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廣州心理完全健康者僅一成 精神病發病率為1%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6-10-10 08: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年10月10日00:06   信息時報 

  
專家預計精神病發病率已升至1%,亞健康者多因生活、工作、精神壓力大引起



今日是第15個「精神衛生日」,記者從廣州市腦科醫院舉辦的大型諮詢活動上獲悉,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精神壓力日趨增大,廣州已成為精神疾病的高發地帶,1993年,廣州精神病發病率為0.7%,有專家預計,目前,廣州精神病發病率已升至1%。

壓力大易發精神疾病

「生活節奏加快、精神壓力過大是造成人們心理或是精神問題的主要因素之一。」廣州市腦科醫院李潔副院長介紹,其中抑鬱症是引起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因素。

據了解,該院正在籌備在廣州市開展「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目前,正在進行人員的培訓工作。對此,該院心理諮詢科的徐文軍主任透露,1993年,廣州的調查數字顯示,精神病的發病率為0.7%,今年,預計患者已超過了1%,按廣州市有600萬常住人口計算,至少有6萬精神病患者。

七八成人處於亞健康

徐主任還介紹,心理疾病既是引發精神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威脅人們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調查表明,完全心理健康者只佔有10%,有輕重度抑鬱、焦慮等心理疾病者佔10%,而處於亞健康狀態的則佔到70~80%,亞健康者大多數都是由於生活、工作、精神壓力大引起的。從職業上來看,教師、警察、白領、腫瘤醫生、ICU護士等人群都是心理問題或是亞健康的主力軍。因此,這部分人面對工作壓力除了學會自我調節之外,應當在3個月或是半年時間做一次心理測試,及時通過心理疏導給他們減壓,以保證他們身心健康。

「精神病」稱謂應更名

據了解,如今,不管是醫生的病例,還是對精神疾病患者的癥狀,一律都是以「精神病」作為稱謂,而平時使用「精神病」一詞,這一稱謂已帶有明顯貶義意思。目前,在香港,醫生在對患者診斷時,已使用了「思覺失調症」來代替。對此,專家們認為,一直沿用的「精神病」稱謂如果不改,不但病人難以接受,也不利於醫院接收患者,很多人即使有病,也不願就醫,這也是很多病人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的原因之一。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2: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