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紅樓系列之探春[/c]
終於把前面三個超重量級的人物寫完了,呵呵,感覺輕鬆了些。下面呢,我想先寫寫探春,這麼迫不及待的把探春這個人物推到前台,是因為她實在是我在紅樓中最喜愛的人物。在紅樓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探春和晴雯,兩者的性格有相象的地方,但又不全相同。這些先留待以後討論,這裡單寫探春,以後一定專門為晴雯寫一篇。
探春為人聰明,容貌秀麗,而且,在那個污泥般骯髒的大觀園,幾乎所有人都夾起尾巴做人,惟有探春和晴雯兩個人,有著一股寧折不彎的錚錚鐵骨與傲氣,這實在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我們先來看看探春的出身,探春是趙姨娘的親女兒,賈環的親姐姐,也是寶玉同父異母的妹妹,這樣的地位恐怕在大觀園中不是很好過活吧。幾乎賈府所有的人,上至王夫人、賈政、王熙鳳,下至寶玉房裡的小丫鬟,甚至看門掃地的老媽子之流,都可以對趙姨娘、賈環肆意的侮辱作踐,尤其是王熙鳳,對趙姨娘更是想罵就罵,從不有一點顧及。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惟有對探春,卻從不敢輕侮,王熙鳳也惟有對探春才忌憚三分。糾其原因,還是探春的性格為自己在大觀園那個小社會中爭得了應有的地位。連賈母在會見老太妃的時候,也只是把黛玉、寶釵和探春等幾個姑娘叫出來參見太妃,完全不提迎春和惜春,可見探春在賈母心中也是相當有分量的。
探春的容貌秀麗在開篇的時候就提及了,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對探春的描寫是:「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 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這樣的評價是相當高的,至於「顧盼神飛,見之忘俗」等句,直讓人以為這是九天仙女下凡而來。而關於探春的才氣,紅樓中雖沒有正面施以過多的筆墨,但探春首先倡議詩社,而在幾次詩社的聚會中又都有不俗的表現,可見探春還是一個相當有才氣的女孩子的,只是這種才氣多半被黛玉和寶釵兩位女主角的光芒所掩蓋了。
當然了,如果探春僅是容貌秀麗、才氣過人的話,恐怕還難以在廣大讀者心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最能表現探春性格的兩處描寫是「敏探春興利除宿弊」和「惑奸讒抄檢大觀園」。這兩處,分別主要體現了探春性格的兩個側面,下面我來淺析一番。
「敏探春興利除宿弊」這一章發生在榮國府即將走向衰落的時候,這個時候鳳姐一方面疾病纏身,一方面因為得罪人太多,也是避禍之意,於是躲到了後台,而把探春、李紈和寶釵三個人推出來打理府中的日常事物。李紈為人是「尚德不尚才」的,至於寶釵,則是「不幹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的,所以,這裡面起決定作用的還是探春,而作者想在這裡著力刻畫的人物也正是探春。先來看府中下人對探春的評價:「只三四日後,幾件事過手,漸覺探春精細處不讓鳳姐, 只不過是言語安靜,性情和順而已。」可見,探春還是有相當的辦事才幹的。在處理趙姨娘哥哥賞銀的問題上,也是辦得極為妥當,既合了規矩,又壓服了一眾心存險惡的刁奴,其精明及辦事手腕絲毫不亞於鳳姐。我們來看鳳姐對探春的評價:「那三姑娘雖是個姑娘,你們都橫看了他。二奶奶這些大姑子小姑子裡頭,也就只單畏他五分。你們這會子倒不把他放在眼裡了。」這番話從平兒口中說出來,實際也和鳳姐說出來的沒什麼兩樣,為什麼對趙姨娘敢肆意作踐的鳳姐,單單畏懼一個探春呢?這就有探春自身性格的原因了。當然了,探春的性格中除了精明和寧折不彎以外,還有一種高潔的志向。我們看探春的下面一段話:「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兒家,一句多話也沒有我亂說的。」從這裡可見探春的志向,而且雖然黛玉等人也看出了賈府日益入不敷出才窘狀,但惟有探春才放手進行了一番改革,使暮靄沉沉的賈府似乎又有了復甦的跡象,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探春其實是一個實幹家。
如果說「敏探春興利除宿弊」這一章對探春人物形象的刻畫還不夠豐滿的話,那麼「惑奸讒抄檢大觀園」這一章則是作者有意為此而做的補充了。這一章一向被認為是最能表現探春性格的章節,也是我最喜歡的章節之一。由於傻大姐拾到了一個綉有春宮圖案的荷包,又恰巧被邢夫人看到,並差人送給王夫人,於是這位具有極濃厚封建正統思想的女性坐不住了,為了防止大觀園中這類「骯髒」事情的發生,於是浩浩蕩蕩的展開了一場抄檢大觀園的運動。我們來看探春在這場醜劇中的表現:「探春……遂命眾丫鬟秉燭開門而待。」「冷笑道:『我們的丫頭自然都是些賊我就是頭一個窩主。 既如此,先來搜我的箱櫃,他們所有偷了來的都交給我藏著呢。』說著便命丫頭們把箱櫃一齊打開,將鏡奩,妝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齊打開,請鳳姐去抄閱。」這樣的一個三丫頭,又有誰敢肆意的輕賤她?不尊重她?當然了,事情發展到這裡並沒有完,因為一個丑角的出現,就是王善寶家的這個人物。這個人物在紅樓中出現次數不多,但許多人物的命運卻又與她直接相關,比如她曾在王夫人跟前使下絆子,扳倒了晴雯,直接導致了晴雯最終的悲劇結局。而她在抄檢大觀園這一情節的出現,則完全是一個丑角,我們來看下面一段:「那王善保家的本是個心內沒成算的人,素日雖聞探春的名,那是為眾人沒眼力沒膽量罷了, 那裡一個姑娘家就這樣起來,況且又是庶出,他敢怎麼。 他自恃是邢夫人陪房,連王夫人尚另眼相看,何況別個。今見探春如此,他只當是探春認真單惱鳳姐,與他們無干。他便要趁勢作臉獻好,因越眾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 嘻嘻笑道:『連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沒有什麼。』鳳姐見他這樣,忙說:『媽媽走罷,別瘋瘋顛顛的。』一語未了,只聽『拍』的一聲,王家的臉上早著了探春一掌。探春登時大怒, 指著王家的問道:『你是什麼東西,敢來拉扯我的衣裳!我不過看著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年紀,叫你一聲媽媽,你就狗仗人勢,天天作耗,專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得了。你打諒我是同你們姑娘那樣好性兒,由著你們欺負他,就錯了主意!你搜檢東西我不惱,你不該拿我取笑。』說著,便親自解衣卸裙,拉著鳳姐兒細細的翻。又說:『省得叫奴才來翻我身上。』」這一段寫得極其精彩,把探春的人物形象也勾畫的豐滿起來,一個冰雪聰明、精明強幹而又有著錚錚傲骨的三丫頭展現在讀者面前。對於一個連鳳姐都忌憚三分的探丫頭,王善保家的竟然敢去她的身上翻東西,這一巴掌挨的可說在情理之中。同時,我覺得這一巴掌又表現了探春那種與生俱來的高潔品質。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翻看並注意一下鳳姐在抄檢大觀園時進入探春屋中前後的態度變化,可以推測出探春平素的性格。
此外,我覺得在抄檢大觀園這一情節中,探春說的一番話值得好好注意一下:「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你們今日早起不曾議論甄家,自己家裡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知這樣大族人家, 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由這段話可見,探春對於賈府這個封建大家族最終的沒落是有所感覺的,她和寶玉那樣的富貴公子哥不同,雖然作為一個女孩,但她對社會事物還是保持有一顆極其敏銳的心的。而在這裡,我覺得也是作者有意借探春的口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後人不便臆測作者的思想究竟進步到何種程度,但作者對封建社會最終的滅亡早有預知則是不爭的事實。
寫到這裡,我覺得探春這個人物形象已經漸漸豐滿起來。這樣一個璧人般美麗的女孩,最終的結局會是怎樣呢?我們還是先看作者為探春做的判詞:「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另有一首《分骨肉》,也是寫探春的:「[分骨肉]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由這兩首詞可以看出,探春最終的結局是遠嫁。由於整部書就是一個悲劇,探春自然也難逃這樣的劫數,每當我聽那首〈分骨肉〉的時候,尤其是聽到「奴去也,莫牽連。」這句歌詞時,心中總是為探春最終那樣的命運而感慨悲傷一番。但是,我總覺得相對於其他人來講,除了襲人,似乎就屬探春的結局算是比較不錯的了。而且,從探春的性格來看,她無論嫁到哪裡,都不會像迎春一樣忍受丈夫或者婆家人的百般欺侮甚至最終魂歸黃泉。探春的性格其實決定了她的命運,我想她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把握自己命運的能力的。記得看過一本評判紅樓的書,說賈府最後沒落的時候將會得到遠嫁的探春的極大幫助,我想這樣寫雖然大大削弱了原著的思想性,但會比較符合實際吧,至少比較符合我這樣的讀者心中的渴望的,我想一定也有很多人會衷心祝願這個「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丫頭的。
最後說一句題外話,紅樓的后四十回我基本沒怎麼看過,大概第一遍看的時候讀過一次,後來也就沒怎麼讀了。因為我覺得後面很多地方和曹雪芹的原意不符,而且思想性也大為削弱,尤其最後賈府那種「蘭桂齊芳」的復甦景象,恐怕不是老先生所想寫的吧。
還是借用魯迅先生的那句話:「悲劇就是把美的東西毀滅給你看。」越是美麗、越是有價值的東西的毀滅,就越讓人覺得驚心動魄。作者親手製造了那些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冰雪女孩,最後又不得不一個個打碎,在雪芹先生來講,也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吧。正因為那些姑娘實在美麗,甚至美到讓人不敢逼視,而最後的結局又是那樣的慘烈,於是我們才會不吝為他們灑下同情的熱淚吧。[/COL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