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遠東國際戰犯法庭:東京大審判(組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9-3 16: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年09月03日 09:11 《國際展望》雜誌

[CENTER]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甲級戰犯資料圖片[/CENTER]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1945年2月11日,蘇美英三國共同發表了《雅爾塔會議公報》,明確了嚴懲戰爭罪犯的原則。同年7月1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英國首相丘吉爾、蘇聯統帥斯大林在德國柏林郊外的波茨坦進行會晤,商討對日戰略問題。不久,通過了《波茨坦公告》。7月26日夜9時20分,《波茨坦公告》以丘吉爾、杜魯門和蔣介石的名義發布。公告宣布:「欺騙及錯誤領導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權及勢力,必須永久剔除……對於戰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虜在內,將處以法律之裁決。」8月14日,日本天皇宣讀停戰詔書,宣布日本戰敗,接受《波茨坦公告》。次日,天皇的錄音正式對外播送。同年12月,蘇美英三國外長在莫斯科通過了《莫斯科會議協定》,規定盟國駐日最高統帥部應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以使「日本投降及佔領和管制日本」諸條款一一實現。經中國、蘇聯、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荷蘭九國磋商,達成協議,決定將日本首要戰犯交上述九國代表所組成的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此後,印度和菲律賓也加入這個協議,因此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最終由十一國代表組成。1946年1月19日,根據《莫斯科會議協定》的規定,盟軍駐日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發布特別通告,宣布在東京設置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並於當天批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以下簡稱憲章)。法庭有權審理三種犯罪:(甲)破壞和平罪;(乙)違反戰爭法規及慣例罪;(丙)違反人道罪。國際軍事法庭主要審理甲級戰犯為主。此外,還確定法庭設在東京石日之谷原日本陸軍省和參謀本部的舊址。

  1948年4月16日,經過近2年的審理工作,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首席法官韋伯宣布庭審工作結束。此時的28名戰犯,除松岡洋右和永野修身因病死亡,大川周明發瘋外,還剩25人。經過日夜磋商和磨合,眾法官認可了死刑,並以6票贊成,5票反對通過了對7名戰犯處以絞刑的決議。

  1948年12月22日午夜23時30分,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上被處以絞刑的7個戰犯由美國憲兵押送到一個小佛堂里,在由牧師做過懺悔之後押進了巢鴨監獄內的行刑屋裡。在那裡,七人吃過最後的晚餐后被驗明正身,送上絞刑台。他們分作兩批,第一批為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在走上13級台階的行刑台之後,東條英機提議在松井石根帶領下三呼「天皇陛下萬歲」。這是法西斯分子最後的哀鳴。隨後絞刑執行,他們的頭被黑布罩蒙上,接著絞索套在了他們的脖子上。此時,盟國管制日本委員會的中、美、英、蘇的代表到現場監刑(其中中國代表為商震)。總行刑官向監刑官報告準備工作就緒之後,隨即發布了行刑命令。這時,戰犯腳底的活門突然彈開,戰犯掉落空中,絞索綳直——很快絞索劇烈地抽動,底下傳出呻吟聲。幾分鐘后,由美蘇兩名法醫帶著聽診器走到刑台後方,確認四人已經死亡。接著是第二批三名戰犯。在行刑工作結束后,七名甲級戰犯的屍體被秘密運送到橫濱市西區久保山火葬場焚化。為了不給軍國主義分子留下任何可紀念的遺物,屍體焚化后的骨灰被美國軍艦運送到100海里以外的大海中拋棄。

  正義的審判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由開庭到執行前後持續2年半,公開庭審818次,秘審131次,受理各類文件證據4330件,證人證詞1194件。公審作出56件裁定,法官內部會議作出175件裁定。審判記錄共48412頁,判決書1200多頁,工作耗資達750萬美元。

  雖然東京國際軍事法庭受到了當時國際政治環境的影響,自身的缺陷導致審理過程存在諸多不足,一大批戰犯以各種方式逃脫了正義的審判。但是這畢竟是一次根據國際公約、慣例和協議對戰犯進行的合法合理的審判。它正式判定了侵略戰爭本身的犯罪性質,昭彰了戰爭和戰犯的罪惡,懲處了一批罪大惡極者。它以實踐的模式,把以往的國際公約以法律形式予以固定,成為國際上確認戰爭責任、懲治戰爭罪犯的普遍準則。這對於維護世界和平有著深刻的意義。同時,作為受日本侵略的最大受害國中國來說,東京審判以無可辯駁的證據還原了歷史真相,還中國和中國人民以公道,一血前恥。

  一個清楚的歷史事實是,東京審判是國際社會對戰爭罪行的清算,其審判的正義性和權威性是不可動搖的和不容否定的。如今,日本右翼勢力卻不斷通過各種形式褻瀆東京審判。1966年,日本右翼分子、甲級戰犯南次郎的親戚美山要藏提出將東條等7名被處以絞刑的甲級戰犯和另7名甲級戰犯的名字列入靖國神社祭祀名單。1978年,正式開始祭祀。1979年8月15日,大平正芳成為合祭之後首位以私人身份參拜靖國神社的日本首相。1985年8月15日,日本政壇「鷹派」人物中曾根康弘成為第一位以首相身份參拜靖國神社的日本首相。其後,多屆日本首相以相同方式參拜靖國神社。

  2006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各方的聲討和反對下,仍堅持於「日本戰敗紀念日」再次參拜靖國神社。這種祭祀方式和參拜活動,是對甲級戰犯的變相肯定和對東京國際軍事法庭的無理挑釁,它踐踏了正義,褻瀆了歷史,傷害了中華民族和其他曾經遭受日本侵略的民族的感情,是中國政府和其他被侵略國家所無法容忍的。在這個問題上,日本政府只有正視歷史,日本和中國乃至世界的關係才有未來。

  2006年8月16日,由高群書執導的電影《東京審判》(原名《遠東國際大審判》)提前在上海、北京兩地放映。上海影院史無前例地採用「接力」方式放映一部電影:13家影院從9點-21點連續12小時循環放映。上海最大的影院永華電影城在放映之前當場為觀眾發放了小國旗,有關方面甚至還掛出標語,凡是日本的留學生和日本合資公司的工作人員都可以免費觀看。十幾場下來場場爆滿,觀眾中有影院經理、抗日老戰士、滬上名人、中學生、白領等等。

  據悉,這部真實再現了60年前那場耗時2年零7個月、歷經817次庭審的艱難審判的影片將從9月1日起在全國公映。出品方上影集團準備發行200個拷貝,並將聯合中國最大的發行集團中影和華夏聯合推廣發行,國內6條實力最強的院線——北京新影聯、北京中影星美、上海聯和院線、南方新幹線、萬達院線、四川太平洋院線——也將同時聯合助推。國內幾大電影發行公司聯袂發行國產新片,這也是史無前例之舉。

  在好萊塢大片日漸成為國內影院新的「主旋律」時,《東京審判》的成功卻並不令人意外。目前中日關係因歷史等問題而處於「冰點」,電影無疑為心情複雜的兩國人民提供了一次「回望」歷史的機會。60年前,1946年5月3日-1948年4月16日,駐日盟軍按照《波茨坦公告》的承諾開設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理了罪大惡極的二戰日本甲級戰犯。這是對日本軍國主義和其侵略活動的一次總清算。在日本進行的一系列侵略活動中,遭受苦難最深,損失最嚴重的就是中國,因此這次審判也是中國洗雪百年國恥、討還公道和正義的一個歷史轉折點。文章來源:《國際展望》雜誌2006年第18期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沙發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9-3 16:03 | 只看該作者
  1948年4月16日,經過近2年的審理工作,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首席法官韋伯宣布庭審工作結束。此時的28名戰犯,除松岡洋右和永野修身因病死亡,大川周明發瘋外,還剩25人。經過日夜磋商和磨合,眾法官認可了死刑,並以6票贊成,5票反對通過了對7名戰犯處以絞刑的決議。

[CENTER]
站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的日本甲級戰犯。


正在受審的日本甲級戰犯[/CENTE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3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9-3 16:05 | 只看該作者
[SIZE="5"][B][COLOR="darkred"][CENTER]抗戰勝利61年:英雄忠骨埋何處被許多人淡忘[/CENTER][/COLOR][/B] [/SIZE]

2006年09月03日 15:49 [COLOR="DarkRed"]人民網 [/COLOR]

  9月3日是抗戰勝利61周年紀念日,人民日報就此刊登文章說,抗日英雄的忠骨埋在何處,現在卻被許多人淡忘了,抗戰英雄不容淡忘。

  前段時間,日本首相小泉再次參拜靖國神社,國人對此深感憤怒。文章說,二戰中,日本軍國主義者犯下滔天罪行,半個多世紀后的今天,日本政府首腦竟還要為戰犯一次次地招魂。這讓很多中國年輕人義憤填膺。網路中響起一片叫罵聲,有人號召網上簽名抵制日貨,有人呼籲不看日劇,有人把小泉畫像編成各類笑話……不能否認,這些行為的背後的確蘊藏著赤誠的愛國心。問題是,罵完了、喊過了、抗議完了,接下來還應該做些什麼呢?

  年輕人知道日本戰犯的牌位被供在哪裡,但抗日英雄的忠骨埋在何處,卻被許多人淡忘了;不少人詛咒痛罵抗日電影里的松井、渡邊,卻說不出多少著名抗日英雄的名字。中國抗日將領的墓地冷冷清清,各國在戰爭中援華烈士的墓地少人問津,連想還原二戰史實的大片《東京審判》,據說也是靠導演借債數百萬拍攝的。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殘酷的一場戰爭,也是世界人民捍衛和平的偉大戰爭。很多國家都把這段歷史視為珍貴的財富。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簡直如同一個巨大的戰爭紀念館,埋葬著無數二戰烈士的阿靈頓公墓,是每個到華盛頓的人都要去的地方。在它的旁邊,就是硫磺島戰役紀念群雕。在城市最中心的位置,人們建造了二戰紀念公園,只要是學校放長假的日子,大小學生便會乘坐大客車蜂擁而至,即使是最頑皮的孩子,也會規規矩矩地聽導遊的介紹,崇敬地為烈士獻上鮮花。美國將每年5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一定為「陣亡將士紀念日」,每到這一天,數以千計的民眾和二戰老兵參加遊行,以紀念那些為和平獻出生命的勇士。

  在俄羅斯,每年的6月22日,俄羅斯全國民眾會集體為二戰默哀;莫斯科年輕人婚禮的一個重要儀式,就是新郎新娘身穿禮服婚紗,向無名烈士紀念碑獻上一束鮮花。

  在以色列,每年4月27日,全國默哀並鳴警報,紀念二戰中被屠殺的猶太人……

  而在中國,一些地方的烈士陵園卻日漸冷落,去的大多只是一些中小學生。很多地方的烈士墓碑管理不善、字跡斑駁脫落。很多年輕人所記得的二戰歷史,已經貧乏。朱鴻勛、葉成煥、孔墉……有多少年輕人在看到這些抗日將領名字的時候不會感到陌生?又有多少年輕人曾在他們的墓前停駐片刻?在二戰中,中國人經歷的苦難最為深重,中國人民為了民族存亡而進行的戰爭最為艱巨,我們應當世世代代永遠牢記這些高貴的名字。

  另一方面,一些人卻把珍貴的歷史記憶變得庸俗化。戲說遠遠多於正史,無聊的惡搞蓋過了嚴肅的反思,不少年輕人對抗日戰爭中的那些戰役所知似是而非,卻對清宮劇津津樂道。晚清妓女的老照片在網路上的點擊率很高,紅色革命經典影片的片段卻常被編撰或惡搞,抗日英雄的名字也常被揶揄取笑,比如,劉胡蘭的畫像被戴上了金色假髮,抗日小英雄小兵張嘎也被惡搞,甚至有人提議連教科書中「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也應當刪去。

  今天,年輕的一代有幸生於和平時代,對那些殘酷的歲月缺乏痛苦的感觸,但是,難道他們就不應當對那些捨生忘死、救國於危難的英烈們,懷有一點最基本的敬意和感激嗎?如果說遺忘表示的是一種對歷史的漠然,那麼,「惡搞」就是可恥。人們可以用不同的視角去看待那些戰爭,但是歷史,特別是中華民族的苦難史和奮鬥史,絕不應該被中國人自己肆意地調侃和踐踏。

  文章說,牢記歷史,不該只是間或從我們口中蹦出的一句「該死的日本右翼」,不該只是購物時義憤填膺的拒絕日貨;更不該是將烈士墓前的花籃順手牽羊,或是微笑著任小孩攀爬刻著烈士姓名的紀念碑。我們需要的是深刻的歷史記憶,是發自內心的崇敬和感激,我們需要一個深邃的聲音時刻提醒:忘記就意味著背叛,應該讓那段真實的歷史代代相傳!(翟文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4

主題

4762

帖子

1139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139
4
cyf81287726 發表於 2006-9-3 22:58 | 只看該作者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9: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