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紫禁賦

[複製鏈接]

51

主題

593

帖子

2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無影 發表於 2006-9-9 18: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INDENT]前有紫禁,今為故宮,長城之南,帝鄉之央。遠望若夫赤烏反哺,虹蜺將起;近觀渾如清都重檐,閶闔開尊。琉璃之瓦,白玉之階,紫檀為梁,黃金為台,起星落之華屋,構沖霄之殿宇,自永樂以來,六百餘載:仿地絡,摹天綱,比天地之二極,追盛世之明堂。坱軋龍庭,涵蓋四方。鳥不敢側飛以過,民不敢躋高而望。[/INDENT]

[INDENT]其外著形氣,內藏萬機:白玉煅瓷,雪銀鑄器,象牙織簟,珠翠飾履;有青銅之至寶,琺琅之缽盂,堂皇飾過之文,蒼天受命之璽;有東海之珊瑚,南海之明珠,崑崙之瓊瑤,北海之龍璧。而法書綉繪,端硯湖筆,田黃屏風,角匏漆器,不一而足,真所謂鏤山空玉,攬海窮奇,誠不知天下可有比之哉![/INDENT]

[INDENT]夫其為政矣,賦黎民以求天安,黷戍武而思和平。攬八荒之財,寧壽養性;納六合之美,儲秀養心。五湖失色,三湘難寧;棚戶斷炊,壯歲眉顰。及倭人紛擾,九夷蜂至,河山已碎,社稷將傾。而此殿巋然,聲色有加,寧有盛世之遺風乎![/INDENT]

[INDENT]去者去矣!追思往事,撫胸難平。看浩浩帝所,王氣焉存?唯留此清冷宅院,徒貽笑於後人。[/INDENT]
[RIGHT][SIZE="1"]1995年秋初稿,2006年9月改[/SIZE][/RIGHT]
人生如夢誰非寄,心靈到處便是家!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沙發
Blue Ivy 發表於 2006-9-9 19:40 | 只看該作者
無影哥寫得真好, 用詞謹嚴,自然流暢, 寫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渾成。


最後一句 "唯留此清冷宅院,徒貽笑於後人。"  說 "貽笑" 不很確切.

這是一座讓我們抬頭仰視, 低頭思索的建築群, 其中的歷史情緒, 民族情緒, 有多少可以留下, 有多少需要校正, 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

主題

593

帖子

2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7
3
 樓主| 風無影 發表於 2006-9-9 20:40 | 只看該作者
「這是一座讓我們抬頭仰視, 低頭思索的建築群, 其中的歷史情緒, 民族情緒, 有多少可以留下, 有多少需要校正, 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首先感謝妹子的溢美之辭!也虛心接受批評。
妹子說得對。當我們面對這座宏偉建築的時候,如果純粹從建築學、考古學來講,當然不得不感嘆讚美。但問題是,你不可能純粹去談建築、談歷史、談考古。你還必須去面對它對社會、經濟和皇權制度的影響。有這麼一座宅子放在這,難保沒有以前的吸引力。

前一段時間看了一部武俠小說《英雄志》,中間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說那把龍椅「有點粘」。是什麼造成了它的粘呢?無非是權力、財富和慾望。這裡是世俗權力的頂峰、財富的極至和慾望的盡頭。它不但很粘,而且具有強大的吸力,能將遠離皇都的人的眼球、心智和乃至身體都吸引到這裡。袁世凱不就被粘上去了嗎?但結果呢?中國有一句古話「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儘管「皇權天授」,明清500年的根基再加上袁世凱的復辟夢想,不都倒下了嗎!而孫中山在顛簸流離之中、毛澤東在窮山寒窯之內居然也傲視群雄、滌盪天下,你說這些宏偉建築、珠寶和印璽有用嗎?所以我有貽笑後人之說。

當然,說是貽笑後人,也未必如此。財富和權力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我想,只有有一天,如馬克思所言,人真的能「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了,這把椅子不粘了,它才會真正地貽笑後人吧。但我真的希望人們從其中看到了指著脊樑的手和面帶鄙視的笑!
人生如夢誰非寄,心靈到處便是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

主題

593

帖子

2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7
4
 樓主| 風無影 發表於 2006-9-9 20:40 | 只看該作者
剛才一點擊居然貼了兩個同樣的帖子。刪去一個,索性多說兩句。

從見證歷史的輝煌和中國的文明來講,我從來也沒有反對過保存好這些歷史古迹。我所希望的,是希望人們從中看到秦始皇修建墓地和阿房宮的殘暴和奢侈。但遺憾的是:人造的宏偉和壯觀往往與殘暴和奢侈聯繫在一起,特別是在人類文明還沒有發展到她可以輕易超越這一切的時候。比如法老們的金字塔,比如漢莫拉比的巴比倫塔,比如阿伽門農的邁錫尼城等等。血腥,並不妨礙我們去觀看和欣賞,那時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都只看見了其宏偉與美的一面,而忽視了其殘暴與血腥。楊玉環之美吸引了君王的眼球,但卻犧牲了很多軍人的性命。我真的不知道,如果那些軍人親眼看到了玉環之美后是否還願意在馬嵬坡逼死她?但我相信,在自己性命攸關的時候,人們首先要犧牲的還是美!
美,真的是一種奢侈。
人生如夢誰非寄,心靈到處便是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

主題

593

帖子

2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7
5
 樓主| 風無影 發表於 2006-9-10 12:05 | 只看該作者
再羅嗦幾句
紫禁城,除去其宏偉,從中國的建築特點來說,其實就是一個大宅院,比大宅院多是其高牆、門樓和寬闊的庭院,當然也多了幾進幾齣。總體保留的還是中國四合院東西廂房、正房等結構。它所體現的其實就是一個家天下的結構和秩序。所以,我很贊同上海社研院曹錦清教授在其《黃河邊的中國》中所說的:中國歷代政府所施行的管理方式,就是家族式管理,各級政府其實就是一個放大了的家。而且這種管理方式已經深入人心。人們已經習慣了靠「能人」來推動或者約束自己,而不是自覺地接受制度或體制的約束。
人生如夢誰非寄,心靈到處便是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1: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