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7:] 魯國平/文
<<紅樓夢>>是我國引以為自豪的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為悠久文明歷史的象徵幾百年來受到國家,政府和人們關注無可厚非,從文學以及文化角度研究它,挖掘它的思想內涵甚至歷史的痕迹,對於民族的繼往開來文化傳承都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可是不可忽視的是這樣一部內容豐富,蔚為大觀的長篇小說自從誕生起研究者就絡繹不絕,特別是最近幾十年來由<<紅樓夢>>演繹而成的學術問題以及文藝作品數不勝數,並且形成一種以研究奇書為對象的"紅學",紅學家上則上百多則成千萬,其中既有文豪,作家,也有民間文學愛好者,為了考證一些雞毛屑皮的小事情部分學者能夠白頭皓首一輩子,發表的著作不談汗牛充棟,至少是幾百本之多,便顯得相當無聊了,當然在此我無意反對對古代文化和古代文學經典作品的研究,指導文藝實踐需要理論的幫助,不過畢竟文藝事業與工作是一項比較個性和主觀的勞動,過分講技巧有時往往容易助長虛假的文藝作品風格的流行,<<紅樓夢>>研究這些年都研究了什麼問題?又究竟養活了多少無聊文人?想來,最近的國學熱死灰復燃並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了.
不管是文豪還是普通文化人他們的歷史使命不是只專門注目於家長里短的俚俗,也不是應該只關心於男歡女愛的情感,他們的存在價值和時代任務非常清晰,那便是在傳播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最重要的是開拓新文化的方向,自古以來就有先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的知識分子的政治責任或者說民族的憂患意識,今天我們的文化人怎麼倒在需要他們付出辛勤和勇氣替國家和人民群眾分憂之際,紛紛投入無聊的寫作,研究,不敢說真話,不敢做真學問,甚至為了迎合政府的喜好,大放厥詞,散布錯誤的形勢分析,欺騙黨的領導,姑息政府的不當行為.其實這不僅不是共產黨人喜歡的作風,而且是他們深惡痛絕的事情,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等幾代領導人用實事求是為建國,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里程中發揮了至高無上的作用,已經成為全黨的公識,為何現在的文化人越來越缺少干涉現實的勇氣與作風,反而一個個爭相蛻變成得過且過的膽小鬼?5.4以來的老一輩文化先驅和前輩的優良革命傳統都哪兒去了,難怪最近人們對具有優秀文化革命歷史的北京大學等高校給予譏諷的嘲笑,大學教授和所謂的文化精英們都在群眾面前發表多少荒謬的言論!有些可用一句恬不知恥來形容其下流.
<<紅樓夢>>的誕生是偉大的,但那些專門打著解剖紅樓人物沽名釣譽的文化投機分子們卻顯得多麼渺小!我不知道那些才高八斗的秀才們整天寫著<<賈寶玉性傾向之謎>>,<<紅樓女人的悲慘身世揭秘>>,<<紅樓文物考據>>等等書或論文,目的的是什麼!揣摩著無非是多發表幾篇高深的論文撈一個職稱,一大筆稿費和一張文憑以及一頂紅學家的帽子而已,而這些國家和人民群眾一點都得不到好處,倒浪費不少印刷紙張和油墨,當前文化人應該具有高瞻遠矚的眼光,革命家的胸襟和對國家民族與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去關注著時事發展,在國家民族危機來臨之前憤激吶喊,奈何一部<<紅樓夢>>竟養活了這麼多無聊文人,並且還有繼續發揚這股歪風的跡象,比如清朝皇帝歷史劇幾十部洋洋洒洒開播后,有開始粗製濫造什麼公主的電視劇來糊弄觀眾了,日前同時幾個公主戲在全國電視台熱播實在使人難以認可這樣的一窩蜂上戲的做法,恐怕不是題材狹窄,而是我們的文藝工作者無聊透頂,還不甘心放棄拍電視劇電影的權力,因為他們根本目的不在出好作品,卻是儘力為金錢和美女尋找一種交媾的渠道,僅此而已.
一個文化大國的文化領袖們應該把視野投向現實的空間,適當以娛樂的眼光打量一下<<紅樓夢>>等文學現象也是可以,如果幾乎所有聲音和心事都停留在虛無的藝術研究和考據上,那麼一定是這個國家的文化人出了問題!輕則說是失職,嚴重地說便是徹底的墮落和無聊!
本文由ksaaa112發表在『東湖時評』東湖社區http://bbs.cnhubei.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