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勤勞能幹口碑好 中國菜農遍布俄羅斯(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9-12 12: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09-12 09:35:33

  編者按:近年來,勞動力短缺的俄羅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勞工。雖然居住和飲食條件十分艱苦,但中國勞工以辛勤勞動為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他們自己也得到了較高的報酬。本期為您介紹中國勞工在參與最多的三個領域——種菜、建築和伐木行業的情況。[/FONT]

  [B]中國菜農改造種菜方法[/B]

  在俄羅斯,種的最多的蔬菜是土豆和捲心菜,也有些胡蘿蔔。俄羅斯市場上曾經長期缺乏蔬菜,擺在市場貨架上來自國外的新鮮蔬菜價格昂貴,只有很少人能買得起,大部分人只是偶爾買點嘗鮮,幾乎屬於奢侈品。這樣巨大的市場空白和其後隱含的商機很快被中國人發現了。老趙原來是國內一家工廠的廠長,是帶著開拓紡織品市場的目的來到俄羅斯的。經過幾年的拼殺,感覺到以前的路子是不是有問題,於是決定改變戰略。當他發現種菜是一個很好的出路時,從來沒有干過農活的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在這上面闖出一番事業。十年以後他已經是伊爾庫茨克州最有名氣的農場主了。

  

  [SIZE="2"][CENTER]一名中國菜農在自己的大棚里[/CENTER][/SIZE]

  在俄羅斯,茴香和韭菜論根賣,是作為調味品出現的。沒有中國菜農前,包頓茴香餡餃子實在是太奢侈的舉動,花費比吃熊掌還要貴(因為俄羅斯人不會收拾,賣到中餐館里的熊掌當時只有500盧布一隻,合一百多元人民幣)。中國菜農根據自己的經驗,綜合俄羅斯農業技術人員的做法,對傳統的種植方法作了改進。據在俄羅斯多年經營農場的老杜介紹,俄羅斯人種土豆是把上年留下的小土豆整個扔在坑裡,而中國人則是把土豆按照根芽切開,每一個根芽放在一個坑裡,這樣就極大地提高了產量。蔬菜大棚裡面主要種的是黃瓜和西紅柿,這兩樣在俄羅斯銷量最大。另外在中國菜農的大棚內還常常可以見到另外一些細菜,比如說豆角、青椒、韭菜、芹菜、大蔥、空心菜、生菜、香菜等。

  [B]平時工作提心弔膽[/B]

  目前來到俄羅斯務工的菜農正規的是與農場方簽訂務工合同,持勞務簽證進入俄羅斯的,而不正規的則有過去旅遊入境滯留不歸的。還有一些是圖方便,持商務考察簽證入境而從事農業的。根據俄羅斯法律規定,持商務簽證者無權在俄羅斯境內工作。

  除了北部地區,中國菜農幾乎遍布俄羅斯。在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沿線,現在幾乎每個城市的郊外都有中國人在種菜。有些中國人自己租賃俄羅斯農場主的土地,也過一把農場主的癮。他們以幾種不同的方式從中國組織農民和技術員。老武的公司收取農民的押金,比如簽三年合同,那麼農民要交三萬押金,這筆押金用來作前期護照手續和農場的基本建設,然後每年每個農民可以得到12000元的工資和還本的一萬元,三年以後工資和押金全部付清,每個農民凈掙3萬多元,而其餘的利潤則由老武的公司納入袋中;還有的乾脆就是組織親戚朋友來種地,前期費用組織者出,大家最後按約定分紅。同時存在的還有俄羅斯農場主通過代表直接僱用中國工人,每個月一百二十美元,食宿均由俄方負擔。

  以上的各種方式其實都有可能出現問題。由於俄羅斯辦理勞務手續程序繁瑣,時間拖沓,組織者往往出於儘快開工和減少費用的原因,給大家辦得手續可能會是不合法的。於是很多人三年回不了家,回了家就不能再回俄羅斯,因為滯留後將被打入黑名單,五年之內不允許再去俄羅斯。平時在工作時也要提心弔膽,小心翼翼,生怕被警察看到。

  [B]每天工作13個小時[/B]

  在俄羅斯租地費用很不一樣。有的幾頃地每年幾千美元,而有些則可以拿兩個勞動力換。前者是因為配套設施和土地狀態好,後者則是一片剛伐出來的林地。中國菜農在遠東租賃的荒地一頃只有5000盧布一年。中國菜農在俄羅斯種的地有多少畝是無法統計的。

  俄羅斯政府的態度各地區不同。2006年,俄當局大幅增加吸引外國勞力的配額,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的配額增加了15%,達到1.6萬人,但中國勞工的比例在逐步減少,現在約有4000人,來自蘇聯時期各加盟共和國和朝鮮的勞工在穩步增加。與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開始排斥中國勞工不同,相鄰的猶太自治州更加依賴中國勞工的支持。這裡的土地幾乎完全包給中國的種地能手,今年吸引了近1500名中國勞工到這裡墾荒,租給他們約3萬公頃的土地。州農業局局長葉夫根尼·科奇馬爾指出,州里還可能把5萬多公頃荒地交給俄中企業共同開墾。

  中國菜農拿到手的基礎設施有很大不同。有些是直接租賃以前留下的大棚,進行修繕后投入使用。俄羅斯很多地方留下的蘇聯時期的玻璃大棚非常不錯,由鋼管搭建,裡面有電,而且在地面以下還埋著水暖管道。這樣的大棚造價非常昂貴,很少有中國人去承包和修繕。畢竟在俄羅斯玻璃是相當貴的。大部分是直接在大地里用木條搭建大棚,外扣塑料薄膜,裡面晚上生火爐。由於經驗和前期投入的問題,一般第一年的菜農如果不賠本,那就算幹得非常不錯的了。中國菜農每天的工作時間一般要到13個小時以上。由於和當地青年的好吃懶做形成鮮明的對比,俄羅斯農場主們對中國人的印象都非常好。因為中國人的辛苦勞作和水土不服,再加上生活環境比較艱苦,容易得病,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就會出大問題。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張辰剛 (2006-09-08 第22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17: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