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武漢夏天的回憶

[複製鏈接]

52

主題

80

帖子

18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放 發表於 2006-8-17 0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清晨,窗外的樹葉看不到任何飄動,一打開家裡的大門,一股熱氣就撲面而來,今天又是一個大熱天。美國東部今年的酷熱天氣已經持續了好幾天了,屢屢創下歷史最高紀錄,給民眾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看來今天的通勤火車又要晚點了,心裡不禁又咒罵了起來。這時,從不遠的樹林里傳來幾聲蟬鳴,竟與還在喧鬧的蟋蟀遙相呼應,早早地就為一天的炎熱正式拉開了帷幕,不免又心生幾分煩躁。

匆匆忙忙趕到火車站,火車果然晚點了,而且車站還打出了因天氣炎熱火車要減速的通知。車站裡,氣候悶熱,只聽到空調機的聲音在轟轟作響,卻感不到涼爽,那裡的溫度正好讓你熱到發不出汗,一身的熱火卻無處發作,就像一個高燒的病人發不出汗來,很是壓抑。打開報紙,上面說今天的溫度將會達到101華氏度,也就是39攝氏度,這不正是過去在武漢時天天報道的溫度嗎?不禁讓我想起武漢的夏天。

這裡的溫度怎麼也比不上武漢夏天的,武漢儘管天天報的是39度,但大家心裡都明白實際溫度要高得多,但在武漢熱得不窩火,把衣服撩了,露出胳膊,讓汗嘩嘩地出來,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爽。只有在武漢才能體驗到一個真正的夏天。

幼時在武漢,還沒有煤氣,百姓家裡都是用煤的,煤店的工人擔著蜂窩煤把煤送到家裡。我們家的樓層高,但送煤工人毫不含糊,光著膀子,一百多斤的煤吆喝一聲就擔上樓來了,渾身濕漉漉的,在走廊的暗處都看到一汪亮晶晶的,卻不用喘大氣。看到大汗淋淋的工人,我奶奶過意不過,送過毛巾,工人說,「在武漢哪有不流汗的沙,汗要流才舒服沙」,奶奶遞上一杯冰陣酸梅湯,那工人揚起勃子,一半倒進了嘴裡,一半漏到了身上,喝完了也不搽嘴,而是用食指彎個鉤,在額頭上一刮,再就勢往地上一甩:「流汗的時候喝酸梅湯,過癮,謝謝你家」。拿起扁擔繼續送煤去了。

說熱,武漢真是熱,單就氣溫而言,就是聞名的三大火爐之一,更何況地處大江,湖泊眾多,太陽一照,大量水氣揮發,就像把武漢三鎮架上蒸籠一般,真是又悶又熱。夏天的太陽一落,我們總是會在室外灑些水降溫,那水潑到水泥地或牆上就像潑到熱鍋里一樣,看到水泡「叭叭」地響幾聲就幹了。小時候做實驗,做了一個太陽能的箱子,把雞蛋放到箱子里烤,作為對比,另一個雞蛋放在箱子的外面,太陽一曬,兩個雞蛋都烤熟了,箱里箱外一樣熱呵。其實,熱並不可怕,要熱就熱個爽氣,熱個汗流夾背,熱個淋漓盡致,那才達到了一種境界。許多人喜歡桑拿浴,講究的就是那又熱又悶,在桑拿里坐一坐就溜出來的,自然享受不到桑拿的真締,如能在桑拿里讓汗盡情地發揮出來,最好還在裡面打一個磕睡,那才是養筋舒骨、心曠神怡呢。我們嗜酒的人喝的時候講究個「酒路子」,就是酒把汗腺沖開了,出汗了,酒隨著汗往外跑。遇朋友逢知己,心裡激動興緻高,幾杯酒下肚,就能大汗淋漓,連干數杯也不醉,真是千杯少。如遇上話不投機的,呡口酒,全身就火辣辣的,卻發不出汗來,不一會頭就暈了,真是半杯多。享受武漢的熱,說的也是這個境界。

武漢人納涼也是為了一種境界,不是指望不出汗,當外界的溫度超過體溫的時候,人出汗是自然的事,而是求得心靜,就是俗話說的「心靜自然涼」,所以武漢人普遍寬心,從容不迫,做事有條理,處亂不驚,做人不計較,甚至有些大大咧咧。記得在武漢都有午休的習慣,只要是太陽曬不到的地方,都可以成為打瞌的地方。那時父母的機關離家裡不遠,走路一刻鐘就到了,中午父母一到家,奶奶就端上準備好的飯菜吃午飯,吃完了就找地方睡覺,正當午呢,房間里有窗戶,太陽照進來把房間烘得滾燙的。走廊里有陰,我們就在走廊放張竹床,或者將就把兩張椅子拼在一起,就在上面躺下。男人們先聊幾句國際新聞或國家大事,然後就磕睡了。等起來的時候,竹床上早就汗了個人形,嘴裡卻在說:「好舒服的一個覺。」。並不在意睡覺時流出來的汗,在水嚨頭上抹把汗,大家就陸續離家上班或上學了。

武漢的夏天裡,人們不拘禮節,穿著隨意,街上經常看到女人穿睡衣、男人打赤搏的,外地人好不習慣。有個廣西同學考上了武漢一大學的研究生,西裝革領地去導師家裡拜訪,不料,導師一家老少都是褲叉背心,導師的第一句話就是「快把衣服脫了,看你這樣,我都熱。」,那位同學裡面穿的是三角內褲,死活也不脫長褲,但把外套和襯衣都脫了,留了個背心。離去以後,第一件事就是去買了一個大褲叉,在宿舍里穿起褲叉背心,開始了武漢市民的生活。我幾年前回國探親,大褲叉仍然流行,不過,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語言文明了不少,就像美國人用toilet tissue來代替toilet paper一樣,大褲叉被稱作沙灘褲了。但男人襯衣里穿背心的習慣還在,我來國外后就沒有穿過背心,對背心的概念都差不多忘了,趕緊買了一件收藏,生怕中國與國際接軌后,背心要絕跡。現在在家裡偶然看到它,居然能引起鄉思。

生活一但不拘小節,嗅事就來了。小時候住在機關大院里,有一個叫小三的小朋友,比我長兩歲,生性活潑調皮,老打架,他家的門是朝大院開著的,他媽在夏天就經常敞著門給他洗澡,過往的人探個頭就能看到,但也沒有人真地探頭看。偏偏那天有個小朋友路過,探頭看了,看就看吧,他看了還呡嘴笑了起來,這小三就不依了,光著屁股就衝出去要跟他打架。小孩子發火,就是可愛,瞻前不顧后,結果導致眾人圍觀,小雞雞反而被更多的人看到了,並從此成了笑柄。老有人笑他:「你那雞雞怎麼那樣小哇?」,小三急得再三辯解,那是冷水洗澡凍小的,平時很大的,但沒有人在意他的解釋。記得有一次我們小學搞活動,小三比我們大些,老師要他幫我們掛標語,小三二話不說就爬上了梯子。他一爬上去,那位年輕女教師的臉馬上就紅了,那天小三穿的是大褲叉,而且沒有穿正,不知道是發育好了還是本來他的雞雞不算小,兩個蛋蛋正好掉出來了,被下面的人看得一清二楚。年輕女教師雖然臉紅了,但也沒有迴避,繼續指揮他掛標語,著著實實吃了回他的豆付。小三的嗅事一籮筐,卻也是一個玩命的人。他大一點的時候,得到了一塊手錶,到處炫耀,跟巷子里的另一幫孩子結了仇。初秋,在馬路上睡覺的人沒有那麼多了,那幫人趁他晚上在外面乘涼睡覺的時候,來搶,小三誓死保護,被對方砍了三刀也沒有鬆手。小三長到工作年齡后,頂職,去了武漢著名的四季美湯包館,在那裡跟領導發生衝突,他後來在肉餡里摻糞便報復,結果被單位開除。我回國探親時,四季美被競爭對手們差不多擠垮了,不知道是不是跟小三的餡子有關。

說到夏天的武漢人在馬路上或戶外露宿,這可能要算是武漢的一個民俗了。武漢白天熱,晚上除了看不到太陽,溫度卻是不降的,室內不通風,溫度更高,於是露宿成了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太陽一落山,人們就把竹床、竹椅、帆布床、板床、行軍床等等都按家庭為單位搬到戶外,巷子里只留下一條給行人的羊腸小道,馬路上只留下汽車單行道。我們家是在一個宿舍大院里,住高樓層的人家,把竹床往樓頂的平台上搬,住低樓層的人家,把竹床往大院里搬,因為不是交通要道,大院里到處塞得滿滿的。如有客人來訪,門牌號碼就不靈了,要大聲喊:「張文李武在哪裡?」,張文李武說「在樂里」,你便小心翼翼地在竹床間循聲奔那家而去。對不熟悉的人,那些竹床擺得像迷宮似的,等繞到了張文李武那裡,已經一身汗了。對熟悉的人,倒不是難事,因為每家擺的位置,每天都差不多是固定的,幾步就到了。對這種集體的戶外睡覺,孩子們是最高興的,剛給他們洗了澡,撲上痱子粉,叮嚀:「給我老實呆著。」,一轉眼,還是溜了。玩到半夜,李武的孩子就在張文家躺下了,張文的孩子可能就在陳大麻子家睡了,倒也和諧融洽。其實,最熱鬧的時候是大家睡到半夜突然下雨了,大家在黑暗中慌忙尋找自己的家什,匆匆往家裡拿,好不緊張,床鋪這些大的東西,哪裡有空就往哪裡放。天亮了才發現,樓梯上走道里,堆的全是床具。孩子們就在橫七豎八的床具形成的空隙間鑽來鑽去,打「地道戰」遊戲。

…… ……

通勤火車終於珊珊地來了,打斷了我對武漢夏天的追憶。我在武漢度過了童年和少年,雖然在海外生活的時間已經超過了在武漢的日子,但對故鄉的思念依然如故,對武漢的夏天依然深情回味。如今的武漢民風依舊淳樸么?武漢的夏天依舊風情么?小三早就娶妻生子了吧?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沙發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8-17 20:33 | 只看該作者
溫馨的回憶,感人。

終於涼快下來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3

帖子

10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0
3
goodgame 發表於 2006-8-18 00:26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好文

謝謝好文

讓我想起小時候盛夏屋外搭涼床乘涼。外婆幫我播扇子;外公點蚊香講故事。真想他們。

Goodgame

Faith is a journey not a guilt trip.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311

帖子

27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0
4
Mythologist 發表於 2006-8-18 04:20 | 只看該作者
When I was in Wuhan, it was winter. I don't know how hot Wuhan is but I definitely knew how cold Wuhan's water was--icy cold, cold to the bone, and made my fingers numb...

The running water in my hometown is always warm in winter and cool in summer. Strange enough, Wuhan in my memory is freezing water, not hot summe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0

帖子

2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2
5
blackknight 發表於 2006-8-19 21:34 | 只看該作者
呵呵,我現在在武漢。學子們,辛苦了。遊子的心啊,誰人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0

帖子

5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5
6
阿曼 發表於 2006-9-5 03:27 | 只看該作者
在武漢的時候總是嫌武漢這不好那不好,出來以後心裡就只念著它的好了。唉,對故鄉的思念是我們這些在外的人心中永遠抹不去的哀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9: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