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家利益至高無上 [★軒轅劍★]

[複製鏈接]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9-26 10: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OLOR="Navy"][SIZE="3"]
送交者: sword [★軒轅劍★] 於 September 25, 2006 14:58:15 已讀 1470次

*******************************************************

  何為國家利益?我認為,真正的國家利益指的是一個國家內部所有公民的個人利益的合集。但是客觀來說,一個國家內部不可避免的一定會出現叛國者。叛國者中有一種是像某些民運分子或陳用林般主動去接受外國的利益而賣國;另一種就像是現在的買辦階級---舉個例子---就像是不久前買兇殺人的地產承包商;或者是讓民工拿不到薪水的人;或者是從教育產業化中得利的人,或者是從拚命抬高上海市房價中得利的人。這些人,他們原來就屬於中國先富起來的群體。但是由於他們的立場身份,再加上這起關鍵作用的人性中的自私和貪婪,他們就會為了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擇手段。不管這個人利益會不會傷害到其他大部分人的利益,也不管所用的方法合不合法。(不合法的話就讓他合法,沒辦法讓他合法的話就賄賂執法者,個人認為這就是中國貪污問題的最大根源)。總之,為了這個人利益,他們就會賣國。當然他們也有自己的一套賣國哲理--「你看上次我在美國富豪區看見的伊拉克人活的多快活,伊拉克被炸翻天光他屁事。所以啊,祖國也關我屁事。美國人打過來了或者底下那群窮得掉渣的暴民造反了老子大不了跟伊拉克富豪做鄰居去.....」  
  這群人只佔所有人口中的一小部分,但是現在卻是中國內部最大,最危險的蛀蟲。如果不狠狠地「揍」他們一頓,揍的他們永遠也不能興風作浪的話,中國前途堪憂。  

  某些人指出中國現有的被收買的「精英階層」(信用破產的主流經濟學家是其先鋒隊),以此來作為中國黑暗的一個佐證,但卻不肯說的再深一點-------------那就是--------  -這些被收買的「精英階層」對中央政府的態度是什麼?

  是獻媚?
  
  是狼狽為奸?  

  不是,這些「精英階層」如今迫不及待地加緊輿論準備,推翻中央政府,網上曝光的「西山會議」就是例子。這也恰恰證明了中央政府是「精英階層」和資產階級去盡情弱肉強食的最大障礙。  
==========================================================================  
  我一直在等這一天,也確信會有這麼一天,叛國者的愚蠢是驚人的。  
另外,「陳良宇下台是什麼江的上海派和胡的團派鬥爭的結果」,這樣的屁話至今仍然有人相信。這種謠言最早由「爭鳴」之類的香港政治流氓刊物創造,至今鼓吹這種理論最起勁的仍然是這類媒體。  

  這類手法他們80年代的時候就用過,最典型的莫過於當年的「保守派」和「改革派」之爭。  

  「多年來,在觀察中國改革問題上,社會輿論中一直存在一個觀察和評價的二元模式,這就是所謂「保守派」和「改革派」的鬥爭。這個二元模式,來源於「四人幫」時的兩條路線鬥爭論。在今天,它成為一個巧妙的政治和意識形態陷阱,有必要予以揭露。  
  (1)按照這種二元模式,對中國黨和國家政策利弊的評價標準,不是看實踐、實效,不是看其是否為國家、人民帶來利益,而僅看其是屬於「改革派」的,還是「保守派」的。  

  (2)於是中國的政治領導人,就依據西方和港台的意識形態標準,被分別為「保守派」與「改革派」兩大陣營。作這種劃分,實際具有強烈而巧妙的政治暗示、政治煽動、政治挑撥和挑唆性的意義。  
  我們注意到,利用這一模式,在1983—1984年的反精神污染時期,1987年的學潮時期以及1989年的動亂時期,港台報刊都曾實施了最惡毒的政治挑撥,並被表明有效。而在今天,同樣的挑唆伎倆還在被繼續使用著。  

  (在國際上,西方輿論工具用「改革導師」的高帽子,一步步地誘導政策對西方有利的戈爾巴喬夫,直到令其落入泥潭而且愈陷愈深。同時又用「反改革」的帽子搞臭和壓垮了對西方有威脅的利加喬夫。這種與港刊完全相同的手法,表明其不是出於偶然。)  
  (3)劃分「改革」與「保守」標準的尺度,也是由西方意識形態布下的一種陷阱。例如:是否接受西方的民主和人權標準?是否同意西方全面自由化、私有化的改革方案?等。如果贊同和接受,就意味著自縛手腳和慢性自殺。而如果不接受,他們就要指你為「保守」和反改革,而煽動群眾搞臭和壓垮你。  
  (4)通過這種二元評價模式的建立,西方及港台新聞界,居高臨下地巧妙佔據了對中國政策、政治、經濟現象,擔任輿論督察和監護的地
位。因此長期以來,香港刊物竟成為臧否中國政治領導人,引導中國國內輿論,甚至影響中國政治經濟決策的有效武器。
  不僅如此,首先在香港刊物上形成的這個二元政治模式,也廣泛傳播於西方意識形態和政界,已經成為誘導和批判所有社會主義國家改革政策的一套通用模式。」------ 何新(對我國十年改革的反思)
「江胡之爭」只不過是舊的陷阱被揭穿後用同一種手法製造的新的陷阱罷了。
對於江的評價,前幾天我在軍版看到的一篇文章到頗為中肯
「江澤民也許沒有什麼開疆擴土的氣質,他也許也不是一位有雄才偉略的領袖.但是他兢兢業業的完成了自己過度領導人的角色,我很感激他!此言一出必有N多人慾拿磚拍我,但請君稍微冷靜,聽我道來!
  我深知老江在中國大多數人心中地位不佳,原因有四:
1.老江在位約十年,幾乎沒有任何政績,除了按部就班的發展經濟外,沒有任何開拓性的舉措.
2.中國使館被炸,政府只是象徵性的抗議一下,後來收點賠償就了事.丟盡中國人的臉.
3.南海撞機事件,同樣政府處理的很讓人接受不了.
4.老江除了會喊喊口號,其他的東西都沒有看到他有什麼功績,本人還沒有朱容基有氣勢.
  前些日子有網友披露什麼中間這兩個其實另有內幕.這個我不清楚,所以我分析起來就按沒有內幕來處理.老江從鄧公手裡接過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攤子呢??? 89學潮之後,中國雖然在發展,但是1.思想上動蕩很大,國內矛盾在突出;2.經濟發展遠遠沒有原先預期的那麼好,而且很多不好的思潮和文化逐漸傳入中國;3.改革還要不好走,如何走,拿出什麼舉措來?? 一系列的問題擺在他面前!」  
  簡而言之,「江澤民受任於1989年危難甫定之際。方歷動亂,國本震撼,人心動搖,位弱民疑。外遭制裁,內有妖佞。上有強藩,下有蠹吏。經濟失調,思想混亂。當時社會人心動蕩,紀綱渙解,海內外流傳著一種惑世妖言,雲"中共國運難過50大限"(1989.12香港《明報月刊》)。  
  然而十幾年來,黨中央把握全局,處變不驚,領導黨和國家穿越一道道激流險灘,不僅驚人地保持了十幾年的團結穩定,而且為中國的長治久安、國家民族的繁榮昌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因此,江和胡的關係確切來說是一個守成,一個進取。其實質更像是漢時景帝和武帝的接力關係。  
  說了這麼多,我主要爭對的是那種「陳下台只是醜惡的政治鬥爭結果,跟人民利益無關」之類的屁話。  
  如果真要來形容這次事件的性質的話,漢武大帝里張騫說過的一句話就再適當不過了——————(皇上)中央終於還手了 [/SIZE][/COLOR]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51

主題

525

帖子

1254

積分

禁止發言

初過語言關(三級)

積分
1254
沙發
kuer 發表於 2006-9-26 13:11 | 只看該作者
狡辯沒有用,文章為誰辯護,大家都清楚。

如果國家利益至上,陳的問題能否拖到今天?

就拿上海人的思路,陳是否是個清官?

[QUOTE=sujie_alex][COLOR="Navy"][SIZE="3"]
送交者: sword [★軒轅劍★] 於 September 25, 2006 14:58:15 已讀 14...[/QUOT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1001

帖子

27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
3
bigtutu 發表於 2006-9-26 15:43 | 只看該作者
同意部分觀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3

主題

2631

帖子

739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9
4
zzbgw603 發表於 2006-9-26 15:51 | 只看該作者
有些話說得很有見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5
Hanxin 發表於 2006-9-26 15:51 | 只看該作者
[QUOTE=sujie_alex]國家利益至高無上[/QUOTE] 錯啦!
應該是人民的利益至高無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6
 樓主|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9-26 22:22 | 只看該作者
何為國家利益?我認為,真正的國家利益指的是一個國家內部所有公民的個人利益的合集。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5: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