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地主」正名

[複製鏈接]

398

主題

851

帖子

76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草民 發表於 2006-9-24 02: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陳沅森:談土改「殺地主」

  ( 一 )四大地主的醜惡形象

  如果請中國大陸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談談對「地主」的印象和認識,不少人會說出這樣一番套話:

  地主依靠出租土地剝削農民為生,是封建社會的一個剝削階級。他們品德敗壞,橫行鄉里,欺男霸女,無惡不作……其典型代表是黃世仁、周扒皮、南霸天和劉文彩……

  黃世仁,延安時代歌劇《白毛女》中的老牌地主。這個歌劇,後來一而再、再而三地改編為電影、芭蕾舞......教育」了億萬青少年觀眾,使黃世仁成為家喻戶曉、人人恨之入骨的惡霸地主。

  20世紀50年代中期,中國大陸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一篇《半夜雞叫》的課文,節選自戰士作家高玉寶的長篇自傳體小說。課文里的地主名叫周扒皮。這個可惡的傢伙為了催促長工們早起去幹活,半夜三更偷偷摸摸趴到雞籠子里學雄雞打鳴,引起雄雞紛紛啼叫。雞一叫,長工們便不得不提早起床。後來,長工們設計,故意將周扒皮當作「偷雞賊」痛打了一頓……這個戲劇性的故事,在嘻笑聲中農民的仇恨得以發泄。從此,「地主是農民不共戴天的仇敵」這一概念,深深植入了孩子們的心靈。最早讀過這篇課文的孩子,現在都已進入「知天命」之年了。

  《紅色娘子軍》里的南霸天,是另一個「怙惡不悛」的大地主。他利用萬貫家財,組織和支持反動武裝,與海南島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為敵。最後,被「瓊崖支隊」「紅色娘子軍連」的連長吳瓊花(曾在南霸天的家中當過丫鬟)擊斃,得到了可恥的下場……

  劉文彩是四川省大邑縣的大地主,也是個「無惡不作」的壞傢伙。他家設有「水牢」,把貧農冷月英關在「水牢」里……四川省美術學院的師生,根據劉文彩的背景故事,集體創作了「泥塑收租院」,把地主壓榨農民血汗的場景形象化,文革期間全國巡迴展出,轟動一時……又將劉文彩的莊園改建成「階級鬥爭教育展覽館」,讓成千上萬的人參觀……展覽內容無中生有、添油加醋、無限上綱,不擇一切手段醜化劉文彩。

  經過幾十年的宣傳、渲染和灌輸,一提起「地主」,人們便聯想到上述四大地主的醜惡形象,他們成了「地主」的典型代表,人人橫眉冷對,個個切齒痛恨。

  ( 二 )地主的土地和財富的來源

  20世紀40年代末,在全中國,大大小小的地主有好幾百萬。1950年的「土地改革」運動,殺害了200多萬地主。那麼,人們要問:每一位被殺的地主,都是像上面四大地主那樣的壞人嗎?都是「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嗎?

  只要翻開歷史的卷帙查一查,只要找到上了年紀的老人問一問,就會得到截然相反的答案。人們承認,地主中有壞人,但地主不全是壞人;相反,其中絕大多數——約佔總數95%以上的地主,都是心地善良、樂善好施的好人。——「地主」這個名詞,已成為一個深含貶義的辭彙,人們一見到「地主」二字,就聯想到剝削和壓迫,產生厭惡感。

  其實,1949年之前,大多數農村尊稱土地和財富較多的人為「財主」、「老爺」。佃戶(租種土地的農民)和長工,則尊稱土地的主人為「東家」。那時候,雖然也有「地主」這個辭彙,但除了酒宴上「略盡地主(本地的主人)之誼」的客套話之外,寓含的是尊敬、崇拜與羨慕,絕對不含貶義。

  「地主」究竟可惡不可惡?「土改」運動中殺掉200多萬地主,是不是人人該殺?……要弄清楚上述問題,首先要了解地主的土地和財富的來源。

  地主的土地和財富,大體有以下三種來源:

  第一, 祖傳家業。

  有些人家,祖上好幾代前,就擁有這些土地和財富。一般有錢人家總是送子弟讀書,這個書香世家,幾代沒出「化孫子」,因而守住了家業,代代相傳,傳到了這個兒孫手裡。到了1950年,風雲突變,這位繼承者反而因擁有祖傳的土地和財富遭了殃,全家掃地出門,土地和財產被沒收,連生命也沒有保住,被槍斃了。

  「土改」中有不少「貧富顛倒,是非混淆」的現象。——中國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許多財主家,不幸出了個好吃懶做、嫖賭逍遙的「化孫子」,他「崽賣爹田心不痛」,把萬貫家財化得乾乾淨淨,變為沿街乞討的「叫花子」。哪知風水輪流轉,「叫花子」反而因禍得福,「土改」中被劃為「貧農」,分得了土地、房屋和「浮財」(沒收地主的財物)。——作家余華的長篇小說《活著》,就寫了這樣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第二, 在外地做官、經商發了財,回鄉興家置業,購買大量土地,成為地主。

  從秦始皇到清王朝,皇權專制兩千多年,一直是重農輕商的小農經濟社會。那時人們的觀念,與現代人大不相同。那時沒有銀行,銀錢放在家裡,怕偷怕搶;存在私人票號里風險很大,不放心;那時工商業不甚發達,人們壓根兒瞧不起商人,不願意投資興辦實業。筆者小時候聽到老人們的口頭禪是:「要想家業穩,作田是根本」。——因此,在那個年代,人們的頭腦里,有了錢之後的第一個念頭便是「買田」。田是不動產,偷不走,搶不去,年年增值,死後傳給子孫,家人就不會餓死了。

  第三,勤勞儉樸,聰明好學,善於經營,在本地被稱為「田秀才」的能幹人,一輩子省吃儉用,有點積蓄便買田,土地漸漸增多,慢慢上升為中農、富農……積攢土地最多的,達到中、小「地主」水平。

  正如每一個團隊里,既有好人,也有壞人一樣,毋庸諱言,也有靠欺行霸市、高利盤剝而上升為地主的,但這種人畢竟是極少數。那個時代,儒家學說「仁義禮智信」 大行其道,社會輿論對不道德的行為大肆伐撻,大家都瞧不起走歪門邪道發了財的人,「戳他的背皮」,恥與為伍……因此,一般人都自覺或不敢走邪路。

  那時候的人,頭腦簡單,思想單純,信奉神佛的佔百分之八、九十。人們不敢做壞事,生怕自己偶有不慎冒犯神靈被打入地獄。總體說來,在皇權統治下,通過儒家道德的宣揚教化,佛、道等宗教信仰的流行以及「有神論」的制約,大多數時候,社會是平靜、安定的。貧者安貧,富者樂善好施,相互依存,長期和平共處,沒有那種「你不死,我就活不下去」的「階級鬥爭」之說。

  地主的土地和財富的來源,大致是上述這三種。其土地、山林、房屋等不動產,在交易、過戶的過程中,都簽署了契約,按章繳納了稅負,並由政府主管部門頒發了權證,既是公認的,又是合理合法的。

  ( 三 )地主階層在農村中的作用

  地主們青少年時期大都受過嚴格的教育,是農村中文化素質較高的群體。他們讀的是《四書》《五經》、「孔孟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思想,深入骨髓。95%以上的地主憐貧恤老、救濟鰥寡孤獨、助教興學、救災賑災、修橋補路、興修水利、調解糾紛、倡導文化活動(舞龍燈、賽龍舟、唱大戲等)……舉凡農村中一切需要錢、物的公益事業、慈善事業,都是由他們帶頭髮起,熱情贊助並充當捐資、獻物、出力的主角。

  經過十年寒窗進入(官場)上層社會的,大多數是地主家的子弟。因此,當年的地主階層,集政治精英、經濟精英和文化精英於一體,理所當然地成為社會的主流。

  許多科場失利、無意於仕途的讀書人,回到鄉梓后,因其品德高尚、學問豐富、主持正義、辦事公平,往往被推舉為地方領袖,掌握著村、鄉、區的地方事務的管理權。而當年的政府(縣級以上)是那樣軟弱,既沒有「社會救濟」概念,又沒有過問地方事務的經濟實力。因此,大量地方事務便責無旁貸地落在本鄉本土有聲望的富紳(地主)的肩頭上。

  興辦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需要大量資金,光憑空口叫叫喊喊,是沒人信服你的,關鍵時刻要帶頭拿出白花花的銀子來。有聲望的富紳帶頭捐了巨資,人人跟進,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才能募集到大量資金,才能辦好地方事業。那時候,差不多所有的鄉村,都有德高望重、公益事業心強的地主,帶頭捐資。

  當年地主將土地出租,解決了貧苦農民的就業問題,與資本家辦工廠給城市貧民提供就業機會,與當今外資進入中國解決城鄉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是一碼事。地主收租是土地投資的回報,工商企業利潤提成是資本的回報,同樣是一碼事。

  「地主」這一階層當年在農村佔有的土地和財富較多,是多種社會力量長期碰撞取得的均勢與平衡,是兩千多年來皇權專制社會優勝劣汰、自然選擇的結果,是一種符合當時社會需求、合理合法的重要的政治經濟結構要素。

  兩千多年前,孟子說:有恆產者,始有恆心。這話的意思是:只有財產較多的人,做事才有責任心。因為他要對自己的財產負責,對自己的家庭負責,對自己的聲譽負責……絕對不會亂來。當年,地主階層以其財富、道德、學識和聲望,責無旁貸地擔負了政府職能缺失部分的職責,在農村中起著穩定社會的中流砥柱作用。

  ( 四 )發動「土改」的目的

  1950年6月,中央決定在「新解放區(1947年之後「解放」的地區)」開展「土地改革」運動。一聲令下,整個農村立馬籠罩在紅色恐怖、血雨腥風之中,200多萬地主的人頭紛紛落地。

  為什麼要開展「土改」,為什麼要殺那麼多地主?

  《西行漫記》的作者——美國記者埃德加

687

主題

6068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積分
2188
沙發
phtsl 發表於 2006-9-24 04:22 | 只看該作者
原來如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Hanxin 發表於 2006-9-24 09:11 | 只看該作者
正名的可能性不大。

連給高崗,胡耀邦,趙紫陽,這樣的老革命正名都不可能,
怎麼會給反動的地主階級正名呢?

歡迎討論!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5

主題

2795

帖子

1922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922
4
zzyzx 發表於 2006-9-25 02:16 | 只看該作者
地主是推動舊中國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半個世紀來,為了宣揚新中國的成功,地主被醜化得讓人們厭惡,讓人們深惡痛絕。這是一種對歷史的扭曲。就象我們的前輩反覆告訴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抗日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最後的勝利的一樣,被愚弄前輩們繼續的愚弄下幾代,不僅僅只是在地主和抗日的問題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5
Hanxin 發表於 2006-9-25 08:55 | 只看該作者
說得不錯!

連文革、89.64都搞不清楚,
指望搞清地主和抗日的問題很難。
關鍵是有人不願意搞清楚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9

主題

3785

帖子

1085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085
6
徽塵 發表於 2006-9-25 09:37 | 只看該作者
地主中有壞人,但地主不全是壞人;相反,其中絕大多數——約佔總數95%以上的地主,都是心地善良、樂善好施的好人
橫看蟹意,靜得龜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9

主題

3785

帖子

1085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085
7
徽塵 發表於 2006-9-25 09:44 | 只看該作者
西行漫記》的作者——美國記者埃德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

主題

975

帖子

23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7
8
huaxin671 發表於 2006-9-25 23:30 | 只看該作者
地主有壞的,也有好的。
任何極端的看法都是不對的。只是當年對這個階層的打擊,的確是過分了。好在現金很多地主的後人,又已經發家了。
屏棄惡鬥吧,和平共處才是最好的路。
鏵鑫

耕耘中華出興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5949

帖子

124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248
9
關愛 發表於 2006-9-26 20:40 | 只看該作者
當年的地主有壞的,但壞的不多,現在的幹部有好的,但好的不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5

主題

2795

帖子

1922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922
10
zzyzx 發表於 2006-9-27 00:08 | 只看該作者
[QUOTE=關愛]當年的地主有壞的,但壞的不多,現在的幹部有好的,但好的不多。[/QUOTE]
說得好,當年的地主有壞的,但壞的不多,現在的幹部有好的,但好的很少很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主題

2646

帖子

2238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238
11
YellowTiger 發表於 2006-9-30 00:16 | 只看該作者
我以前的中學國文老師反動透頂,他原是廣州的書香世家。解放軍入城時說不拿人民一針一線,他也有去搖旗納喊歡迎,但後來不只針線,連命也耍了,結果隻身逃去香港做無產階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12
Hanxin 發表於 2006-10-2 10:30 | 只看該作者
[QUOTE=YellowTiger]我以前的中學國文老師反動透頂,他原是廣州的書香世家。[/QUOTE] 反動透頂?多數都是不實之詞。
而國家的發展富強離不開有學問的人。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5

主題

2795

帖子

1922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922
13
zzyzx 發表於 2006-10-3 00:01 | 只看該作者
[QUOTE=YellowTiger]我以前的中學國文老師反動透頂,他原是廣州的書香世家。解放軍入城時說不拿人民一針一線,他也有去搖旗納喊歡迎,但後來不只針線,連命也耍了,結果隻身逃去香港做無產階級。[/QUOTE]
說實話,現在在網上反動透頂的多如牛毛,徹底的唯物主義革命者到是不太多。還是一句老話:物極必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10

帖子

23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23
14
唐山大成 發表於 2006-10-5 16:05 | 只看該作者
為什麼要開展「土改」,為什麼要殺那麼多地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

主題

975

帖子

23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7
15
huaxin671 發表於 2006-10-5 20:42 | 只看該作者
應該把大家放到那個時代去生活一下,真切地感受一回就對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16
Hanxin 發表於 2006-10-5 21:2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唐山大成 於 2006-10-5 16:05 發表
為什麼要開展「土改」,為什麼要殺那麼多地主?

不然窮人怎麼翻身得解放呢?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5

主題

471

帖子

19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2
17
chunbi 發表於 2006-10-9 10:48 | 只看該作者
其實在這方面中共政府在80年代初已有間接承認錯誤﹐也退回了很多房產給「地主」的子孫﹗並更在去年肯定了「私有財產」的存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18
Hanxin 發表於 2006-10-9 21:4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unbi 於 2006-10-9 10:48 發表
其實在這方面中共政府在80年代初已有間接承認錯誤﹐也退回了很多房產給「地主」的子孫﹗並更在去年肯定了「私有財產」的存在﹗
用意不知!有人說這是貪官們在給自己的不義之財取得合法的身份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28

帖子

27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27
19
yyclng88 發表於 2006-10-9 22:48 | 只看該作者
這就是說,根本就沒有"三座大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08

帖子

12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2
20
美倫美奐 發表於 2006-10-9 23:10 | 只看該作者
應該為「地主」正名。當年的資本家、老闆和地主老財一樣是十惡不赦的。毛時代時有口號叫「興無滅資」、打倒走資派!現在呢,不是早把「老闆」這名稱作為對人的尊稱了。現在不是又有許多人買田圈地真狂,美滋滋地當地主過足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4: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