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惡搞的社會危害性遠小於正搞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ewathens 發表於 2006-8-25 12: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湖南老農民

媒體、網路上,一些嗓門大的人正在竭力鼓吹禁止惡搞。其理由之一就是「惡搞」有社會危害性。

其實我認為「惡搞」最大的問題是著作權上的。但既然有人非要把這個往「社會危害性」上靠,那我也來談談社會危害性。

油畫《開國大典》大家都熟悉,最近一家飯店把這幅油畫給「惡搞」了,加上了一句話「大飯鍋成立了」,目的是為了給飯店做廣告。這次惡搞被大家罵慘了,那家飯店也立刻把廣告給撤除了。

不過,《開國大典》被「搞」,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開國大典》的前幾次被搞。

《開國大典》創作完成於1952年。第一次被搞,是在1954年,革命博物館對《開國大典》進行了塗改,把畫面中一位人物給強行擦掉了。這是第一次被搞。

1968年,《開國大典》又迎來了第二次被搞,又擦掉了一位人物,同時在這個位置上改換了另一個人。雖然這回難度很大,但技藝高超的美術家仍然完成了這個任務。

1970年,這幅油畫第三次被搞,這次的要求是:再擦掉一個人。這幅油畫已經被搞兩次了,現在還要搞,難度相當大。好在原作者的學生沒有在原畫上直接修改,而是臨摹了一幅。原畫從此被放入博物館倉庫,新畫取代了原畫的位置。

1979年,這幅畫第四次被搞,這次「搞」的要求聽起來就很「搞」:把這幅畫恢復到第一次被搞之前,也就是恢復原貌。原作者已經去世了,他的家屬不忍再糟蹋原畫,所以最終還是請了畫家來臨摹。

這四次「搞」,搞得很認真,一點都不象開玩笑的樣子,而且技術難度極高,絕不是象那個飯店一樣加幾個字那麼簡單,所以我認為這不是「惡搞」,而是「正搞」。

「正搞」是我取的名字。既然有「惡搞」,那一定還應該有一個反義詞。在油畫上刪人怎麼也不像「善搞」,所以我就給取了個名字叫「正搞」。

正搞,就是一本正經地搞,認認真真地搞,搞完了讓人看不出痕迹,讓人不知道這東西已經被搞過。而「惡搞」則相反,是嬉皮笑臉地搞,粗製濫造地搞,搞完了還要讓你知道,這是搞過的,而且連搞的是什麼都要讓你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知道。

那些大嗓門的人老是說,「惡搞」有極大的社會危害性,是對歷史、文化和價值觀的歪曲。

我覺得事情不是這麼簡單,我發現「正搞」也有危害性。那我們就來看看「惡搞」和「正搞」會帶來哪些社會危害性,究竟是誰的危害性更大。

眾所周知,「大飯鍋成立了」這句話在歷史上是沒有的,在《開國大典》這幅油畫里也是沒有的。可有人卻給添加了這句話,所以,歪曲了歷史,歪曲了文化。

同樣,在歷史上某位領導人是站在那個位置,在《開國大典》油畫中也是有的,可後來卻把他的形象給刪除了。所以,歪曲了歷史,歪曲了文化。

那麼誰的社會危害性更大呢?那就要仔細分析一下他們對民眾帶來的影響有多大,也就是說,是否會有人因為這個而改變了對歷史、文化的認識。

「惡搞」——在油畫上拙劣地加上「大飯鍋成立了」幾個字,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就連沒有見過這幅畫原作的青少年,也會知道是假的,因為那句話實在無厘頭,而且字體一看就知道是電腦打的,不真實。既然大家都知道不是真的,所以它也就不會改變人們對歷史和文化的認知,沒有人會認為主席當時說的話是「大飯鍋成立了」。

「正搞」——在油畫上刪掉一個人,做得乾淨利落不留痕迹,更重要的是被搞了之後它仍然得到國家權威部門的認可。因此普通人不知道,青少年更是不知道,除非有高人偷偷告訴他。它能使人產生誤解和錯覺,對重大歷史事件產生認知上的偏差。所以,「正搞」由於其一本正經以及搞后不留痕迹的特性,會影響人們對歷史和文化的認識。

再舉個例子,曹操大家都知道,大多數人都認為他是一個奸臣,一個壞人。但其實在歷史上,這個人是個英雄。諸葛亮大家也知道,是古代最聰明的人,但在歷史上真實的他卻並沒有那麼厲害。水泊梁山大家也知道,能與朝廷對抗的一群英雄,但歷史上卻並沒有發生那些轟轟烈烈的事情。為什麼大家對歷史的認知發生了偏差?就是因為有人「正搞」。《三國演義》、《水滸》就是對歷史進行「正搞」的小說,它歪曲了歷史,影響了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對那段歷史的認識。

假如《三國演義》、《水滸》是以「惡搞」的形式來寫,大家一看,哦,這是假的,是編的,是在逗樂呢,相信就不會影響大家對歷史的看法了。

現在電視里經常有反映清朝的電視連續劇,也有拿古典名著開涮逗樂的娛樂節目,二者都對歷史和文化有所歪曲,但後果大不相同。清宮戲算是「正搞」,由於它搞得一本正經,使許多觀眾對歷史和文化的認知產生了偏差,尤其是嚴重影響了人們對封建制度下的社會關係的認識。而拿古典名著開涮的娛樂節目屬於「惡搞」,觀眾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沒有人會相信裡面那些荒誕的情節和對白,一笑了之(或者一罵了之)。

《閃閃的紅星》是有些人目前特別愛舉的例子。窮苦農民變成了參加青年歌手大賽的歌手,是夠歪曲的。但這種歪曲的結果是:無人相信。因為它是「惡搞」,不但情節荒誕,語言無厘頭,而且製作粗糙。

而包括《閃閃的紅星》在內的許多正規電影本身卻有著「正搞」的成分,壞人都長得呲牙咧嘴、猥瑣難看,好人都是英俊瀟灑氣宇軒昂。許多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在大量觀看這類電影后,就誤以為好人是長這個樣子,壞人就長那個模樣,從而使青少年從小就形成了以貌取人和相貌歧視的心理。由此看到,「正搞」對他人的影響遠比「惡搞」要嚴重得多。

為什麼大家都沒有注意到的「正搞」,會比大家都在關注的「惡搞」具有更強的社會危害性呢?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正搞」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大家不知道這是被搞過的,以為這就是真實的。大家都信以為真。

而「惡搞」具有很強的張揚性。大家一看就知道是被搞了的,是「鬧著玩」的。所以就沒人相信。大家只當娛樂而已。

假如你很認真地跟人說:「據內部消息,明天起汽油要漲價,你現在得趕緊去加油。」別人也許會信你。但假如你嬉皮笑臉地跟人說:「據我一外星人哥們說,今晚他們來地球偷油,明天加油站就全都沒油了,你現在得趕緊去加油。」肯定沒人相信你。這就是「正搞」和「惡搞」的區別。顯然是「正搞」的危害性大。

我們應該警惕的,是隱蔽性強、危害性大的「正搞」,而不是那些無厘頭的「惡搞」。「惡搞」沒什麼可擔心的。

687

主題

6068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積分
2188
沙發
phtsl 發表於 2006-8-25 13:01 | 只看該作者
呵,慢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Hanxin 發表於 2006-8-25 22:45 | 只看該作者
只需州官「正搞」,不許百姓「惡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7: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