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把「坐忘」當禪定 - 昌迦著文

[複製鏈接]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10-5 03: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關於禪宗的禪定,大家都是拿它做為禪宗的特色來看待的,不錯!禪宗十分注重禪定修行,對禪定的品質有極高的要求。但是,禪定的名稱卻非禪宗所特有,也非佛教所獨有,它是人類早期文明中比較普遍關注的文化內容。不但普遍存在,還有許多不同的名稱、不同內涵定位。比如中國商代巫文化傳承下的「坐忘」,就是中國人早期的禪定專有術詞,以後又成為漢代方士的「晏坐」,文人雅士們不去當官而逃避現實時,就以「晏坐」為常用的方法。這些可說是中國自己搞出的「禪定」。後來印度文明傳來,才有了佛教意義的「禪定」,不過與佛教同時傳入中國的不單有佛教的禪定,還有婆羅門教的禪定,中國人早期也分不清這些個那些個打坐的區別,籠統的都叫做「打坐」。

所以在現代大家一講修行,就把「打坐」看成必經之路,認為禪定就是打坐。中國由於歷史上留下的古籍很多,我們自小就在這些文化氛圍下生長,比如老子、阮藉、達摩什麼的,很容易對各類打坐內容的故事有耳濡目染的先期影響,其中只有極少數描述佛教禪定的比例。於是沒有經過傳承正規規範的人,或不專心分辨傳承規範與外道區別的人,就會在入佛門後繼續用不同的打坐來誤解佛教禪定。以自己的老習慣思維摸索禪定只是走了彎道,更糟糕的是在期間若把錯誤的體驗寫成書教給後人,就會誤人子弟,成了抹不掉的個人污漬啦!所以,不論是佛教的修行晚輩還是前輩,在受授之間要看清你要運用的名相之下,究竟有多少差別分類有多少條歧途放在面前,這很重要。

佛教禪宗入華的早期,是以規範禪定為手段進行傳播的,所以對禪定內容和技術的規範就成了禪宗的老傳統。在印度文明裡,專業教授各類禪定的老師都叫「瑜伽師」,比如現在來上海健身房教瑜伽術的印度、尼泊爾人,大多可叫做「婆羅門瑜伽師」。所以早期傳入中國的禪定也有以「瑜伽」為稱呼的,梵語瑜伽一詞是一個通用名詞,轉釋成華語就叫「相應法」,就以婆羅門的相應法中,也有身體的相應、飲食的相應、呼吸的相應、心理的相應,所以瑜伽是個十分繁雜寵大的術語。我們佛教的瑜伽有別於其它,禪宗那就更嚴密了。

印度彌勒著說、由玄奘翻譯的《瑜伽師地論》,這部典籍講的主要內容就是有關禪定的分類,內中共分成十七分類,十七個不同禪定的瑜伽師。由於其中所述的內容寵大名相眾多,我們很多人是以為這些名相都是修佛教要的必經之路。其實我們若認真服從佛教讀經論的傳統規範,就會對它明白得多了。這部論著分成五個分章來完成佛教修習導論的目的,第一分章叫「本地分」,是以十七類瑜伽的存在為分析,讓我們知道瑜伽與瑜伽的不同;第二分章「攝決擇分」,是在十七類瑜伽比較分析的問答中,決擇出是非路途。第三章「攝釋分」,是用文字語言手段推論來做佛教瑜伽的教學工具。第四章「攝異門分」,有對外道異門瑜伽的技術引導示例。第五章「攝事分」,指出了佛法正道,以瑜伽的規範修習做為瑜伽事業的方向,才是《瑜伽師地論》的主題所在。

所以,我們不要以為凡是「打坐」就是佛教禪定,即是十七個瑜伽分類中,也只有少數幾個才是佛教的禪定名稱。大多數只是為了讓大家全面了解社會中各類的瑜伽師而列名,並非是叫我們向他們去學習。有關「有為法」與「無為法」原本並不是關於心性研究的專業術語,而是秦漢以來道家的政治哲學『王道』主張。可是歷史上因為它辭性上的模糊性,被後人通用在了心性研究的論文中,乃至成了轉譯佛典中的一個運用名詞。「無為」做為實體功能的約束功能存在,是非效的功能,所以對「瑜伽」的「無為」約束即等於否定瑜伽,這在邏輯上是違背佛教瑜伽的客觀存在。所以我認為這個「有為.無為」不要輕率再引用於佛教修行中了,它道教用是它道教的事我們管不了,但佛教里,不許出現自相背離的反邏輯術語,這不符合嚴謹的佛教用辭規範。

對於「無為法」,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對遵老師之命遠道而來,偷偷在下面盜法的志誠有個開示:「住心觀靜,是病非禪。常坐拘身,於理何益?」可見這種以中國「坐忘」老習慣的打坐在唐代還是很普遍的,即是千年後的當代,把它當做禪定也還多見於書籍知識中。

我們不應把「坐忘」當禪定。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 13: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