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阿炳紀念館到學者嫖娼

[複製鏈接]

1884

主題

3498

帖子

274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無敵殺手會員(一萬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常殺銀 發表於 2006-9-7 02: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阿炳紀念館到學者嫖娼



作者: 王龍



近聞無錫市政府欲在惠山之麓阿炳墓旁修建阿炳紀念館,並設立二泉音樂台。消息傳開來,卻遭到了許多藝術界名人的質疑,理由有二:一是崇安寺、錫惠公園都在爭建阿炳紀念館,建兩個紀念館不妥,關鍵是建紀念館的人是真的想紀念阿炳,還是想借阿炳的名氣發財。二是近來有很多傳聞說阿炳嫖妓女、抽大煙,是個十足的不正派人。認為至少從他的人格魅力角度看是沒資格建立建紀念館的,更不應該把這等不雅的事體擴散給大眾,瑕以掩瑜,辱沒了他在音樂史上的地位。雙方爭來論去,直到今天仍然是越辯越困惑。

我是去過幾次無錫的,本也曾想去圖書館路30號那座破舊的閣樓里感受一下這位民間音樂家當年的落魄生活,但卻被當地的朋友勸阻了。朋友告訴我,與其去而掃興,不如保持一點美好的想象。還說,在無錫對阿炳知根知底人中,能夠對他私生活說幾句好話的人幾乎沒有。他們對現在的書中和電視里描寫的阿炳形象頗不以為然,認定阿炳就是個「五毒俱全」的壞蛋。

每聽《二泉映月》心中就會增添一絲悲涼,尤其在月光如水萬籟寂靜的夜晚,那低泣的音樂把弱者的凄苦生活演繹成淚花。多少次聽到這二胡的哭訴,我總有恍然入夢之感,彷彿自己就跟在這個步履蹣跚的藝人身後,看著他踏著青石板路用二胡乞求人們的施捨……《二泉映月》的偉大和阿炳的身世卑微不成正比,恰恰說明了每個人都有他的自然和社會兩重屬性,站的角度不同,對任何事情的看法自然有異。但是,我還是不理解為什麼有人這樣對待阿炳。想一想「瞎子」阿炳的身世:一個朝不保夕的賣唱藝人,一個在社會最底層掙扎的流浪漢,滿腔的辛酸和苦難卻無處訴說,即便他就是「嫖妓女、抽大煙」,也不過是僥倖討得幾個銅錢,就像吃野菜長大的人偶爾吃幾口肉一樣,有什麼不可以的呢?在孤苦難耐的時候,去妓院「傾訴」一次也符合人性,在沒有精神依託之際,借煙土麻醉自己也合乎人情。儘管這首先是他的不幸,但我們誰又是神聖呢?

中國人歷來奉行兩種道德觀,當儒教被統治階級定為「國教」后,極力壓制人的正常慾望,朱熹所謂「存天理、滅人慾」就是活生生的枷鎖理論。另一種道德觀是對人性寬容,如道士「東吳弄珠客」在《金瓶梅序》中說的「讀之生憐憫心者,菩薩也。」可惜的是,後者的老莊哲學沒有佔據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導地位,致使虛偽和奴性成了「讀書人」骨子裡的遺傳基因。就像孔乙己把「偷」說成「竊」一樣,這些知識分子越是強詞奪理,就越發顯示出了他們的人性墮落。

反映到現實生活中,一些人也喜歡盯著阿炳的「過錯」,而不去看《二泉映月》的藝術成就,專門雞蛋裡挑骨頭,並以此為樂。還比如近日讀到一本叫作《中國知識分子的墮落》的書,內容曆數目前中國知識界學術腐敗、道德沉淪,不但把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李貴寶抄襲案、蘇炳銀偽造基金項目案等說成是腐敗,更有意思的是,還把著名的經濟學家、原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陸德明嫖娼事件說成「最見不得人」的學術腐敗。

我不知道嫖娼怎麼就和學術粘在了一起,而且還「最見不得人」,但我清楚陸德明主講的《當代中國經濟研究》和《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專題》等等都在中國經濟學界有不可替代的學術價值。這樣的學者,雖然還不能說像阿炳的歷史地位一樣不可磨滅,但作為上海市政府決策諮詢專家,教育部全國重點研究基地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也可以說是稀有人才。身處人的自然性被高度釋放的社會大環境,偶有出格行為並不足大驚小怪。匪夷所思的是精英群體不去著眼於如何解決這樣的社會頑疾,卻對同行落井下石,事過數月,仍然咬住這個話題不放,無疑是本末倒置。

和阿炳的遭遇一樣,陸德明的不幸是他身處在一個道德底線模糊的時代。他是個老實人,嫖過之後給妓女留了電話號碼,警察找到他后就坦白了,他沒有把「偷」說成「竊」,這並不是道德水準比別人低,他在學界是著名學者,在生活中也和我們一樣,是個很平常的人。

與攜妓載酒的李白相比較,阿炳和陸德明只不過是偶爾為之,連被儒教當鼻祖的孔子都承認「未見好德如好色」,這又算得了什麼呢?如果按照中國的傳統道德衡量畢加索、梵高等人,我相信他們個個都是十足的大流氓。63歲的畢加索用巧克力引誘17歲的吉納維夫上床、梵高把自己的耳朵割下來給妓女作留念,這樣的行為可謂有傷大雅,卻絲毫沒有影響世界人民對他們藝術成就的尊重,更沒有像阿炳和陸德明那樣被說成是「五毒俱全」的壞蛋。

我認為,但凡衡量一個人的存在價值,應該首先持一種寬容的態度。就像《聖經》記述的,當人們用石頭憤怒地砸向一個妓女的時候,耶穌說:誰自己認為自己沒有罪惡,誰就可以動手。人們互相張望,然後都走開了。這由不得讓人感嘆,如果我們不自欺欺人,就應該承認自己也有過邪惡的慾望,就不必對同類那麼嚴苛無情,何況是對那些為我們社會文明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的英才!

27

主題

1685

帖子

36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1
沙發
丁巳 發表於 2006-9-9 15:06 | 只看該作者
every human has two sides: in public eyes and in their private eye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7: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