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幾點說明和網友質疑

[複製鏈接]

398

主題

851

帖子

76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草民 發表於 2006-9-24 05: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幾點說明

自20世紀90年代末,特別是2005年7月以來,在少數媒體和部分兄弟單位的
網站上出現了一些批評北京大學數學學院和田剛等幾位院士的言論,其中有些言
論完全與事實不符,甚至進行人身攻擊。這些批評主要發端於某權威數學家(美
籍華裔)對內地和香港少數報刊的談話.而該權威明顯背離事實的錯誤言論公然
集結出現在國內某些學術單位的主頁上任人隨意轉載散布,更加劇和助長了流言
的傳播。在長達6、7年的時間裡,該權威的言行損害了北京大學數學學院和田剛
及其他院士的聲譽,造成了國內數學界的混亂,並波及國際數學界,已在師生中
產生困擾,影響和干擾了正常教學科研秩序。從中國數學界發展和團結的大局出
發,同時也考慮到該數學家與田剛院士的師生之誼,我們清醒地保持了理智和克
制的態度,至今沒有予以回應。我們一直相信「謠言止於智者」,要求學院師生
不必在意各種不實之詞,安心工作和學習。但是,我們的善意和良苦用心被不斷
踐踏並被一些不明真相人歪曲。許多關心和支持我們的人士和單位希望我們澄清
事實、表明態度。

  我們歷來真誠歡迎任何個人或單位(包括該美籍華裔數學家)實事求是地對
我們的工作提出批評和意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但我們堅決反對任何人或單
位不負責任、毫無事實根據的捏造和污衊。為此我們做如下說明。

  1.北京大學數學學院秉承「堅持真理、追求卓越」的北大精神,以推進中
國數學事業的發展,提高我國數學研究和教育水平為己任,並為此不懈地努力。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不迷信任何權威,更不屈服於外來的
壓力;無論是在國家困難的時候,還是在改革開放的環境中,我們的教師都腳踏
在祖國土地上兢兢業業地為國家科教事業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切實貢
獻,我院廖山濤教授因在動力系統方面的原始創新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江
澤培教授由於在「兩彈一星」工程中的貢獻作為參加者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
獎,以及我院青年教師在「神舟」載人工程中的所受航天總公司的表彰等,都是
我院教師艱苦奮鬥道路的腳印。我們將繼續堅持真理,追求卓越,發揚北大精神
和傳統,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2.北京大學數學學院歷來把提高中國的數學水平和維護中國數學界的團結
看得比自身發展更為重要。正是從這個立場出發,我們積極支持和參與了陳省身
教授在改革開放以來倡導的各項學術活動;為了提高我國數學家的自信心與自尊
心,我們全力投入了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的申辦和籌備工作,為維護中國數學
會的尊嚴,中國數學界的團結,以及大會的成功舉辦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也正是
從這一立場出發,我們與兄弟單位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在學術上合作、交
流,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幫助。特別是對兄弟院校的優秀青年人才總是儘力熱情
扶持,這樣的例子多不勝舉。最典型的例子之一是:被該權威多次在媒體上點名
北大「打壓」的中山大學的某青年數學家,從他申請該校的博士生導師開始,到
申請教育部的長江特聘教授等等,每個重要階段的一些推薦信,都出自我院幾位
院士之手。倒是北大的一些教授,很久以來,一直承受了並且還在承受著某權威
發動的駭人聽聞的打壓。

  3.北京大學數學學院擁護「人才強國」的戰略,在儘力營造一個適於青年
人才成長的教學科研環境,注重培養和發現優秀人才的同時,堅持引進國際上具
有一流學術水平的傑出人才。我們引進田剛院士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田剛是國際
上最著名的微分幾何學家之一,近15年來他每年回國服務,為北京大學的教學和
科研做出了重要貢獻。1999年,田剛應聘成為首屆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的長江學者。
由於當時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中只有特聘教授,教育部特別批准他的合同上規定每
年回國四個月。教育部設立長江講座教授后,他的身份從特聘教授改為講座教授。
從1999年至2003年底,田剛切實履行了合同中規定的義務,每年回國超過四個月,
並按照長江學者合同領取相應的報酬。2003年底,在長江學者的聘任結束后,根
據合同規定,可以雙向選擇。由於田剛在長江學者聘期內的突出成績和貢獻,我
們希望田剛教授能夠以適當方式繼續受聘於北京大學。按有關規定,北京大學從
2004年開始,根據田剛的實際工作時間按月發放津貼,數目大約為他在美國月工
資的1/3,並按章納稅,所謂「三個月領取百萬年薪」的說法純屬捏造。田剛至
今還不是數學學院的全職教授,國家按照有關章程增補增選他為全國政協委員和
中國科學院院士,這是國家對田剛卓越學術水平和為祖國發展所作突出貢獻的充
分肯定。

  4.北京大學數學學院具有重視教學的優良傳統,堅持教學和科研的結合和
相互促進。而院士、名師、教授上講台是我們長期堅持的原則和規定。2002年我
院獲得的「國家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是國家對我們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的肯定
和鼓勵。後來,教育部把我院堅持院士、名師和教授上教學第一線的經驗向全國
高校推廣,鞭策我們在教學工作上更上一層樓。例如,姜伯駒和張恭慶兩位院士,
多年來他們一直既給研究生也給本科生講課,以本科生課程為例,姜伯駒院士講
拓撲學,張恭慶院士講實變函數論以及變分學等課程,為青年教師樹立了榜樣。

  5.北京大學數學學院承擔著全校幾萬名學生的數學方面的課程,還承擔著
基礎科學、信息和國防等領域的繁重的科研任務。我院教師既教書又育人,同時
擔負著許多校內外的社會服務工作。他們默默無聞、兢兢業業,為我國的高教事
業埋頭苦幹,做出了許多不平凡的業績。我們急需一個安靜的環境,以便老師們
能夠集中精力搞好教學與科研,同學們集中精力搞好學習。北京大學數學學院今
后將一如既往地為發展中國的數學事業貢獻全部力量。我們堅信,在中國數學家
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數學事業必將克服困難,得到更健康的發展。我們衷心感謝
兄弟單位和國內外的同仁給予我們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2006年9月20日

(XYS20060923)

◇◇新語絲(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398

主題

851

帖子

76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68
沙發
 樓主| 小草民 發表於 2006-9-24 05:24 | 只看該作者

簡評「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幾點說明」

作者:圓明園青蛙

  (一直想對「長江教授」制度及由其引發的爭論寫點感想,因本職工作太忙,
未能如願。但對「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幾點說明」如此愚弄公眾實在看不下
去,簡評如下。)

  一,關於「堅持真理、追求卓越」與田剛

  「說明」的第一點試圖說明什麼?「說明」的第一點根本與對田剛及北大的
批評毫不相干。一個卓越的數學家正確地證明了上萬個數學定理也不意味著該數
學家對第一萬零一個定理的證明一定是正確的。世上的科學家中,除了邏輯學家
外,數學家應是最講究遵守邏輯規則的。如果北大數學學院的數學家們能夠用以
往的卓越,或僅憑聲稱秉承「堅持真理、追求卓越」(但是,正如公眾所看到的,
事實並非如此)來「說明」什麼,那麼並非數學家的本人也可以同樣的邏輯來從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幾點說明」推斷出北大數學學院的數學家們的數學水
平如何之低了。

  二,關於田剛的「長江教授」及其報酬

  田剛的「長江教授」及其報酬是爭論的焦點之一。「說明」有如下陳述:
「1999年,田剛應聘成為首屆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的長江學者。由於當時長江學者
獎勵計劃中只有特聘教授,教育部特別批准他的合同上規定每年回國四個月。教
育部設立長江講座教授后,他的身份從特聘教授改為講座教授。」 請問理應熟
知邏輯的北大數學學院的數學家們,姑且不論「教育部特別批准他的合同上規定
每年回國四個月」的合理合法性(請注意,「長江教授」制度初期原本由李嘉誠
先生出資),在教育部和北京大學以往從未向公眾公布此「特別批准」的情形下,
任何人以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的有關公開規定為根據置疑田剛的「假全職回國」,
北大的「假引進」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嗎?何來「任何人或單位不負責任、毫無
事實根據的捏造和污衊」之有?「說明」還有如下陳述:「從1999年至 2003年
底,田剛切實履行了合同中規定的義務,每年回國超過四個月,並按照長江學者
合同領取相應的報酬。」再請問理應熟知算賬的北大數學學院的數學家們,你們
氣壯地聲稱「北京大學從2004年開始,根據田剛的實際工作時間按月發放津貼,
數目大約為他在美國月工資的1/3,並按章納稅,所謂「三個月領取百萬年薪」
的說法純屬捏造」,那麼「從1999年至2003年底,田剛切實履行了合同中規定的
義務,每年回國超過四個月,並按照長江學者合同領取相應的報酬」究竟是怎麼
回事?你們為何不以對田剛的2004年之後的津貼的算賬清晰度來對田剛從1999年
至2003年底的報酬算賬了呢?

  三,關於田剛的「中國科學院院士」

  田剛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及其「假全職回國」是爭論的另一焦點。「說明」
有如下陳述:「田剛至今還不是數學學院的全職教授,國家按照有關章程增補增
選他為全國政協委員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這是國家對田剛卓越學術水平和為祖國
發展所作突出貢獻的充分肯定。」姑且不論「國家按照有關章程增補增選他為全
國政協委員」的合理合法性,新院士是由老院士們投票選出的,「說明」的上述
陳述難道不是對有真正學識有真正良知的老院士們的侮辱嗎?

  四,一點感想(文責當然本人自負)

  北大在百年校慶前後,清華在九十校慶前後雙雙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並獲得了國家最高領導人的公開支持。本文不討論我國將在何時何種條件下建成
「世界一流大學」,但數學中心建在北大,「長江教授」制度的初衷被肆意違背
等等在我國大學中出現的事態,的確與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這個夢想有直接關
系。花錢買只雞回家來生雞蛋,是世界各國大學提高學校聲譽的有效手段之一,
無可非議。清華花錢請來(請注意,不是「請回」而是「請來」)的姚期智先生
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頂級理論計算機科學家,第一位並且至今仍是唯一的一點陣圖
靈獎華人獲獎者。但花錢租只麻雀回家來生麻雀蛋的蠢舉,只有敗家子方能所為。

(XYS20060923)

◇◇新語絲(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8

主題

851

帖子

76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68
3
 樓主| 小草民 發表於 2006-9-24 05:29 | 只看該作者

有關"北大數學學院"的一點看法

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思考的權利. 以下就個人的一些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所有參考資料均來自網路, 不當之處請自己獨立判斷\更正(恕不回復).

(1) 北大數學學院曾邀請項武義教授進行了一次座談. 也許這是北大數學史上最黑暗的一次座談會, 希望下次不再重演. 現在主辦單位和個人一定追悔莫及了. 他們肯定沒料到項武義教授會糊塗到那種地步. 他接近70歲了, 知道的東西當然比當時在座的許多學生要多得多. 主題是攻擊丘成桐教授, 但他卻扯出了許多數學前輩, 有的已經去世, 有的已經退休或退出數學舞台. 提及他們過去瑣碎的事情, 實在破壞了這些數學前輩的在許多讀者中的形象. 使得原本美好的東西變得有點醜陋!

(2) 北大數學學院發表了一項說明, 旨在安定團結, 特別使年輕學生安心學習!
但有些地方不免讓人不舒服. 稱田剛為院士(他確實是), 丘成桐教授為(美籍華裔)某權威數學家(他也確實是),這似乎非常不禮貌, 有矢大學學院風範. 以本人數學修養和境界來看, 田剛教授和丘成桐教授的學術貢獻和成就不在一個層面上, 他們年齡相差一些(8歲左右), 但暫沒有跡象表明 田剛教授會在不遠的將來超過丘成桐教授. 整個北大數學學院以一個一致的聲音來頌揚田剛教授, 實在令人費解!

數學學院人才濟濟, 對問題本身和當事人的行為和品德, 相信應該每個人有自己的獨立看法.

(3) 田剛教授做出了很好的數學成績, 理應在數學上爭取更大發展. 但未曾想到他是政協委員. 儘管是別人推薦他, 但一定是自己同意接受的. 這有點讓人想起一段時間, 歌星\體育明星等竟想被追捧! 多年前在MIT見過他背影, 不曾想到他有時間參與政協工作.
身為科技工作者, 參與政治不是不可! 但也許人們和丘成桐教授對田剛教授寄予了過高的要求.


www1234 2006年9月22日於 [教育與學術]http://www.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8

主題

851

帖子

76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68
4
 樓主| 小草民 發表於 2006-9-24 05:37 | 只看該作者

對北大數學學院聲明的幾點疑問

對北大數學學院聲明的幾點疑問

  Ecrit
  
  1,田剛在美國兩學期需工作共九個月,他沒時間回國工作4個月。

  2,即使回來,寒假、暑假到北大那算是工作么?試問,這段時間的工作以何
種形式進行?一個大學教授的工作無非兩種形式:A,上課;B,發表文章。田假
期給誰上的課?田剛發表文章是否署名北大教授?

  3,「田領了美國三分一的月薪」.往少里說,一個美國私立大學教授的月薪
也有1萬美元,4 個月約合人民幣32萬元。我想肯定還有其他的津貼,院士收入
等等。在北大,一個副教授(非光華、法律)的年收入是4萬元左右。也就是說,
田剛憑著假期來北大風光一下,領到的報酬是一個副教授8年收入的總和。

  BIOS

  北大數科院最近出了一個說明, 聲稱田在北大的月津貼是其在美月薪的1/3,
呵呵, 這似乎又在搗糨糊了.

  眾所周知, 國內高校教師的收入都要分幾個部分: 工資、津貼、獎金等等,
我相信北大數科院提供的數據,但是我注意到他們使用了津貼這個詞,以我的理
解,這津貼恐怕不是田剛在北大收入的全部。所以北大數科院公布的這個數據並
不能否認丘的指責。

  另外,田在南京大學還有職務,應該還有收入。

Independent

  其實我最噁心的就是它們說的什麼「影響團結」。要是它們一開始就對別人
的質疑逐條回答,「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改得慢點別人也不會無聊到非要把
「人才」整了。到現在還死皮賴臉地說人家影響了「你們」 (別以為「你們」
的聲譽差了,中國的聲譽就差了,少了幾個不要臉的,中國的聲譽會更好)的聲
譽。答非所問,別人質疑張三有問題,你們回答李四好著呢;別人質疑你們海外
引進的人才沒有按時在這工作,你們就回答他們牛著呢,或者就回答說某某某
(本來就是國內)這幾位一直就是按時工作,為我們國家做出了大貢獻的。你們
再扯什麼「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就是把「人精」當「人才」,多了你們這樣的
人精,就會多些狼狽為奸,少一些團結。不要把不團結歸因於質疑或指責你們的
人,如果你們自己有錯的話!

XYS20060923)

◇◇新語絲(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3: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