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苟同
[QUOTE=白頭翁]2006-09-14 黃璽慶的BLOG
這個題目一立,實際上我的潛台詞已經流露出來了――中國根本沒有資格對日本說"不"。
我知道我的觀點是要...[/QUOTE]
你可能沒有在日本待過,道聽途說的知道一些故事和數據
從GDP上講, 能說明什麼, 人民幣對美元的標準是2.5:1, 在中國三十年前就是這個價, 那中國光從量上就比日本多. 在日本的消費和人工費是世界上最貴的之一, 做一發炮彈, 用人人民幣和用美元的數一一樣大的, 那用日元就是一百倍了. 在中國五元錢一頓午飯對學生來講是奢侈了, 在日本五百日元吃一頓還不飽. 所以GDP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是給專家們寫書用的, 不是人民能夠體會的到的.
說小學生的故事, 我之前也聽說了, 十年前了,真正的日本學生體力和耐力沒有中國的好. 故事是鼓勵中國的孩子好好鍛煉身體和努力學習本領. 而不是用來提高日本而貶低中國人的. 我知道日本人的耐力,他們都是些運動不足主. 故事裡他們有好的耐力一是處於宣傳的作用, 二是他們也選一些所謂的好孩子去參加夏令營, 並且在中國, 他們得必須忍耐. 真正的一對一, 中國人在運動會上不是說的很清楚了嗎.
我說中國人有權利和日本人說不的理由是, 中國人的思想是絕對超越日本人的.
科技,NOBEL獎那靠運氣和對技能的智慧. 但思想是靠整個社會的大環境造成的. 執著用在做學位上可以出成績, 但用在處理人的關係上, 就是教條的土壤. 鑽研用在做學位上可以深入, 但用在表示人上, 就是的狹礙. 日本人只知道前這, 不知后這,這就決定他可以在局部上勝利, 而絕對不可能笑到最後. 而中國人的仁義禮智信決定了中國人有權利和日本人說不. 中國首要的是仁義, 最後才是智信, 智信要有厚德, 只講智信就成了西方, 只講禮智就是日本. 那中國都講, 當然還在完善中, 因此, 只有中國人有權利和日本人說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