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靈山大居士:上座部與大乘的差別

[複製鏈接]

46

主題

54

帖子

3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上座部與大乘的差別        靈山居士

佛陀是個非常優秀的老師,他擁有著無數的偉大之處,其中之一就是他不會對著小孩說大人才有資格聽的話,也不會對著大人說小孩關心的話題。他會給予小孩小孩的教法,給予大人大人的教法。這樣的結果是,大人小孩都獲得了滿足。
正因為如此,佛陀分別給予了上座部教法和大乘教法(金剛乘也可以包括在大乘內,假如禪宗算大乘的話。)就是為了滿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有一部分人更關心自己的解脫,他們雖然並非沒有愛心,但是對於行菩薩道卻有著非常大的恐懼,他們並不認為自己具備普度眾生的這個能力。佛陀針對他們的根器和願望給予了上座部的教法。
還有一部分人,他們顯然擁有比前者更多的勇氣和智慧,他們並不畏懼生生世世行菩薩道,佛陀也給予了這類人一種教法。這類人,後來被我們稱為菩薩。作為中國人,我們提到菩薩這個詞,想到的最多的就是觀音菩薩,我們認為菩薩必需站在空中,拿著一個白瓶子,腦袋上還戴著個圓圓的光環,像電燈泡一樣會發光,總是在你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就象新聞聯播里經常報道的先進典型共產黨員。假如我們跟別人說,我們是菩薩,我們獲得的讚許肯定遠遠少於嘲笑。這會讓我們非常灰心。不過我們不要為此而傷心,假如我們因此就覺得做一個菩薩好難,那麼我們獲得嘲笑也是理所當然。因為我們對於扮演菩薩的角色心生倦意。
從大乘的角度來看,前者與後者的第一個區別在於發心,上座部的修行更加註重個人的解脫,他們修行的目的就是為自己。當然大乘非常不欣賞這種發心,大乘對上座部這類發心的批評並非是為了否定上座部,而是為了讓他們加入菩薩道負擔起更多的責任。一般來說,大乘的修行確實比上座部困難的多。首先,大乘的修行時間就是個讓人看了就暈的數字,修行方式更是非常危險。上座部佛教一般來說要容易的多。
當然我們並不能以修的是南傳佛教還是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來鑒定一個人所修的是大乘還是小乘,很多號稱自己是大乘行者的人做的並不比小乘要好,許多人其實連小乘的發心都尚未具備。仔細檢查一下我們每天念經咒的動機,很多人都會非常震驚的發現,原來自己並非想獲得解脫,我們每天念經只是為了今生今世能過的非常好,是為了找個好工作好老婆,為了事事順利,為了能度過目前的難關,為了讓別人認為我們是個好人是個值得信任的人,是為了學習更多的佛教知識以顯示自己非常富於智慧。我們會發現,我們連小乘行者都不算,我們並沒有出離心,我們沒覺得做人有什麼不好,也對來生轉生其他五道並不恐懼。我們聽六道輪迴的時候並不覺得那是真實存在,更多的時候我們內心深入甚至認為那是神話故事。我們甚至認為假如做人作累了作作其他生命也不是個壞主意。我們把轉生其他五道想像成一次遠方的旅行,對於活的很累的我們來說,我們甚至有點渴望轉生別的道,當然最好不是地獄,天道或許是個不錯的度假勝地。
這些都是潛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種種,平時就象尼斯湖怪獸一樣難以見到,我們很多人都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來修大乘,我們對外宣稱自己是大乘弟子,然後用非常鄙視的眼光來呵斥上座部的佛教徒。其實對於真正的上座部佛教徒來說,我們應該非常感到羞愧才對。因為我們所修的並非佛法,只是世間法。雖然他被巧妙的冠以大乘的幌子。
當然,真正擁有出離心菩提心的大乘行者還是非常多的,否則漢藏佛教早就像恐龍一樣消失了。不過擁有不良動機的偽大乘佛教徒也不是少到我們可以忽略不計安枕無憂。或許我們應該檢查一下自己的動機,做個適當的調整,那麼我們在對外宣稱自己是大乘佛教徒的時候基本上可以問心無愧。假如我們還是延續自己的不良動機,那麼來生我們很可能真的就去其他幾道旅行去了,而且我可以保證,去三惡道旅行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上座部佛教的信徒一般來說較為低調,比較少見他們給自己的教法打廣告,當然他們也同樣具備人性的弱點。我們不難發現,最近有上座部佛教的朋友宣傳上座部,當然作為大乘弟子我們並不反對上座部給自己做廣告,因為畢竟大乘不是每個人都想要的,比較理性的人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自己應該成為上座部弟子還是大乘弟子,而不是為了比較好聽而選擇自己無力承擔的責任。所以做廣告是非常好的手段,可以讓大家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我們大乘也是經常在給自己作廣告。但是有些上座部弟子在做廣告的時候似乎很有貶低大乘的傾向,甚至比較公開的表示大乘不是正法。這種舉動就非常讓人不讚歎了。即使從商業角度來說,宣傳自己的時候貶低別人甚至把別人形容的一無是處也是一種非常不道德非常糟糕的行為。作為佛教徒,更是有謗法的嫌疑,因為上座部與大乘同屬於一座塔,你在這座塔的上面炸開幾個洞是傷害這座塔,在下面炸開幾個洞也屬於同一性質的行為,都會讓這座塔覺得自己很受傷。毀謗任何佛法的行為都會導致毀謗者本身陷入非常悲慘的境地。因此我們希望大家在打廣告的時候不要互相傷害。更不要對自己目前根本不可能了解的的聖者的行為指手畫腳。基本上,我不認為僅僅給聖者潑點髒水就可以獲得否定聖者的效果,一般來說,當你試圖用一桶髒水來污染天空,那麼潑出去的水基本上都會落到你自己身上。
大乘菩薩與阿羅漢還有個區別就是菩薩擁有較多的選擇空間,在菩提心和智慧抉擇的護駕下,只要是對於眾生有益的行為,大乘菩薩並不畏懼去做,哪怕它會導致自己身陷地獄。假如和戒律有衝突的話,那麼菩薩一般會選擇放棄戒律而保持正見。而不會為了維護戒律而放棄正見,這就是為自己和為他人的差別。阿羅漢為自己考慮,戒律是決對不可以放棄的。而對於菩薩來說,眾生的重要程度遠大於自己,為了眾生的安樂犧牲自己乃至自己的戒律屬於理所當然。當然這並非給你一張可以隨意違背戒律的護照,一般情況下,做的最好的菩薩總是把戒律和正見兩者兼顧,除非非常特殊的情況下,在你別無選擇的時候,確定這樣做對大家有益的時候,才可以放棄戒律來維護正見。很多人不要因此而覺得自己的選擇空間大了很多,為自私的目的違背戒律的後果是非常不美妙的,你的動機只有自己知道,因此自己不要騙自己說我是為大家而實際卻是為自己。這樣就等於收到了地獄的邀請函,那可是你沒法拒絕的晚餐。不過你必需親自扮演烤鴨的角色。
6:55 2006-2-26

文章出自:燃燈指路-靈山居士博客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19470373
天涯博客 http://rdzllsjs.tianyablog.com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8: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