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末代蒙古王爺揭秘成吉思汗陵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6-11-13             新華網  



烏蘭夫題字的「成吉思汗陵」門樓

舉世聞名的成吉思汗陵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高原上的伊金霍洛(蒙語意為聖主的陵園)旗境內,座落在高高的甘德爾山崗上。周邊一派草原風光,把金碧輝煌的成陵大殿襯托得雄偉壯美。陵區總面積5萬餘平方米。正殿前方是寬闊的廣場,廣場上聳立著兩根「瑪尼宏」(旗幟)的旗杆,上面印有9匹騰空駿馬的圖案。據說,這是蒙古族希望興旺發達和幸福向上的象徵性標誌。

成陵大殿高26米,建築面積1500多平方米。上部為一大兩小蒙古包式造型的殿頂,上面鑲嵌著藍、黃兩色琉璃瓦,組成傳統的雲勾浪紋圖案。飛檐高聳,翹角凌空,硃紅色的大門和寬大的窗欞、殿前的漢白玉雕欄、沉穩的花崗岩基座,把大殿襯托得氣勢恢弘,莊嚴肅穆。整個大殿由前殿、後殿、東西殿、東西走廊組成。前殿安放著高達5米的成吉思汗塑像,後殿正面陳列著三頂黃緞蒙古包,其中安放著成吉思汗和三位夫人的靈柩。東殿安放著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及其夫人的靈柩,西殿供奉著成吉思汗的戰刀、馬鞍及祭祀奶桶。各殿和兩廊內牆上均繪有壁畫。西走廊壁畫描繪了成吉思汗的畢生功勛和當時蒙古族的社會情況、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等,東走廊壁畫反映了忽必烈統一中國后蒙元帝國工、農、商、航海等各方面的盛況,臣民與朝廷的關係,以及與鄰國的通商往來。

自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以來,對他的祭奠活動在草原上代代相傳。成陵由守陵的達爾扈特人主持祭奠活動。今天,在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一、五月十五、八月十二和十月初三,舉行四次大祭,小祭則每月都有。每到祭祀之時,眾多的拜謁者懷著虔誠的心情,不辭千里跋涉而來,站在這位傳奇人物高大雕像前,獻上哈達、煉燭、香炷、整羊、牛羊奶、酥油、馬奶酒等最聖潔的祭品。整個祭奠過程共需兩小時左右。成陵的祭祀活動承載著千百年來蒙古族的傳統文化,吸引著國內外大批遊客前來觀光拜謁。

實際上,鄂爾多斯成吉思汗陵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和象徵性陵寢,並非成吉思汗的安葬地。至於成吉思汗究竟安葬在哪裡,至今還是一個謎。目前,中國歷代皇陵,如秦朝、漢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的皇陵都已經找到,部分陵墓已經開掘,惟獨沒有發現元朝的皇陵。而且,元朝10個皇帝,世人連一個皇家陵墓都不知道。不僅這樣,連元朝的王公貴族的埋葬地也鮮有發現。所以,傳世的元代的文物少之又少,元代考古備受關注。

據一些史料記載,成吉思汗,包括元朝皇帝,均實行秘葬制度,即帝王陵寢的埋葬地點不立標誌、不公布、不記錄在案。所以,自明代以來,關於成吉思汗陵和元代帝王陵的確切位置,就一直是人們探尋的熱點。尤其是學術界,對成吉思汗陵寢的具體位置有有多種說法,如在鄂爾多斯高原;在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之南;在阿爾泰山等。既然是秘葬,不立標誌、不公布、不記錄在案,那麼,種種正史、野史的記載自然可信度都不大,大多數屬傳說、推測,甚至是捕風捉影而已。

但近年來,理論界也有種說法,認為按照蒙古民族的風俗習慣,成吉思汗可能採取了天葬方式,所以沒留痕迹,致使幾百年來人們尋找無果。這也不失一家之言。

總之,在沒有足夠的考古物證之下,成吉思汗秘葬地將會一直是個謎。



成吉思汗陵外景

    據史學界公認的說法,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於1227年在征戰途中病逝於現寧夏回族自治區六盤山一帶。陷入極度悲痛中的將領們按蒙古族習俗把成吉思汗秘密安葬。對於這位曾經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帝國的歷史人物,其陵寢究竟在何處,成為考古界的一個熱點。
    據介紹,成吉思汗去世770多年來,尋找成吉思汗陵的活動就從來沒有中斷過。不少尋找成吉思汗陵者,是沖傳說或推測之中的財寶而來。有人曾預言,成吉思汗陵內可能埋藏有大量奇珍異寶,甚至比秦始皇陵的珍寶還多。因為,成吉思汗的軍隊橫掃歐亞大陸時掠來的財寶,大多不知去向。

    尤其近十幾年來,尋找成吉思汗陵的活動不斷升溫,匈牙利、波蘭、美國、日本、義大利、德國、法國、加拿大、俄羅斯、土耳其、韓國等十多個國家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竟相開展了尋找成吉思汗陵的工作,但基本上都無果而終。其中,日本人在7年前,就開始實施尋找成吉思汗陵的龐大考古計劃,動用了先進的探測儀器,結果花費十幾億日元,在肯特山附近發掘了兩三百座古墓,無有收穫。近3年來,美國富翁克拉維茲與蒙古國的考古人員合作利用能勘探到地下10米深處的先進儀器,也在蒙古國進行了大規模的尋找成吉思汗陵活動,並在蒙古國找到一個外面有一圈石牆的陵墓,起先考古隊認為是成吉思汗陵,其實那是一座匈奴墓,最終也是一無所獲。

    10月4日,有消息報道,「日蒙聯合考古隊」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附近發現成吉思汗陵區。消息引得國內外新聞媒體紛紛熱炒關於尋找成吉思汗秘葬地的新聞,弄得考古界和讀者都迷團重重,一頭霧水。

    記者近日就此採訪了剛從蒙古國訪問回國的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局長劉兆和,他認為,「發現成吉思汗陵區」之類的新聞是一種炒作,很不可信。只不過是某些國外考古隊為擴大影響在造勢,成吉思汗秘葬地的考古工作實際上進展並不大。

    10月中旬,劉兆和率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代表團訪問蒙古國其間了解到,不僅當地媒體對「日蒙聯合考古隊」發現成吉思汗陵區的消息反應平淡,有關方面的政府官員也淡然處之。

    劉兆和認為,成吉思汗採取的是秘葬,而且,元代所有的皇帝都是秘葬,迄今還沒有一座元代帝王秘葬地被發現。根據元代的秘葬制度,帝王陵墓不封丘,不留外人可見到的標誌,葬畢還要萬馬踏平,並使地面植物恢復如初。為的就是防止被後人盜掘或破壞,不可能很容易就能找得到。特別是不熟悉蒙古民族習俗的外國人就困難更大。

    劉兆和告訴記者,關於成吉思汗秘葬地,有多種說法和多種記載,但大多都是傳說,其真實性都有待進一步考證。但考古界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成吉思汗當年在寧夏六盤山病逝后,其遺體被運回草原的某處,在地表挖深坑秘葬。下葬后,用土回填,然後「萬馬踏平」。又要用帳篷將周圍地區全部圍起來,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長出,而且與周圍的青草無異,才將帳篷撤走,這樣墓葬的地點就不會泄露了。

    還有記載說,成吉思汗秘葬后,在秘葬地表殺死一頭小駱駝,這時,陪伴這頭小駱駝前來的母駱駝就會十分悲痛地號叫,並且利用駱駝的特殊記憶力記住這個地點。第二年來祭祀的時候,把這頭母駱駝牽來,離得很遠時,母駱駝就會悲痛地飛奔過去,在小駱駝被殺的地方號叫,這樣,前來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確切地點。假設傳說是真實的,但駱駝的壽命是有限的,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記憶的標誌也慢慢消失了。

    對於「日蒙聯合考古隊」發現成吉思汗陵區的消息,劉兆和自信地予以否定。他說,可以肯定的是近日「日蒙聯合考古隊」在烏蘭巴託附近發掘的只是一個宮殿遺址,而並非成吉思汗陵。根據游牧民族的喪葬習俗,成吉思汗絕對不會葬在宮殿里或其附近的。

    成吉思汗有春夏秋冬四季的營地(蒙語稱為「斡爾多」),每季換一個營地居住。劉兆和說,日本考古隊發掘的只是其中一個營地的宮殿建築遺址。

    劉兆和還認為,中國擁有大量有關成吉思汗的史料,而且中國在世界上對成吉思汗的研究最全面和透徹,也了解游牧民族的習俗,在成吉思汗陵的問題上有發言權。因此,從目前的情況判斷,日本人挖掘的宮殿遺址並不是成吉思汗陵。看來,日本考古人員一方面是做學術研究,更主要的還是在營造輿論聲勢。

    當年蒙古國總統巴嘎班迪訪華時,在接受中國記者採訪時曾說:「根據成吉思汗傳承下來的遺囑,讓他的陵墓永遠不讓世人知道。我們應該遵循成吉思汗的這一遺囑。我認為,成吉思汗陵墓在什麼地方就在什麼地方,這並不重要……讓它永遠成為一個謎底似的問題,使那些願意猜謎底的人繼續猜這個謎底吧。」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1

主題

26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9
沙發
lxb4685 發表於 2006-12-15 11:33 | 只看該作者
根據當時的運輸條件及安葬時限,最有可能的地方仍為鄂爾多斯草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4: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