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職場女白領流行"缺氧"病 職業錯位厭倦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10-1 15: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隨著今年夏天大批大學畢業生對職場發起強烈衝擊,職場「老闆凳」們又緊張無比,新一輪的職場動蕩又即將開始。

  久走職場江湖,越來越多的人對自己的工作要麼厭倦鬆懈,沒有衝動和激情;要麼緊張焦慮,害怕被人取代自己的位置;要麼認為自己前景黯淡,甚至感到才思枯竭江郎才盡……

  近日,國內知名人力資源專業機構在全國發起了《你的職場是否「缺氧」》大型專題調查,結果顯示,高達96.82%的職場人或多或少有上述種種反應,正處於「缺氧」狀態。而女性厭職情緒則更比男性高8%,OL(女白領)正成為職場「缺氧」的主要受害者。

  職場不是OL們撒嬌的地方,面對缺氧的職場,最好的應對方法是讓自己成為職場造氧機。

  現象

    OL 職場「缺氧」最大受害者

  職場「缺氧」有很多癥狀出現,調查發現「討厭現在的工作,厭職」的癥狀比率最高,達到48.74%,其次是「無精打采,無所事事」這類癥狀,比率為39.16%。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的厭職情緒要比男性高8%以上。

  「感覺透支,身心疲憊。」是另一種「缺氧」癥狀,投票率達到了32.34%,職場人身心健康很成問題。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感到身心疲憊的幾率也越來越高,工作10年後,這一選項的比率排在了第二位,僅跟「厭職」選項之後。

  「缺氧」已經成為職場的一種普遍現象,由於女性更加敏感,相對男性,對職業成就的預期要小一些,因此,更加容易受到職場環境、個人因素等的影響而導致缺氧。

  職場「缺氧」因素

  在對OL的調查中顯示,OL職場缺氧原因反映最多的主要有以下因素:

   外在因素

  1.每天機械重複地工作

  2.被穿小鞋,沒有機會展現才華

  3.遭遇善變老闆

  4.背黑鍋,含冤受屈

  5.與同事沒有話題想法得不到認同

  內在因素

  1.感性動物,情緒化嚴重

  2.嬌氣,一旦遇到困難容易有較大的挫折感  

  3.關注自身,情緒轉移渠道少

  4.成功慾望相對較低

  5.容易相互影響

  個 案

  在職場打拚過一段時間之後,你是否感覺,當年的躊躇滿志已經激情消失,曾經生龍活虎如今滿心疲憊。你渴望做一台高效率的職場「永動機」,而如今,卻備感精力不濟、身心耗竭即將散架。職場缺乏氧氣,同樣無法生存。當面對這樣的危機,OL們如何應對?

  OL「缺氧」危機

   缺氧癥狀之一:職業枯竭

  感覺自己像乾枯的井

  羅艷敏 33歲 美資公司電子部銷售經理

  缺氧表現:感覺自己就像一口快要挖不出水的枯井,什麼時候都會被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辭退。

  自救方法:辭職充電提升自己

  6年前,因不甘心過循規蹈矩的生活,羅艷敏放棄了在國有企業質量部經理的職位,跳槽到一家美資企業做起了小職員。

  雖然從職位到薪水都遠遠不如以前的單位,但是,外企完善的管理,與業績直接掛鉤的獎勵制度,以及快節奏的工作模式,正與羅艷敏當時的心高氣傲相符,她就像被注入了興奮劑,盡情地揮灑自己的才華和激情。

  兩年後,羅艷敏得到老闆的賞識,晉陞為項目負責人,緊接著又得到了銷售經理的職位。

  然而,不斷提升的職位和收入,並沒有讓羅艷敏快樂很久。隨著公司不斷地進新人,一種恐慌感襲來了。尤其是羅艷敏的英語水平「半瓶子晃蕩」,每當看到那些比自己年輕的女職員用流利的英語和金髮碧眼的客戶順利交流,看到她們用漂亮的英文撰寫商務報告時,她就感覺自己的位置有點「風雨飄搖」了。

  「我只是一個本科生,雖然坐在管理者的位置上,但是面對一個個碩士、博士,自己都覺得說話沒底氣。」羅艷敏感覺自己就像一口快要挖不出水的枯井,懷疑自己什麼時候都會被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辭退。  

  那段日子,羅艷敏情緒低落,面對工作時,有一種說不出的倦怠,懶得說話,懶得跟同事和朋友聯繫,做什麼事都毫無激情。

  經過幾番心理鬥爭,羅艷敏決定去充電。去年,當她把辭職報告交給老闆時,老闆吃驚地看著她,讓她慎重考慮。但羅艷敏考慮得很清楚,只有學會鬆手,才能更好地抓住機遇。

  辭職后,羅艷敏系統地學習了有關營銷的專業知識,並利用業餘時間苦攻外語,還報了口才訓練班,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一年下來,羅艷敏終於找回了活力,憑著出眾的專業水平和工作經驗,很快找到了現在這份理想的工作。

  專家點評:職業枯竭很多情況是一種「本領恐慌」,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職場的安全感被破壞,女性一旦沒了安全感,焦慮、擔心、被耗盡感就會長期如影隨形。除了要保持必要的自信,你也需要客觀地審視一下自己,自己是否該去充電了,只有不斷地學習和進步,才能讓你永遠不會真正枯竭。

  缺氧癥狀之二:職業倦怠  

  職業錯位的厭倦  

  昆昆 24歲 酒店部門主管

  缺氧表現:剛上班時的那股熱情和激情被現實磨滅,每天按部就班,自己都麻木了,之前的雄心壯志,一溜煙兒的消失了。

  自救方法: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前,從師範大學畢業以後,昆昆順利進入一所重點高中,被分到高三年級教語文,學校的重視讓她激動了好一陣,決心好好表現表現。  

  高三是很關鍵的時期,一點兒都馬虎不得。昆昆很虛心地向老教師們請教,仔細備課,課後還和學生交流學習心得。活躍的授課方式,輕鬆的師生關係,昆昆不但獲得學生喜愛,也得到學校的認可。

  隨著高三「一診」考試的臨近,昆昆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各科老師都使出了題海戰術,好讓學生在最快的時間提高成績。升學壓力像塊大石頭一樣壓在昆昆的心頭,搞得她整夜失眠。  

  考試過後,昆昆班的語文成績沒有達到學校的期望。學校領導找昆昆談了話,希望她按照其他老師的方法教學以保證學生成績。昆昆放棄了自己的教學風格,慢慢地,剛教書時的那股熱情和激情就被現實磨滅了。看著講台下學生們一張張麻木的臉,昆昆覺得自己也很麻木。之前的雄心壯志,都一溜煙兒的消失了。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半年,昆昆終於厭煩了,覺得自己不適合當老師,毫不猶豫就把學校的工作辭掉了,最後在現在的這家酒店裡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

  酒店的工作已經幹了半年了,昆昆升到了主管,事務也越來越繁雜,她卻依然覺得每天都有飽滿的熱情,自己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也在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

  專家點評:工作失去新鮮感,沒了激情,就容易引發職場倦怠。初入職場,女性往往比男性更有幻想,一旦工作不如預期,就容易喪失激情,找不準方向,產生倦怠。這時,女性更需要的是理智,對工作具體分析,如果這份工作還需要發掘你的潛力,就不要輕言放棄,給自己設立目標,提出挑戰。如果真是工作不適合你,沒有什麼發展前景,應該當機立斷,去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


沙發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10-1 15:47 | 只看該作者
  缺氧癥狀之三:壓力過小

  尷尬的職場閑人  

  孟凡 28歲 軟體工程師

  缺氧表現:對於工作,根本感受不到熱情,在公司感覺像被人遺忘了一樣,工作起來無精打采,對上班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恐懼,一想到上班心裡就犯怵。

  自救方法:努力表現自己

  孟凡大學學的計算機專業,是父親選的,他說這個專業熱門,出來好找工作能掙大錢。雖然孟凡真正的愛好是英語,但是性格軟弱的她根本沒想過要反抗,規規矩矩地聽從了。

  畢業后,父親托關係讓孟凡到一家電腦公司上班,做行政管理,拿著高於其他同學好幾倍的薪水,她卻並不開心,老覺得早晚有一天會出大差錯。「我從小到大都不出色,現在突然比那些出類拔萃的同學賺得還多,心裡總是有點怪怪的。」

  事實上,工作情況也不讓孟凡滿意,她在公司享受的待遇不錯,但總是受到冷遇。名義上孟凡做行政管理,大家其實是把她當做「打雜」的,上司從來不會對她多看兩眼。

  對於工作,孟凡根本感受不到其他同學們所說的熱情、靈感,加上在公司感覺像被人遺忘了一樣,非常鬱悶,工作起來無精打采。逐漸地,孟凡對上班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恐懼,一想到上班心裡就犯怵。

  一個偶然的機會,孟凡發現自己的英語在公司非常突出,而公司經常有和國外公司合作的項目,但缺乏英語人才。孟凡鼓足了勇氣找到老闆談了一次話,展示了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能夠做好第一線的工作。

  老闆讓孟凡試著參與了一個項目,因為她的加入,在很多專業術語的溝通上和國外合作夥伴更加流暢。項目合作很成功,孟凡開始不斷參與公司重要的項目,同事們也對她刮目相看。

  年底,老闆親自將一個大紅包放在孟凡手裡,拍著她的肩膀說「這是你應得的」。

  專家點評:壓力過小,不受人重視,處在公司的邊緣地位,往往會覺得自己做的工作沒有什麼價值,得不到同事和上級的承認,產生職業疲憊感。女性遭遇這種情況反應不如男性強烈,容易忍氣吞聲,應該學會找機會來表達自己不希望被忽視的願望,發出自己的職場聲音。比如與上司充分溝通,讓他知道你的職業抱負和職業發展規劃。抓住一切機會來展示自己的能力,包括多與同事交流,打開自己在公司人脈等等。但是職業能力尚且欠缺的,就應該先去學習充電,否則會給人只知道說空話之感。

  缺氧癥狀之四:壓力過大

  被壓垮的職場生涯

  龐龐 24歲 某房地產公司地產策劃

  缺氧表現:「連和朋友逛街腦袋裡也是想的沒完成的工作,巨大的工作、生活壓力讓人透不過氣來,開始為一些小事而感到莫名的煩躁。」

  自救方法:調整心態,放鬆心情

  兩年前,懷揣著對工作無比的熱情,龐龐投身到自己喜歡的地產行業,從一名小小的置業顧問做到地產策劃,一切還算順利。

  可是,就在半年前,她突然發現自己對工作失去了興趣,提不起精神,一遇到比較麻煩的事情就變得暴躁,巨大的工作、生活壓力讓她透不過氣來。

  長久以來,龐龐每天面對的是堆積如山的工作,幾乎沒有周末、沒有休假。第一年工作期間,算上周末,休息日總共不到10天,能夠美美的睡上一覺竟成了一種奢侈,和朋友逛街時腦袋裡想的是沒完成的工作,偶爾在咖啡廳休息,談的也多是工作。

  每月底,龐龐會準時接到各種收費清單:房租、物業管理費、水電費、電話費、上網費……足足花去她收入的一半。龐龐說,雪花一樣的清單砸在頭上比石頭還要重。

  慢慢地,龐龐開始為一些小事而感到莫名的煩躁,突然想找個人和自己大吵一架,每晚回家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發牢騷,還一度使得室友關係緊張。

  有一次,因為一點不起眼的小事,龐龐竟和合作單位的職員大吵了一番,事後又有一種深深的受挫感。「有好幾次,坐在回家的公車上,我都在想一件事:辭職。可是等到第二天睜開眼睛,還是得繼續工作,那些亂七八糟的費用還是得交。」  

  直到4個月前,龐龐才知道是巨大的壓力使她處於一種心理亞健康的狀態,她學著自我調節。每天去公司的路上,龐龐都會在頭腦中給一天的工作做個計劃,這樣,工作時間雖緊張,仍然可以有條不紊,還能留下時間每周去郊外散散步、吹吹風,讓心情變得舒暢起來。

  工作順利了,業績提高了,短短几個月龐龐的收入就上漲了三分之一。公司開始安排員工出遊,龐龐很幸運的第一站去了海南,她利用機會拋開一切煩惱給自己徹底放假。龐龐還學會了找人傾訴,朋友、家人,全成了她的心理醫生。

  現在的龐龐,一切又回到了正軌,工作仍然很累,壓力仍然很大,但是心情變得透明起來。

  專家點評:這類人的薪酬和職位往往是比較好的,但是要承擔很大的工作壓力,面對高壓,女性情緒轉移的渠道少,更應學會自我調整,學會自己緩釋壓力,合理安排工作與生活。比如多交一些朋友,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讓自己的工作壓力可以在生活中得到釋放。其次,不要苛求他人,把自己的緊張情緒帶給別人,這樣會讓別人對你產生排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10-1 15:48 | 只看該作者
  點評專家:李佳寧,赫敦公司資深職業顧問,國家執業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市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副教授。

  觀點

  員工的職場缺氧狀態,上司們是否關心?記者採訪了市內OL比較集中的兩家公司,了解其對OL職場缺氧現象的觀點以及應對措施。

  規劃員工的職業生涯

  金夫人實業公司文化事業部經理 楊潔

  任何一個用人單位都不願自己的員工「缺氧」,但職場「缺氧」不可避免。我們的一線員工非常辛苦,比如門市接待,每個周末都必須到街頭接單,公司會很體諒他們,每年都給大家假期放鬆。平時公司也會舉行大大小小的活動,來增強員工與公司的互動,增加公司凝聚力。

  職場「缺氧」的原因很多,有對工作本身的厭倦也有對工作環境的厭倦。為了保持員工的激情,我們讓員工在全國200多家公司流動,不但能夠提升員工,也讓企業有新鮮血液循環。女性員工往往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眼光有限,我們會有針對性地給員工做晉陞培訓和職業生涯規劃。

  專家:讓員工激情工作

  職場「缺氧」是每個職場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用人單位都不希望自己的員工「缺氧」,員工的工作激情對單位很重要。為了盡量避免或降低員工「缺氧」,我們酒店有個原則,不要等到員工來辭職時,才去尋找原因,要儘早發現員工「缺氧」的苗頭。為此,我們要求酒店的基層管理者比如領班,每周都要和員工進行一對一的溝通,深入了解他們的想法。酒店女員工相對較多,女人比較感性,更喜歡新鮮,我們也進行了交叉培訓、輪崗等,讓員工有機會了解酒店更多的部門。這樣既能保證員工的激情,也能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更了解自己,找到最適合的職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025

主題

5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6Rank: 6

積分
33461
4
格雷賽特 發表於 2006-10-30 17:04 | 只看該作者
頂,謝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8: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