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無性婚姻:我供奉了木頭老公11年

[複製鏈接]

1270

主題

4422

帖子

27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4

積分
274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紫衣 發表於 2006-8-27 12: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傾訴人:永殤 女 37 歲

  採訪人:記者 端子

  採訪時間:2006 年8 月



  新婚之夜,對於我的緊張與慌亂,他用一根木棍將我打暈在地

  我的人生從父親去世那天開始改變。那年,我16歲,父親是家裡的頂樑柱,他倒下了,我的人生也一起坍塌。在父親的靈棚里,母親跪在了我面前,她要求我退學,然後嫁人。

  作為家裡的老大,我必須和她一起分擔家裡的重擔,我聽從了她的安排,四個弟妹都還小,必須有一個男人分擔一下繁重的農活。母親從她娘家的村裡為我選了老公,一個大我8歲的建築工人(我叫他木頭,這是兒子給自己的父親起的名字)。木頭家甚至比我家還要窮,他母親就是忍受不住這種窮苦離家出走了。一大家子九口人一直擠在兩間破房裡,為了娶我到家,他借錢建了新房。

  這些都是嫁給他后才知道的。但我沒有抱怨,也不能抱怨,他對我家是有恩的,我媽一直這樣教導我。可她又怎麼會知道,新婚之夜,對於我的緊張與慌亂,他用一根木棍將我打暈在地。

  抱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想法,我只能把對他的反感壓抑在心裡,把他幻化成唯一的依靠,寄希望於讓時間培養出一些對他的愛。可時間過得真慢啊,每天都那麼沉重、辛苦。

  在我生下兒子后,我的母親終於承受不了生活的重擔,選擇了改嫁。我不恨她,因為我也做了母親,知道了母親的不易。可我必須挑起兩個家庭的重擔。儘管我帶著相差僅一歲的兩個兒子,儘管我養牛養豬,但我要保證他每天都能及時吃上飯。早上,我做好早餐才叫醒木頭,因為心疼他幹活累。晚上他回來,桌子上一定放著盛好的飯。我要報恩啊,為了兩個兒子,為了回報他的恩情,我一直透支著我的精力和健康。不堪重負的軀體終於在兒子三歲時病倒了,胃出血。住院住不起,就在家治療,醫生吩咐回家后一定要堅持吃一種特效藥。木頭在一旁嘟囔:「沒錢還得吃特效藥。」聽著醫生責問他:「人重要還是錢重要?」我流淚了,心裡像被人生生塞進去了一塊寒冰。

  我和木頭徹底分居了。木頭貪玩,從未想過一個家庭的負擔有多重。經常,明明看著他吃完飯去工地幹活了,可中午時,工地又派人來找他了。我帶著孩子操持著十畝田地,還要操心他幹活與否的事。而他從不承認曠工,哪怕來找他的人當面問他,他也不承認。那時又沒有電話,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曠工令建築隊大為光火,最終把他開除了。沒有單位的管理,他更像脫了韁的馬。他不和我吵架,不高興就黑著臉,半年不和我說一句話。偏偏我是個極愛面子的人,慪氣時,我總用被子蒙著頭哭,傷心極了,我就跑到爸爸的墳頭大哭一場,有一次,我從墓地回到家已是半夜,木頭呼呼大睡,大兒子抱著小兒子也睡著了,腮幫上還掛著淚。那一會兒,我想馬上離開這個家。我經濟上很不寬裕,可我一直訂兩份報紙,《大河報》和電視報。我很想從無言的文字中找到挽救婚姻的妙藥,更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提高自己的修養。

  最讓我說不出口也最不能容忍但又不得不忍的是夫妻生活。每天,我幹完農活累得精疲力竭,回到家再忙完該做的一切家務后,最想躺到床上休息一下,可我又最怕躺在床上。我曾放下自尊,無數次地勸他夫妻之事拉一下手,有一點暗示,或者輕柔一點。可他根本不理會。我的乾淨整潔成了他發泄的障礙。他的腳可以一星期都不洗,哪怕我打好洗腳水,他也不洗。為了躲開他,我就拉著兩個兒子睡一張床,他不得不睡另一張。這樣將就了幾年。其實,我是一個生理正常的女人,真的很希望丈夫能好好愛撫我,哪怕十年有一次也行。

 我耐著性子十年如一日地包容、寬厚地伺候他,卻換不回他一句關切的話。我不是那種愛慕虛榮的女人,更不怕吃苦受累,我很想與他做夫唱婦隨、同甘共苦的米面夫妻。可他唱什麼?他是個連握手都不會、毫無情趣的木頭男人,就這樣,我一如既往地「供奉」著他,好吃好穿的都是他,他想做什麼,我都滿足他。為的是不讓他說我娘家忘恩負義。

  大兒子7歲那一年,我試圖自殺。兩個兒子哭著奪我手裡的農藥瓶,我想讓他們和我一

起離開這艱辛的人世間,大兒子哭著說:「媽媽,我不想死啊。」小兒子只知道哭。而他們的父親坐在房頂上,冷冷地看著我們哭作一團的母子三人。濃重的農藥味驚醒了我,可抱著孩子,我不知道前面的路怎麼走。生活只能是這樣的嗎?

  這一次,我和木頭徹底分居了。我說離婚,他用無邊的沉默來應對我,我母親的回答是:「你想離婚,除非我死了。」不能離婚,我就和他做名義上的夫妻吧。他從來也沒管過我們母子三人,孩子對父親也毫無感情。至今,我們已經分居11年。母親說,唯有她死,我才可以離婚。

  在新千年的秋天,我和木頭一起在工地幹活,被幾年沒有聯繫的親戚看到了。看到我一個女人家卻像男人一樣在工地和水泥、擔篩子,他感嘆說,真是苦了我一個人了,為了娘家和夫家累成這個樣子,然後,他告訴我,有一個不太有錢的老闆從《大河報》上看到一個可憐的女孩失去父母,就想收養,只可惜是個女孩。親戚說不如給我的倆兒子認個乾爹。當時,我以為開玩笑,隨口就答應了。

  我這一輩子都忘不了2000年9月1日的中午,當被親戚稱為老闆的男人掀開竹簾進屋的那一刻,我的心動了一下。他穿著樸素、乾淨,腳穿拖鞋,說話直爽得就像個親人,問完家庭問孩子的學業。十天後,在我們家,按照農村的風俗上香、兒子跪拜。我祈禱菩薩保佑好人會有好報,四個月後,當我們第三次見面時,我們交談得比較多,我從未對任何人說過的木頭的冷漠、木頭的動不動就板起黑臉孔,卻一股腦地對他說了。本以為他會開導我幾句,可他自始至終都很沉穩,聽我說完后,冷靜地說了聲:「兒子大了就好了。」
  2001年的秋天,我胃病發作,幾天下不了床,兒子們都在學校,木頭晚上回來看到飯做好了就吃。這時,孩子的乾爹打來了電話,問孩子們的學習,當得知我胃病又犯了,就讓我支撐著到南陽衛校醫院等他,要我做個徹底的檢查,他會在醫院門口等我。他是專門從鄭州趕回南陽的,看著風塵僕僕的他,我知道自己完了,掙扎不出這感情的漩渦了。我愛這個有家有室的男人,可我不能啊,早已過了愛的季節了,我無數次告誡自己,不能這樣想,堅決不能,可饑渴的感情逼迫我不顧一切地想他。終於,在胃病痊癒后,我再次選擇了自殺,這

次,又是他的電話救了我。這次后,他沒有再拒絕我。

  他一直在以父親的愛關心著兒子的成長、學業,為了兒子,他甚至降低了香煙的檔次。兩個兒子開始承認這個知冷知熱的「父親」,兒子甚至說:「媽,你和我爸離婚吧,我們就當他不存在。」可我的母親知道了這件事後,和我的弟弟、妹妹一起對我輪番責罵,說我忘恩負義,丟娘家的人。我知道,沒有離婚和他人生活在一起是個錯誤,可是,母親不給我離婚的權利啊。已經長大的兒子開始和外婆據理力爭,幾年的相處,他對乾爹的感情比生身父親更親。我知道兒子是心疼我,他說外婆簡直就是慈禧太后,他偷看了我的日記后說:媽媽你不是壞女人。

  可娘家的責罵讓我心涼齒寒,20年前,我為弟弟、妹妹活著,20年後,我為兒子、為娘家的面子活,難道我不能為我自己活一回?他並不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我也不是為了他的錢,更不是要追求什麼風花雪月,只是他那一份默默的關愛讓我今生刻骨銘心。他從不說木頭的不好,這些年來,確切地說是5年又11個月,他一直默默地支撐著我家的一切開支,所有的辛苦他從不對我說,只是苦口婆心地開導兒子好好做人,爭取考上好一些的大學。除了那次陪我看病,我們在醫院門口的小飯店吃了十元錢的飯菜,這些年,我們從未單獨去過飯店,也不曾花一分錢,一切都為了兩個家庭著想,包括木頭的父親。我已經在忍受別離的苦痛了,他在南陽的廠破產了,不得不到外地發展。儘管他每天都會打電話給我,但我知道,人一走,茶就會慢慢涼了。可是,我不甘的仍是我為什麼不能選擇我自己的生活。母親一再責罵之下,我再一次選擇自殺。可白河水沒有接納我的生命,我仍然要回到這糾纏不休的塵世里,和命運掙扎、被感情煎熬。

  母親說,唯有她死,我才可以離婚。可自然的生死輪迴只有天註定,我們良心也只能讓我們聽天由命,所以,註定我和他之間的承諾是無望的渺茫。在恩情與愛情面前,我永遠是個負罪的人,沒有恨的權利,更沒有愛的資格。如果一切都可以一筆勾銷,我能否痛痛快快地活一把,為自己。

  記者手記

  第一次,她打進電話時說:「我知道自己錯了,可我不後悔。」後來,她又寫來了厚厚的信,還說她準備來鄭州找我。不久,她發來了簡訊,說她不來了,儘管她非常想當面訴說。因為她打聽了往返的費用,那抵得上她半個月的工資。她每天發來簡訊,一條接一條,訴說她的掙扎與無奈。每次我給她打電話時,她的語氣里都充滿了欣慰,她把我的傾聽當成最大的解脫與釋放。

  很多時候,我們能做的也只有傾聽,所有現實的問題還需傾訴者自己面對。尤其在一些無法用「對」或「錯」簡單判定的事情面前,傾聽與記錄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生活對永殤來說猶如一個可怕的獨裁者--必須:必須退學,必須嫁人,必須報所謂的「恩」;必須結婚,必須不離婚,必須痛苦地活著……永殤喪失了人的基本權利,對她來說,精神上的壓迫恰恰來自最親近的人:母親和丈夫。在這種情形下,精神上的苦難尤其難以擺脫。永殤三次自殺,並不是對貧苦的物質生活絕望,而是失去了希望,是精神上的幻滅。

  但是在漫長的花崗岩一樣堅硬的生活中,卻出現了柔軟的愛,讓灰色的生活有了顏色。和金錢和權力比起來,愛情是唯一不那麼勢利的東西--因而有了久違的溫暖和慰藉,永殤像一個黑暗中的舞者,借著微弱的希望之光,在苦難中翩翩起舞。

  愛情不久就會熄滅,等待永殤的依然是貧窮和孤獨。我們讚美強者,他們有足夠的力量扼住命運的喉嚨,但也有許多和少年永殤一樣不幸的人,無法自我拯救,需要精神和物質上的援助,這種援助不僅僅來自某一個好心的人,更應該來自社會保障機制的完善。
可親的朋友你們好嗎?懷念那段日子
沙發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8-27 20:32 | 只看該作者
可憐的女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

主題

1685

帖子

36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1
3
丁巳 發表於 2006-8-28 09:25 | 只看該作者
可憐的女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529

帖子

11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0
4
天地天 發表於 2006-8-30 13:13 | 只看該作者
路過,頂一下.強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9: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