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慈善捐款為何避開政府?

[複製鏈接]

1884

主題

3498

帖子

274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無敵殺手會員(一萬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常殺銀 發表於 2006-9-1 17: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慈善捐款避開政府,折射了什麼心態--慈善捐款為何避開政府?

文章提交者:我說不得



    7月下旬,颱風「碧麗斯」肆虐粵北后,一場民間捐贈的熱潮在珠三角興起。廣州電視台新聞頻道《新聞日日睇》主持人陳揚對《第一財經日報》說,「京珠高速公路塞滿了往樂昌運送救災物資的車輛。」。在隨後的名為「愛心直達」的公益活動中,廣州市民和各類社團出奇地踴躍。「第一次是80多輛車,第二次是20多輛車。」陳揚說,最後募捐的物資總量達到100噸之多,參與者分佈廣泛,包括普通市民、醫生、商戶以及車迷組織等各個階層。

    「愛心直達」和樂助會的賑災行動只是這場民間慈善行動的一部分。與政府號召的轟轟烈烈的捐贈相比,一場默默無聞但參與廣泛的民間慈善行動席捲了整個珠三角地區,廣州等各城市的幾乎每個樓盤小區都在發起針對此次水災的募捐活動,「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佛山,在『7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沙發
laodai 發表於 2006-9-1 17:52 | 只看該作者
一派胡言!這個工作我退休后一直在小區幫忙,太熟悉了。

從發動、籌款、登記、收集、整理、清洗、分類、消毒、打包、裝車,最後張榜公布,全部在當地政府組織下,由街道社區幹部和我們這些老義工完成,平均每年有三次。

當然也有「結對」助學的,這些老人是不想張揚,與什麼「公信力」沒有任何關係。為社會盡綿薄之力,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大家也都樂意。

作者對實際情況了解太少,又想弄個題材「發揮」一下,很容易搞砸。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3
長白山 發表於 2006-9-1 18:17 | 只看該作者
和諧社會需要更多的這樣的民間慈善組織,畢竟,政府有限的人力沒有辦法去完成對弱勢群體進行深入的關懷。這是真實的現實,不容迴避,也沒必要迴避。

贊同,而且,不光是慈善組織,還可以有其他各種民間互助組織,這也是衡量社會生活發達狀況的標誌之一。

然而,完全沒有必要把發展社會生活的組織方式與政府的「公信力」直接掛起鉤來,不然,是無法解釋為什麼在西方社會存在很多各種民間組織的。此外,也不要盲目相信民間組織就一定「透明度高」,不是沒有聽說過西方民間組織的經濟大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84

主題

3498

帖子

274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無敵殺手會員(一萬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8
4
 樓主| 常殺銀 發表於 2006-9-2 05:38 | 只看該作者
09/01/06, 17:52    #2  laodai
一派胡言!這個工作我退休后一直在小區幫忙,太熟悉了。

從發動、籌款、登記、收集、整理、清洗、分類、消毒、打包、裝車,最後張榜公布,全部在當地政府組織下,由街道社區幹部和我們這些老義工完成,平均每年有三次。

當然也有「結對」助學的,這些老人是不想張揚,與什麼「公信力」沒有任何關係。為社會盡綿薄之力,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大家也都樂意。

作者對實際情況了解太少,又想弄個題材「發揮」一下,很容易搞砸。 laodai



廣州電視台新聞頻道《新聞日日睇》主持人陳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陳揚認為,這體現了一種對公共權力信任的弱化。
《南方都市報》發表社論也認為,之所以出現此類現象,「既是因為相信,相信純正而高尚的慈善行為只能由民間承擔;也是因為懷疑,即對政府的公正與公信力抱有高度的不信任。」而民間慈善組織「天生的透明和高效」
相比前些年有關政府機關在救災助學行為中表現出來的無能和諸多貪污腐化的行為,公信力是中國新的民間組織最大的優勢。原來很多人為之熱淚盈眶的希望工程在北京希望大廈暴光以後,這個工程已經為人詬病,而諸多的救災物質和款項被地方政府貪污挪用的醜聞屢見報端,更是讓善良的人們感到飽受欺騙。

不知道LAODAI為什麼一定要說「一派胡言!」他的人生經歷是否可以代表所有人?他所參與的社會公益活動是否是代表中國所有慈善事業或是中國慈善事業的經典?當地政府組織下的由街道社區幹部領導的每年三次的公益活動是否是文章要諷刺的東西?請問這樣的社區募捐公益活動的所有款項是否可以和全國腐化貪污僅某一例的某一貪官的所貪污的錢相比?

諸多的救災物質和款項被地方政府貪污挪用的醜聞屢見報端...如果民間慈善活動能夠得到順利的發展,就像歐美很多國家的基金會一樣運作的話,很多政府辦不了,不想辦的事情可能會迎刃而解,而政府也不會為此承擔責任背上罵名。民間慈善活動的順利開展也是中國百姓之福。為什麼一定要做憤怒狀的大罵「一派胡言!」不知道這篇文章哪句話 哪個字是「胡言」而且還「一派」?

我希望慈善捐款避開政府這樣的行動越多越好,將來看看是政府官員效率高,還是民間團體效率高。看看是官員黨員捐得多,還是平民老百姓捐得多。看看是老百姓願意把錢交給政府代表捐獻得多,還是老百姓更願意把錢直接交給災民或民間團體的的多。看看是政府官員人民公僕做得好,還是尋常百姓民間團體做得更好。看看老百姓更相信「群眾」還是更相信「黨」。看看民間團體的財務捐款透明公開讓人信服,還是黨的財務捐款透明公開帳目明晰...只有這樣才能逼迫「黨」更好的為「群眾」服務,「服務」得好不好大家一目了然,是人民的「公僕」還是人民的「敗家子」,「群眾」也一比就知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82

帖子

3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2

積分
38
5
人民公僕 發表於 2006-9-2 08:17 | 只看該作者
狗狗被踩了尾巴,忍不住在那裡狂吠了,是夠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6
laodai 發表於 2006-9-2 08:55 | 只看該作者
說起「經典」是否可想想,那些報刊的幾起事例就是經典了?每年幾千億的國家撥款和民間籌集反而是「特例」?

在世界,任何國家都是以國家政府為主體,民間集資救助最終還是由當地政府發放,因為只有他們對情況最熟悉。這在任何國家是一樣的。

在賑災過程中發生占、挪、卡、壓現象,這是法律和規章層面的問題,在任何國家都有發生,與賑災以什麼組織形式無關。

「一派胡言」指的就是作者杜撰的「避開政府」。他們可以不顧事實,把廣州人民救助因「碧麗斯」受災的活動描述成政府是「旁觀者」,來證明什麼公信力。其實看過報道就知道,從開始到結束,都在各地方政府的領導下進行。「浩浩蕩蕩」的車流見得多了,我還作為「居民代表」押車到過雲南呢!

在當今世界的賑災和助貧工作中,中國政府應當說是做得不錯的,這點在聯合國和其他各大媒體都有評述。在這方面,世界輿論、受災人民給的「公信力」,不比人家低。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7
laodai 發表於 2006-9-2 09:00 | 只看該作者
5樓請注意論壇「環保」,你有什麼評論儘管拿出來討論,這裡不是人身攻擊的地方!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82

帖子

3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2

積分
38
8
人民公僕 發表於 2006-9-2 09:03 | 只看該作者
敢和黨的喉舌叫板的,不是民運就是輪子,就是美國人的養的反華分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9
laodai 發表於 2006-9-2 09:17 | 只看該作者
這就是「人民公僕」的評論?很現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82

帖子

3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2

積分
38
10
人民公僕 發表於 2006-9-2 09:22 | 只看該作者
攻擊人民公僕,就是攻擊黨攻擊國家,攻擊社會主義制度,需要抓起來,先關它十年八年再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84

主題

3498

帖子

274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無敵殺手會員(一萬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8
11
 樓主| 常殺銀 發表於 2006-9-2 19:00 | 只看該作者
希望人民公僕注意用語,不要讓我們還沒討論幾句,文章就給關閉上鎖或轉移。有問題請去其他地方。

在賑災過程中發生占、挪、卡、壓現象,這是法律和規章層面的問題,在任何國家都有發生,與賑災以什麼組織形式無關。
但在任何國家有「占、挪、卡、壓現象」,還有「貪」「中飽私囊」「入小金庫」沒有算上...
任何團體或個人都可以對此進行批評和置疑,甚至拒絕下一次的所謂「慈善賑災」。除非在一個獨裁國家 腐敗分子拚命鉗制輿論掩蓋過失,才會出現慈善賑災款項不公開 人民不得置疑腐敗者的行為。

[SIZE="5"]與政府號召的轟轟烈烈的捐贈相比[/SIZE],[SIZE="4"]一場默默無聞但參與廣泛的民間慈善行動席捲了整個珠三角地區,廣州等各城市的幾乎每個樓盤小區都在發起針對此次水災的募捐活動,「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佛山,在『7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12
laodai 發表於 2006-9-2 21:44 | 只看該作者
很會扯出去,也很會從「似乎」中推理。但不可迴避的是,珠三角和全國每年的賑災不可能脫離各級政府的主導。

如果根據作者的論述,那麼許多國家的民間慈善機構的產生,也是政府的「公信力」不夠?

中國現在最大的民間慈善機構是《中華慈善總會》,在全國有27個分會。在去年全國大會通過的《綱要》里有如下一節:「按照國家鼓勵、社會參與、民間自願的方針,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慈善活動,促進慈善類民間組織的發展。有條件的地方,民政部門可以給予慈善組織在辦公場地、啟動資金、項目開展等方面的必要支持。

為支持社會力量興辦社會福利機構,民政部等部委還制定了優惠政策,保證社會福利機構在規劃、建設、稅費減免、用地、用水、用電等方面,與政府辦社會福利機構一樣享受同等待遇,並還將研究制定新的優惠政策。民政部還要求,各地要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社會福利事業的積極性。」而幾年的參與過程證明,各民政部門從宣傳發動、集資、到發放,它起到主導作用。儘管一切都看起來是「民間」的。

中國的其他許多慈善機構,如中國少年兒童發展基金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各宗教、團體都有專門機構,這些看起來也是民間組織,在國際上也有分支。但從98年全國大賑災后的過程看,有條不紊高效率的救助,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努力。我也曾經把「送上門」看做很神聖,但沒有村幹部「領路」送給誰呢?

存在許多不足,是法律和規章上的問題,民間的慈善活動只能是一個補充,政府的責任不可取代,否則扶貧救災效果極差。

上月2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其他國際機構共同主辦的2006年國際減災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方面的許多話題不想多說,但對中國政府「扶貧救災」的公信力提供了最好的答案。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7

主題

6068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積分
2188
13
phtsl 發表於 2006-9-2 22:33 | 只看該作者
無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3: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