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兒童早教面臨轉折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9-18 16: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上個世紀後期開始,美國孩子的學習負擔也越來越重。他們自6歲開始就要一次又一次地參加考試,父母和老師希望這樣來保證他們取得長足的進步。所以,美國的孩子也感受到了家庭作業和練習本的折磨。

  美國的兒童發展問題專家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們開始尋求一些解決方法。  

  一年級的學生就壓力大

  過去十年來,美國的早期教育越來越像是SAT考試的預習。在三十年以前,學生從一年級才開始學習如何閱讀。可是到了現在,美國的幼兒園裡就有了閱讀課。那些在讀了一半一年級課程以後還不會閱讀的孩子必須接受額外的輔導。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不再有時間講故事、畫畫、描摹和吃零食,他們要花大量的時間做數學題,在閱讀課上大聲朗讀。在美國的一些地區,課間休息、音樂、美術甚至課外的社會研究都被寫作練習和拼寫測試所替代。孩子們從6歲開始就得參加一次又一次的考試,頻率高達大約每十天一次,課後還有家庭作業。對於一部分孩子來說,甚至還要看家庭教育錄像片。

  不是所有美國學校和地區都這個樣子。不過大家都看到,凡是實行這種教育方法的地方,許多孩子都能成功。但是他們中的一些在學會系鞋帶之前就第一次嘗到了失敗的滋味。在美國,留級曾經是相對少見的,因為它會讓孩子感覺被孤立,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覺得恥辱。然而最近,復讀的孩子數量猛增,特別是城市的孩子。在美國紐約州的布法羅市,超過600名表現欠佳的一年級學生被送往義務性質的暑假學校。即使這樣,他們中仍有42%需要復讀。隨著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在一些富裕的家庭,孩子們被越來越早地寄予出人頭地的希望,這種壓力是無法避免的。

  幼兒園成為「一年級」

  羅伯特·克勞德是一家位於芝加哥郊區的工程公司的總裁。像很多他的朋友們那樣,他把自己的兩個孩子送進學校的時候,就希望他們將來能進入「常春藤高校」。於是,他5歲和8歲的孩子每周在放學后都要繼續學習。

  家庭背景良好,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不僅僅希望他們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他們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學術明星。

  「想要進入好的學校,你就必須拿出好的分數。」他說。美國俄亥俄州的格蘭維爾市以盛產能得高分的初中生和高中生而聞名美國。當地一所小學的校長威廉·懷特注意到了在過去十年所發生的巨大變化。他說:「幼兒園,過去僅僅以玩樂為主。可現在的幼兒園成了新的『小學一年級』。」

  早期速成教育受質疑

  一些美國專家開始質疑,人們當前對兒童早期教育是不是太關注,太過超前。

  耶魯大學兒童發展問題專家沃爾特·基利姆表示,早期教育不僅僅是教讀書寫字,還應該把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培養成終身的學習者。教會認字很重要,但這不是教育的全部。

  因為我們太了解孩子到底該怎麼學習了。40年前,人們認為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智商是由社會條件決定的。出身較差的孩子就會去讀管理較差的學校。如果貧窮的孩子、黑人和拉丁裔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低于于平均水平,美國的政策制訂者就會把這個歸結為貧窮所帶來的問題。

  從那以後,科學家就開始確定,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和學習聯繫在了一起。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書籍、故事、詩詞和談話的環境中,能使不同背景的孩子學到更多。政治家開始要求學校重新研究設計早期教育,使得每一個孩子都能學到閱讀和數學的基礎課程。同時,他們憑藉考試來衡量孩子的學習情況,高分就成了一所學校的唯一衡量標準。

  相關法案加重學生壓力

  美國總統布希的"不要丟下一個孩子"法案要求每一個校長確定本校的學生在三年級之前學會閱讀,這項法案在2002年被寫入美國聯邦法律。

  因此,如果位於距離洛杉磯60英里的克羅尼塔小學的課程安排得非常緊的話,那是因為它必須這樣。70%在那裡上學的孩子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其中的30%在家不說英語。即使這樣,"不要丟下一個孩子"法案要求克羅尼塔小學的校長和那裡的教職員工必須在二年級春季的統考之前教會每一個學生高效地閱讀,否則學校將會面臨嚴肅的處罰---學校將會失去基金,校長也會丟掉工作。

  一年級就像是一個識字大本營。音樂、舞蹈、美術、體育都比不上閱讀和寫作重要。學生們每八周參加一次考試,來考核他們是否達到了學校、地區和全國的基準點。如果他們沒有達標,他們就要進行補習,開展一對一的教學和更多的指導。一般學校上午7點45分開始上課,下午2點半下課,五分之一的學生在課後參加補習班直到5點半,在那兒他們會得到更多的指導:教學、閱讀小組和作業幫助。

  專家給予父母建議

  父母們非常敏銳地意識到了孩子身上的壓力,但同時他們也是壓力的製造者。大多數孩子在一年級結束前就學會了閱讀。但是許多父母(甚至一些教師和學校的管理者)錯誤地認為,孩子可以更早地獨立閱讀、寫作和做算術,他們應該在學校獲得更多的成功。

  兒童早期教育的專家知道,對於5至7歲的孩子來說,社交和心理的發展如同ABC一樣重要。小學三年級之前的考試可以你知道孩子當前的學習狀況,但是卻無法預知他們將來的發展。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用一種方法學習,老師應該因材施教,給予不同學生不同的指導,讓他們在小組中學習。孩子們需要互相傳遞經驗,這樣他們才能自己有所發現。

  紐約皇后大學的早期教育專家古羅說,如果給孩子太多壓力,他們會感到困惑。孩子喜歡錶現自己,老師可以通過觀察他們的舉動來發現問題。

  新教學法效果相同

  有跡象顯示,一些父母和學校領導正在尋求一種更親切更友好的學習方式。

  去年春天,在美國田納西州的一個城市,超過100名家長在街邊上搭帳篷打持久戰,為的就是他們的孩子能進入一所學校設立的16個點學習。這所學校招收來自各種社會背景的孩子,教會他們許多技能,旨在培養孩子的全面發展。學習的重點不是在通過考試而是在教授學習的方法。

  比如,兩個星期前,剛剛從幼兒園畢業的孩子們用了一整天的時間學習紅色,他們穿著紅色的衣服,用紅色畫畫,在此期間,他們學著拼寫"紅色"。每星期每一個班級會開展研討會,引導孩子們自我思考。

  兩星期以前,一年級的孩子已經閱讀了一本關於一個女孩被收養的書。然後,全班對收養問題展開討論,分析其利弊。一個女孩認為收養有弊端,因為"孩子不是和親生父母生活在一起"。一個男孩認為這挺好,因為主人公"有了新的爸爸和媽媽來愛護她"。然後孩子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畫出了不同家庭的樣子。

  在這所學校里,幾乎沒有人重修,去年超過90%的四年級學生通過了全國閱讀考試。


1185

主題

2795

帖子

1922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922
沙發
zzyzx 發表於 2006-9-19 04:26 | 只看該作者
請問這篇文章的來源,應該是翻譯過來的,有些事情與我們經歷的不太一樣。

現在三年級學的是二十年前的五年級的功課沒錯
沒有聽說過全國閱讀考試
加州的年級統一考試從二年級開始
留級是要與家長商量的
小學的家庭作業不是很多
"不要丟下一個孩子" 的學校並不是特別好的學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4: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