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垂盆草的傳說

[複製鏈接]

68

主題

74

帖子

10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金沙 發表於 2006-9-8 15: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垂盆草又名石指甲草、佛甲草。相傳清代維峰腳下,有一個姓曾的農民,年40歲,子女各一,男耕女織,生活過得很好。有一天男主人忽然腹痛,里急后重,大便粘液濃血,一日二十多次,急請當地醫生治療,診斷為痢疾,服藥卻無效。一天,女兒拔了一籃豬草回來,內中有很多石指甲草,姓曾的想起此草能治豬的腹泄,便要妻子煮一碗給自己配粥吃。剛吃二餐腹就不痛了,連服3天,粘液濃血全止,痢疾痊癒。鄰里人患同樣痢疾者,也用此草配粥吃,全都好了。一傳十,十傳百,很多人都知道了石指甲草治療痢疾有神效。
其後,民間還流傳石指甲草,即垂盆草,治療黃疸等病。
                ~~~~~~~~~~~~~~~~~~~~~~~~
                                    垂盆草
    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新鮮或乾燥全草。夏、秋二季採收,除去雜質。主產江蘇、浙江等省。
【別名】石指甲草、佛甲草。
【性味與歸經】甘、淡、微酸,涼。歸肝、膽、小腸經。
【功效】利濕退黃,清熱解毒。
【應用】
1. 用於濕熱發黃本品能入肝膽,具有清熱利濕作用,可用治濕熱黃疸之症。近年來,臨床上單用本品治療肝炎(包括急性黃膽性肝炎、急性無黃膽性肝炎、以及綿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活動期),對降低血清轉氨酶有一定的作用,且可使患者的口苦、胃口不好、小便黃赤等濕熱癥狀減輕或是消除。
2. 用於瘡瘍腫痛,毒蛇咬傷等症
垂盆草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功效,用於癰腫初起,除煎湯內服外,同時用鮮草洗凈搗爛外敷,可消癰退腫。垂盆草有善解蛇毒,為民間治療毒蛇咬傷的常用藥品,可單用鮮草洗凈導爛絞汁內服;也可配合半枝蓮、野菊花、鬼針草、車前草、生大黃等葯煎湯內服,並可用治水火燙傷之症。
【用法用量】  鮮品250g,干品15~30g  (鮮者,作用較好),或
洗凈絞汁服。外用適量。
【按語】垂盆草原為民間治瘡癰及毒蛇咬傷的常用草藥,但因一般中藥店不備,
過去在臨床上殊少應用。近年來發現本品可用治傳染性肝炎,對降低轉氨酶有良好的近期療效;跟據臨床觀察,有些病員在停葯后又有轉氨媒升高的現象,為了提高療效,有待進一步研究
         ※                ※                  ※         
中藥傳說[連載] 歡迎訪問:http://zhangchendei.blog.tom.com/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2: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