判員角色。現在很多地方政府在不少重大領域,還充當著運動員的角色,幷兼任教練員和裁判員。

  《21世紀》:政府逐步退出的話,需要什麼條件?

  楊建文:需要兩個平台、三根支柱。兩個平台:一是技術平台。目前上海的信息化網路已經不錯了,能夠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還可以增加整個社會資源的凝聚度;二是制度的平台,現在還沒有完全搭建起來。

  三根支柱,一是社會服務體系,政府退出會形成一個真空,需要社會服務體系來填補;二是市場中介體系;三是行業管理體系。

  這三根支柱形成后,承擔政府正在做的一些社會層面、經濟層面的事情,這樣政府才能從容退出。

  「轉型的機遇必須抓住」

  《21世紀》:中央多次提出,要提升上海服務全國的功能。那麼,到底應該怎麼來發展現代服務業,從而提升城市服務全國的功能呢?

  楊建文:相當多的時候,上海僅僅是把服務業看成增強經濟實力、完善經濟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實際上,應該把現代服務業看作是城市功能的體現和載體,這樣的話,就不能是一個地區的事情,這樣的話,有利於上海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WTO過渡期到今年年底就要結束了,過渡期保護的主要是現代服務業,過渡期過後,外資肯定會有一個集中進入服務業的過程。但上海在現代服務業上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競爭力,這是非常緊迫的。

  所以,我認為,即使對於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也應該先把發展現代服務業明確下來,根據這個來進行調整。

  《21世紀》:上海在這方面有什麼發展優勢?

  楊建文:區位決定地位,功能決定效能,紅利決定動力。上海的關鍵是區位,在沿海的終端,背後是長江流域,區位是獨一無二的;同時,上海還在國家發展戰略,佔據著很重要的區位,國務院去年給上海綜合配套改革的同月,還給了上海一個保稅港,它不僅僅是個開發區,更有助於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服務功能的提升。

  這兩條決定了上海的地位。來源:凱風網(http://www.kaiwind.com)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6: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