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超越「倒扁」看「倒扁」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6-10-3 10: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華僑報

韓凝


台海之間現在的熱點莫過於「倒扁」事件,筆者想提供一個大視野,一個超越了「倒扁」看「倒扁」的角度來觀察這次事件。

台灣其實是大陸的一面鏡子,她經歷了從集權到民主的轉變,對於我們來說比香港、澳門更具有參考價值,此次「倒扁」事件也折射出了點點有助於大陸體制改革的光芒。

我們都期待中國完全統一的那一天,都希望台灣早日回歸祖國的懷抱,但是我們自問一下如果台灣回歸之後爆發了這樣一次「倒扁」或是類似的民意事件,我們準備好了嗎?我們有能力和經驗來處理這樣的民意表達方式嗎?在這裡我不是想攻擊或者貶低中央政府,我想說的是我們確實沒有處理過這樣的情況。中國大陸正處於一個轉型時期,經濟的快速發展已經和整體的政治社會體制脫節,改革也從以經濟為重點轉向了以體制創新為著眼點。而台灣當局在處理這次「倒扁」事件中至少到現在是令人滿意的,沒有大規模的流血衝突,沒有無端的破壞發泄,這些相對於中國大陸反日遊行時候那樣的打砸日本商鋪車輛要進步不少。

現在我們經常說要預防和應對群體性突發事件,台灣的「倒扁」應該可以歸為此類。預防對於中國大陸的現狀來說是很困難,因為在一個處於轉型期的國家普通底層百姓承受了太多的壓力,這些弱勢群體在面對巨大壓力的情況很容易走向癲狂地發泄從而防不勝防。我們所能做的只是疏導和應對,對於民意宣洩的的一味壓抑最終所導致只會是社會矛盾的總爆發,而中國最忌諱的就是陷入這樣的歷史怪圈,而走出這樣的怪圈,就要給民意一個釋放的場所,一個宣洩的舞台。陳水扁說不會抓施明德坐牢,不會要他寫求饒信,雖然是一種政治做秀但是確實我們看到了台灣當局沒有給「倒扁」群眾小鞋子穿。雨中送傘,清晨分發早餐這一幕幕都在「倒扁」現場出現,雖然只是點滴小事但是卻是大陸政府所要學習的,其實百姓是講理的,一旦給了他們一個表達自己意願的渠道,他們也會理解政府。目前的「倒扁」群眾和台北當局就形成了這樣的一種互動,遊行百姓秩序井然,並沒有無理地去擾亂社會秩序。我想大陸所要學習的也是這些,如何去給民意一個穩定的表達渠道,相信在那個時候對於群體性突發事件我們的各級政府也不會聞之頭疼了。

另外此次「倒扁」事件給我們帶來經驗的同時也讓我們吸取了教訓。我們要什麼樣的民主?顯然台灣的民主陷入了一個尷尬的的境地,一個道德信用破產的領導人居然在現行的體制下無法奈何他,只好由人民出來靜坐反對耗費極大的經濟社會成本不說前景也是個未知數。民主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民主是萬萬不能的,我想台灣的這次「倒扁」事件對於整個中國的政治社會改革都有著不一般的意義。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6: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