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喜見「農民」成北戴河休假主角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6-8-25 22: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年08月25日00:14   紅網  


  這個夏天,農民盧國良過了7天他認為「規格太高了」的生活:在北戴河,他第一次住上「那麼好的賓館」:面朝大海,吃飯有人叫,出門有車送,吃過晚飯,就在沙灘上走上一段,「聽聽海浪的聲音」。(2006年8月24日《新京報》)





  多少朝多少代,什麼時候我們聽說過農民也能有休假這一說?但在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才的今天,這一夢想終於成為了現實。今年7月29日到8月4日,中央組織51名農業科技專家和農村實用人才到北戴河休假,盧國良是11名農村實用人才之一。今年受邀的專家以「農」為特色,其中既有82歲的院士任繼周,也有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還有不少和盧國良一樣的地道農民:從榨過油的豆粕中製造出人造纖維的李官奇、潛心研究治旱技術22年的劉笑。這11名農村實用人才今年首次獲邀,也契合了新農村建設的主題。

  據今年8月16日《人民日報》報道,到2005年,全國共有農村實用人才579萬人,只佔全國農村勞動力總數的1.2%。由此可見,相對於9億農民這個大基數,面對新農村建設對農村實用人才的巨大需求,農村實用人才所佔的數量仍然很小,比重太低。由此可見,培養和造就更多農村科技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已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應當成為「十一五」發展規劃的一項重要任務來對待。

  我國實施的專家北戴河休假制度,已持續20年之久,由於每年的主題相對集中,在近年來,更成為國家人才方略的一個導向標。尤其是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今天,中央專門組織以「農」為特色專家來北戴河休假,使他們享受到國家專業人才的休假待遇,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新的創舉。尤其是把農村實用人才也納入人才體系,真正地體現了國家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觀,充分體現了國家對人才,尤其是農村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2003年冬召開的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曾提出,「人才問題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中央組織51名以「農」字型大小為特色的專家休假,不僅是體現了我們國家對人才的重視,體現了不唯學歷資歷的人才觀,同時,也體現了在新農村建設中,黨和國家對於農村人才的關懷與厚愛,更是凸現國家新人才觀,倡導了一種人人都可以成才,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選人才的觀念。


  我們真誠地希望有更多的像盧國良這樣雖然只有高中學歷,一直是個和果樹、牲口打交道的「莊稼漢」,成為帶領當地農民致富能手的「農民」代表,能夠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得到專家學者一樣應當享有的包括休假在內的待遇。喜見更多的農業專家和技術能手,能夠有更多的交流、學習、休假的機會,使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也能夠成為北戴河休假的主角;讓農業科技專家和農村實用人才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驕子,通過確立一種新的人才觀,把農村實用人才真正納入我國的人才體系,從而使更多的農村科技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22: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