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雲南普洱茶的鑒賞

[複製鏈接]

34

主題

303

帖子

31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ruola 發表於 2006-10-6 18: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雲南普洱緊壓茶鑒賞

1. 看包裝
雲南普洱緊壓茶包裝大多用傳統包裝材料,如內包裝用棉紙,外包裝用筍葉、竹籃,捆紮用麻繩、篾絲,而且也為廣大普洱茶嗜好者們所接受、認同。查驗包裝材料是否清潔無異味,包裝是否緊實、端正、牢固,外形包裝的大小是否與茶身密切貼合,是否鬆動;棉紙是否為純棉質,字跡是否清晰等。另外,其它創新包裝形式、精美小包裝等也要細緻查驗。

2. 外觀
主要看勻整度、鬆緊度、色澤、嫩度、勻凈度等,看形態是否端正,稜角是否整齊,條索是否清晰,有無起層落面。如雲南七子餅茶(7572、7542、7262等),要求直徑20cm,中間厚(2.5cm),邊緣薄(1.0cm),而且"臼"處於餅中心,不偏歪,茶條索清晰,無起層落面、掉邊,鬆緊適度,具"泥鰍"邊。

3. 看湯色
主要看湯色的深淺、明亮,優質的雲南普洱緊壓茶,泡出的茶湯湯色明亮。質次的,茶湯欠明亮,往往還會有塵埃狀或絮狀物質懸浮其中,有的甚至有"醬油"色。

4. 聞氣味
主要採取熱嗅和冷嗅,其方法與普洱散茶相同,優質的熱嗅香氣顯著濃郁,且純正,冷嗅香氣悠長,有一種很甜爽的味道。質次的則香氣低,有的夾雜酸、餿味、鐵鏽水味或其它雜味,也有的是"臭霉味"、「腐敗味」。

5. 品滋味
與普洱散茶基本相同,主要是從滑口感、回甘感和潤喉感來感覺,優質的滋味濃醇、滑口、潤喉、回甘,舌根生津;質次的則滋味平淡,不滑口,不回甘,舌根兩側感覺不適,甚至產生「澀麻」 感。

6. 看葉底
主要是看葉底色澤、葉質,看泡出來的葉底完不完整,是不是還維持柔軟度和光亮度。優質的色澤褐紅、勻亮,花雜少,葉張完整,葉質柔軟,不腐敗,不硬化;質次的則色澤花雜、發烏欠亮,或葉質腐敗,硬化。另外,鑒別雲南普洱緊壓茶質量還要注意是否內外品質如一,是不是那種好茶在外,茶渣在內的「蓋麵茶」或「撒麵茶」。
此外,在判定普洱茶的年份方面,五年以上陳茶在市面上已經不多,憑感官判斷並不容易,消費者在購買時應多注意。綜合以上幾點,可以作為判斷年份的主要依據。如一般陳期五到十年的甘醇氣味較重,湯色清亮,口感好;一到三年的則氣味平平,略帶有生味、水味或青味。
新的生茶,茶具適合寬口大腹(如仿古、矮潘、西施之類的身筒樣式),泥料可用紫泥、拼紫、紅泥、清水泥,窯溫適中,結晶度不能太高,熟茶可用窯溫低、吸附力強的壺,有利出去異味。
    老生茶20年以上適合朱泥、高目數段泥等高結晶度小壺以下,身筒也要稍立,以利提升溫度。
     挑選實用型茶壺,出水快為第一要務:壺內灌滿水,要幾秒種內能倒凈。否則倒水時下面的茶葉總在積水,茶湯品質會受損不穩定。
     寬口大腹利於熱量發散,身筒過高則上下茶葉受熱、受水不勻影響茶湯穩定。
   隨手泡水在8分滿,水面不宜超過壺內最高的網孔,提起隨手泡后壺內水會震動,懸停等候幾秒再往紫砂壺中注水。身架要端正,倒水時呼氣,注水水流宜柔(不是緩,緩就會拖延時間,造成浸泡不穩定),高度在2-3寸,自胸前位置順時針旋轉一周后至中央提起。
         注水的要點在於水流平穩、均勻、輕柔。在各種茶都是這樣,平靜的水才能衝出好茶。高懸急沖往往茶神渙散。
新茶每泡之間敞開壺蓋散熱,每沖泡2泡將水加溫一次。若茶太苦澀可稍稍降低水溫。(隨手泡水溫上限通常在96度,海拔越高、氣壓越低,水沸點越低。熱水入壺時溫度約在90度上下,2-3泡時約只有80度)。
20年以上入倉老生茶後幾泡不必降溫,印級、古董茶從開始沖泡就可以不降溫
新茶降溫散熱可降低苦澀,很老的茶則要聚熱提香。
基本要點就這麼多了,細節要見面仔細講。
沖炮時盡量保證每炮茶湯濃度均勻,好生茶保證3-10泡間茶湯穩定是沒有問題的(對於喝茶較濃的老鳥),此後若發現某一泡水質突然下滑,若不想再泡,老茶茶渣可拿去濃濃的煮一泡,別有風味

34

主題

303

帖子

31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2
沙發
 樓主| ruola 發表於 2006-10-6 18:54 | 只看該作者
普洱茶的生熟區分  
The deference of ripe Pu'er Tea and mature Pu'er Tea
1.生 茶:原茶性、原茶味、利用時間來陳化轉變,實現越陳越香的價值
2.熟 茶:原茶性、已改味,改味就是利用發酵原理,致使生茶之刺激性做適當退化。
3.渥堆茶:原茶性、已走味,是利用科學加人為發酵,使生茶之苦澀刺激性快變達到無刺激性的目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303

帖子

31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2
3
 樓主| ruola 發表於 2006-10-6 18:55 | 只看該作者
茶是一種古老且文明的飲料,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及利用「茶」的國家,而今茶已成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品飲優質普洱茶首先應觀湯色:普洱茶品因發酵程度輕重及時間長短而出現不同的水色變化,如果是熟茶品則新茶表現為陳化期短,茶湯水濃,新茶品有未經時間陳化時茶青味道;陳茶因陳化期不足,回味度差,但苦、澀味道已經淡化,感覺入喉順口;而老茶因陳化期足,水性厚,茶質佳,唯回甘生津度不及生茶品強。如果是生茶品,則新茶如台灣高山茶,茶色淡黃,入口澀感強烈,而陳茶則色如鐵觀音之琥珀黃,入口澀感轉為甘甜,如果是老茶則湯色如棗紅,有如紅蜜色,入口順滑轉為生津,而古董茶,則湯色濃郁且滑口,舌底鳴泉,心曠神怡。
     優質普洱茶每次沖泡約需5克,可連續沖泡15回,浸泡時間的長短,直接關係著茶湯中可溶物的量與質,也會直接影響茶湯的品質,經由緊壓的普洱茶,最好先在1-2周之前將其全部撥開透氣,回性醒茶;1-2同后待舊味退去,使新的空氣進入發醇后再置入陶罐或紫砂罐內,普洱茶之原味將會慢慢呈現。緊壓茶如磚、餅、陀茶的沖泡時間可短些,不可與普洱散茶一樣,否則茶湯的濃度太高而不堪入口,當然可依據個人喜好之茶湯濃淡,普洱茶品之生熟,陳期之長短,茶性之強弱,去調整茶葉用量及浸泡時間以求其適口習慣的濃度。
     品飲普洱茶除觀湯色,掌握浸泡時間外,聞茶香也是很重要的,普洱茶的茶香有別於台灣高山茶之清香優雅,新製成之普洱茶香味與台灣略為相似,只因普洱茶需藉由空氣中之適量水分,來做后發酵之工序,達到越陳越香之效果,所以普洱茶的香氣是茶品本身所含有的芳香物質,歷經陳化時間之長短,倉儲環境之好壞,再經沸水沖泡而散發出的自然氣味;這些氣味吸入鼻腔后喚醒味覺,經由大腦判別香味,判別陳化年份及發酵完整與否的感覺。最後品飲優質普洱茶還應觀葉底,即以手指捏茶葉片,一般以彈性強為佳,表示茶青幼嫩,製造得宜,倉儲良好發酵完整自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303

帖子

31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2
4
 樓主| ruola 發表於 2006-10-6 19:01 | 只看該作者
普洱茶的原產地在瀾滄江畔的各大茶山,這裡雲霧繚繞,溫暖濕潤,山高林密,地廣人稀,遠離污染,這裡出產的茶被譽為「大自然孕育而成的天然綠色食品」。這裡的土壤是由花崗岩、紫色岩和砂石等岩石長期風化發育而成,土壤PH值4—6,有機質含量高,持水量大,透氣性好,土層深厚。特殊的地質和氣候,使生長於這裡的茶樹四季都能發芽,且茶葉芽肥厚柔嫩,是茶樹生長獨一無二的寶地。    普洱茶來自生長在雲霧高山的雲南大葉種茶樹,茶芽肥厚柔嫩,內含各種豐富物質,有益化學成分含量高,醫療保健功效強。據茶葉科學研究資料顯示:雲南大葉群體的水浸出物達48.75%;茶多酚32.5%;兒茶素總量179.54(mg/g)。與外地名茶相比,雲南大葉種茶茶葉的水浸出物高出3-5個百分點,茶多酚高5-7個百分點,每克的兒茶素含量高出30-60mg。獨特的優良原料,是形成普洱茶獨特品質風格的物質基礎。    普洱茶的製作工序複雜。鮮采雲南大葉種茶葉經殺青、揉捻、曬乾后,即成曬青毛茶,亦稱滇青。此時的茶韻濃烈霸道,一般人是喝不慣的。要形成有獨特陳香味與口感的普洱茶,曬青毛茶必須經過「后發酵」過程,后發酵方式的不同,普洱茶自此分為生茶、熟茶兩大系。曬青毛茶經過汽蒸后,放入布袋中揉壓成型,再置於乾燥之地自然陰乾,是為生普洱緊壓茶;曬青毛茶被放置在一個濕度和溫度適當的環境下,經過45天渥堆發酵,然後經乾燥、分篩、揀剔,成為熟普洱散茶,再經蒸茶、入模定型、陰乾、包裝,是為熟普洱緊壓茶。    喝茶要喝鮮茶,這幾乎是品茗的一般常識,對新茶、鮮茶的渴望,令好茶之人窮盡心機,從品質的意義上說,對同一份茶,明天喝的茶永遠不如今天喝的茶,因為成茶之時,就是它品質最好之時,隨著歲月的流逝,它的品質也就消失殆盡。    而普洱茶卻正好相反,出廠的那天才是它生命的開始。普洱茶的品質,因為它在空氣中能繼續發酵,存放越久茶香越加醇和,隨著歲月的遞增,越發顯得尊貴。其他茶,我們只能指望當下,惟獨普洱茶,能讓我們期待明天。普洱陳茶的陳香陳韻,是時間積澱的醍醐。從越陳越香、古意盎然的陳年普洱茶中,品茗之人品出的是歲月的痕迹,是生命的永恆之美。    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特性,決定了普洱茶可以像文物古董一樣,成為愛茶者和收藏者的珍藏對象。存放時間越久,品質越佳,這就為它帶來了增值的空間。收藏普洱茶帶來的良好增值潛力引起收藏界高度的重視。    普洱茶的收藏,不僅具有經濟學上的價值,更具有文化學上的價值。作為一種能帶來味覺享受的古董,普洱茶早已經超越了「喝」的意義,它的上面負載了人類文化的歷史積澱。品飲普洱茶,正如品讀詩詞,品讀歷史,品讀人生。在普洱茶中,始終包含了人類至親至醇的情感。    台灣詩人席慕容有這樣的詩句:「鳥必要自焚之後,才能成為鳳凰。」普洱茶正是通過在漫漫歲月的后發酵過程,脫胎換骨成了「枝頭鳳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303

帖子

31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2
5
 樓主| ruola 發表於 2006-10-6 19:16 | 只看該作者
收藏普洱茶,講究多得很。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是將毛茶直接用機器壓緊,經過長時間存放,使其自然發酵;而熟茶是通過人工的方法使其發酵。熟茶茶水呈琥珀色,口味好,上市后即可泡飲;而生茶茶水呈黃綠色,口味帶苦澀,要存放后才好泡飲。那麼,收藏普洱茶要收藏哪種茶呢?


普洱茶收藏界里有一句老話——「品老茶、喝熟茶、藏生茶」。因為老茶價格很高,收藏的門檻也就高了,同時也有收藏風險,有機會品一品足矣。而熟茶發酵充分,口味已經定型,存放再久也變化不大,收藏價值不高。生茶眼下雖然還是「醜小鴨」,口味苦澀,但是隨著歲月流逝,其不斷自然發酵,每過一陣子口味就不一樣,富有收藏樂趣,最有收藏價值。


收藏就要藏好茶


並不是所有生茶都能存放起來等著升值,收藏生茶,關鍵是要挑選好的茶料,這樣才能「越陳越香」,升值空間才大。


什麼樣的茶料好呢?首先,得看保存是否完好,有沒有受過潮;其次,看年限,越陳越香,越久越好;再者便是看湯色了,湯色接近於紅葡萄酒,又紅又透的為好。


同時,普洱茶根據茶樹不同分為野生普洱茶、野放普洱茶和茶園普洱茶。野生茶沒有經過人工馴化的,不施肥不噴農藥,屬於自然生產,目前野生茶數量非常稀少;野放茶由人工種植,但是不加以管理;茶園茶則是完全由人工種植、培育的。


普洱茶還可分為喬木普洱茶和台地普洱茶,喬木茶不被限制茶樹高度,因而數量較少。台地茶則通過不斷修剪限制台地茶樹的成長,使其不斷發芽,一發芽即被採摘製成茶葉,所以數量較多。


收藏時,最好選擇野生茶、野放茶、喬木茶收藏,物以稀為貴,這樣收藏空間較大。


另外,在各種形狀的普洱茶中,以收藏茶餅的人居多。因為普洱茶收藏的關鍵在於其與空氣接觸時會慢慢氧化,因而不斷改變口味。氧化時,茶餅的變化是最為平均的(茶餅較薄,且圓面更利於均等地氧化)。


干倉茶比濕倉茶好


普洱茶還有兩個概念,就是干倉和濕倉。


據介紹,存放在乾燥環境中的稱為干倉普洱。優質的普洱在其發酵及自然陳化的過程中總是被小心地放在乾燥通風的環境中的。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普洱的衛生質量,沒有霉點。干倉存放的普洱口味較為溫和,有更好的衛生質量及健康保障。


而放在潮濕的環境中而使其發酵的普洱稱為濕倉普洱。潮濕的環境讓茶葉加速發酵,從而縮短了其應有的發酵時間,口味更為濃郁,但通常會有霉變發生,茶麵上見黴菌或聞起來有霉變的氣味,其衛生情況較差。適合收藏的干倉普洱茶。


龍啊鳳啊都不重要


走進茶葉店,你會發現有一些普洱茶餅印上了龍或鳳的圖案,銷售人員會多半告訴你,這是某個紀念版,很有價值呢。


業內人士說,茶餅上印有什麼圖案,對普洱茶的收藏來說並不重要,也不會左右價格,關鍵還是要看茶料好壞。


另外,和其他的收藏品不同,普洱茶餅的品相也不那麼重要。收藏愛好者吳建東就說,好的普洱茶餅,就算缺了一個口,也不可能降級出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303

帖子

31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2
6
 樓主| ruola 發表於 2006-10-9 13:02 | 只看該作者
1.干茶的味道,勐海茶的干茶味道有一種勞動人民棉布汗衫幹了的味道,別的普洱茶味道要麼類似這種味道,要麼類似植物干枝的味道,盡量貼近干茶聞,盡量抓住打開包裝的那一刻聞。干茶的味道讓人容易聯想到陽光曬東西的味道。如果幹茶可以聞到什麼明顯香氣或者有涼快聯想的清氣,可以放棄了。

2.干茶的茶麵,正宗普洱的生茶干茶應該是青黑色以及夾雜黃白毫的組合,有些年頭的情況是青黑色轉紅、轉褐色,而黃白毫則轉為金毫。索條應該是要成梭狀的比例高、片狀的少,如果看到任何綠色甚至隱含綠色的茶麵,可以放棄了,要麼不是普洱茶要麼不是曬青茶。

3.看到干茶基本是銀毫甚至全銀毫,尤其銀毫很肥大甚至整條都是銀毫那種,可以放棄了,不會是普洱茶,普洱茶最嫩的春蕊青黑色的比例也約有一半以上。

4.茶湯應該是淡黃色、黃色、琥珀黃色,茶湯顏色有溫暖感,如果看到任何綠色或者冷調子,可以放棄了。

5.如果茶湯顏色對,但口味很淡、很清但卻有較高的澀度,可以放棄了。

6.如果喝到茶湯滋味以明顯的香氣為主導,尤其是芬芳類的香氣或者較明顯的蜜香,可以放棄了。

7.喝到茶湯有穩重深沉的木頭味道、有些發棉,讓人聯想到紙張味道,這很有可能是正宗勐海茶。

8.看到茶底的葉子一片紅變的葉子或者一點紅邊都沒有,可以放棄了。

9.看到茶底的葉子大多都不能展開,呈現手風琴那種多重褶皺、或者呈現邊緣捲曲,可以放棄了。

10.看見茶底的葉片顏色較統一,葉片都是黃綠(甚至就是黃的),葉面發亮,葉背批針毫且基本全部展開,這是好普洱。

11.看見茶底的葉片有明顯的墨綠色或者暗綠色,可以放棄了。

12.看見茶底的葉片很軟很弱甚至很透明,葉脈很清晰,可以放棄了。

13.看見茶底的葉片呈現白色或者粉白色,可以放棄了。

14.看到茶底基本是方片狀或者斷裂狀,別擔心,很可能是勐海下關大廠生產線的正宗普洱茶。相反如果看到茶底一芽兩葉或者梗保留很長,肯定不是勐海或者下關的傳統工藝製成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13: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