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紐約市房地產升值 令 富 人 與 窮 人 俱 增(zt)

[複製鏈接]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空手 發表於 2006-6-30 07: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章來源: chris2004 於 2006-06-29

        根據一項人口統計研究,紐約市的中等入息家庭百分比是全國大都會地區中最小的,
這些家庭跟全國大多數城市或市郊的家庭一樣,他們所住的中等入息社區數目也愈
來愈少,只有洛杉磯的中等入息家庭百分比小過紐約市。
華府「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根據聯邦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進行
分析后得出以下的結論:在紐約大都會地區,只有16.2%家庭和28.3%社區的入息屬
於中等,而中等入息社區的數目比中等入息家庭數目減少得更快,其原因是由於更
多邊緣社區貴族化以及高入息家庭聚居於更多經濟背景相同的環境。
紐約市立大學研究中心的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倫高柏夫說:「這聽來像是受到入息分
布改變的影響。在1990至2000年間,紐約大都會地區,尤其在紐約市,真正高收入
的家庭數目增加了,低收入家庭數目也增加了,但是中等入息家庭數目卻減少了。」

16.2%家庭入息屬於中等
中等入息家庭減少,部分原因是部分人口的入息增加了。這種現象在曼哈頓區最為
明顯,區內有51%社區是屬於高入息的,40%屬於低入息,而僅有8%屬於中等入息的。
長島的中等入息家庭占人口比例中的65%,其百分比之高,在全國僅次於「Scranton」
地區。
這項分析顯示,部分社區愈來愈混雜更多不同經濟背景的家庭,但是,與1970年相
比,在2000年,富人與窮人社區的數目均比中等入息家庭社區的數目為多。
在1970至2000年間,紐約市低入息社區的比率從20%增長至31%,而中等入息社區在
同期內則從42%減至30%,至於高入息社區則大致上維持不變,仍是38%。
在2000年,中等家庭入息約為4.2萬元,雖然40%或以上人口生活於貧窮線之下的社
區數目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減少了,但是這類貧窮社區的家庭入息仍遠低於中等家庭
入息線。
在紐約市,貧窮社區的比例已從1990年代的12.1%減至9.1%,而低入息社區的比例則
從17.8%增至21.6%。因此,貧窮社區是減少了,然而中等入息社區數目卻沒有增加
到。
史島富人社區比例最高
紐約市的中等入息社區比例下降了12%,比大多數城市為小,包括小於亞特蘭大、芝
加哥和費城的比例。皇後區和布碌侖區似乎仍屬於中等入息家庭社區,而同期內的
移民人口激增可能令到中等入息家庭和社區的數目均維持不變。
「布魯金斯研究所」的大都會政策項目研究員說,在紐約市,自從2000年起,房地
產增值及貴族化已使到一些低入息社區升級為中等入息社區,而某些中等入息社區
則升級為高入息社區。就以布碌侖的綠點─威廉斯堡區為例,只有16%的地段的家庭
入息是高於紐約市的入息中間線的。
史丹頓島的富人社區比例是紐約市5區之中最高的,達到56%。布朗士則有56%社區屬
於低入息的,另有25%屬於貧窮社區。
在全國,中等入息社區在一個大都會中所佔的比例已從1970年的58%減至2000年的41%

126

主題

2718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沙發
tangyuan 發表於 2006-8-31 11:10 | 只看該作者
[:805:] [:805:] [:805:] 布朗士則有56%社區屬於低入息的,另有25%屬於貧窮社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01: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