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人具有特異的思維方式

[複製鏈接]

1061

主題

3031

帖子

246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enwoke 發表於 2006-9-15 08: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強烈的責任感使中國人承受了過大的心理壓力;強大的人文作用使得中國人難以深究自然奧秘;中國人無法有效地突出主體,他們只能在承擔過多責任的同時,有限度地展現自己的個性。

作者:王江火

到過異國他鄉(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人,總覺得自己(和中國人)在行為習慣、性格特點上與異國存在巨大差異,有些人因此而自慚形穢並進而瞧不起自己的民族,甚至有些人將本民族看成是劣等民族。筆者認為,這種心理的產生主要是由於中國人具有特異的思維方式和人文環境成的。當然,異國在某些方面的先進性也的確影響了這種這種差異,但這並不是主要的原因。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具有5000年不間斷文明的國度,僅這一點就足以讓中國人產生一種極其特異的人文環境。那末,這種情況的獨特性又是何種原因造成的哪?筆者認為,除了中國特殊的地域環境和一些偶發因素之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孔子思想的影響。應該說,在中國文明萌發2500年之際,中國曾經有過戰爭紛亂的春秋戰國時期,這個時期如果沒有內在有利因素的正面凝聚作用,中國的2500年文明也許就因此而中斷。但恰巧的是,也正是因為春秋戰國,中國孕育了世界上第一位大思想家──孔子。儘管孔子不是一個政治家,但他的儒家思想卻匯通了中國人的民族心理,對中國人形成沉穩、謙虛、謹慎的性格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正是這種作用才為中國的統一奠定了思想基礎。秦朝的統一似乎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結果,但其實如果沒有儒家思想的思想作用,即使秦國再強大也不可能統一中國,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失去儒家思想支持的秦國最終很快就滅亡了。漢朝以後,中國便在儒家思想的作用下,使萌發於古代的中國文明有延續了2000多年。

這樣,就在同一個5000年中,與世界其它地區戰火紛亂、海外殖民掠奪不斷的局面相對照,中國始終保持著一個相對安定的局面,這個安定的局面主要表現在中國幾乎沒有海外戰爭和閉關鎖國方面。相對於海外,中國似乎是一個世外桃源的所在,在外國人看來:中國就是一個神秘的東方大國。這樣一個擁有5000年不間斷文明而又閉鎖的國度,是不可能不形成自己特殊的人文環境的,而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特殊人文環境同樣會促使中國人釀成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心理特徵。由此,中國人必然會在思維方式和心理認可方面與世界上其它大多數民族形成巨大的差異。

那末,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主要有那些特點呢?

第一,強烈的責任感使中國人承受了過大的心理壓力。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人具有濃厚的家族觀念、榮辱觀念、事業觀念,這些觀念使中國人尤其是男子承受了過多的心理壓力。巨大的包袱,使得中國人在很多方面都無法得到有效的發展,特別是無法使自己的特長得以有效地發揮。第二,強大的人文作用使得中國人難以深究自然奧秘。由於歷史上的中國人特別注重修身養性,這必然會掣肘他們將精力轉向自然世界,進而影響他們對自然世界的精力和興趣。第三,主體性不能突現。正是由於上述兩個方面的作用,中國人無法有效地突出主體,他們只能在承擔過多責任的同時,有限度地展現自己的個性。對中國人來說,個性是不能過於張揚的,它只能在襁褓之中。中國難以形成個人主義思想。

相比之下,不斷在血與火洗禮中的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性格和思維方式自然要與中國形成很大差異。但我們不能由此斷定他們的性格和思維方式要比我們優越,更不能由此斷定我們就是一個劣等民族。應該說性格和思維方式是歷史上的特殊環境醞釀而成的,他們的形成都是由於各自的適應性所造成,也就是說各有優點所在。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不同的性格和思維方式也可能在進一步的適應性上有優劣之分。對此,國人應該認真思考,及時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心理狀態,以使其產生更大的適應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2: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