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的「自我超克」

[複製鏈接]

935

主題

1773

帖子

1471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7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oytrip 發表於 2006-8-21 17: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本的「自我超克」

● 葉鵬飛

  首相是否應該以官方身份參拜靖國神社,表面上是日本與東亞鄰國關係的重要外交問題,實質上也是日本自我定位的身份問題。

  「日本的屬性」一直困擾著日本人,尤其在明治維新之後。擁抱西方現代科技成就了「富國強兵」的目標,也造成了「脫亞入歐」的身份焦慮——在19世紀末已經現代化(文明開化)的日本,必須釐清與當時代表落後愚昧的亞洲鄰居的關係。

  雖然「脫亞」成為官方的政策,日本思想界在20世紀初仍然對西方的壓迫產生反彈,明治時期著名思想家岡倉天心就提出了「亞洲一體」論。可是,日本的角色依然得不到妥善的解決,為了承擔「興亞」的使命,最終還是走上了殖民亞洲的戰爭道路。

  同樣的問題依舊困擾著二戰後的日本。雖然靖國神社在情緒上刺激著被日本軍國主義侵略過的亞洲人民,在精神上它卻更是一種對抗美國的象徵;把二戰中的各級戰犯當作為日本帝國犧牲的英靈供奉著,本身就是對美國主導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否定。

  在日本右翼眼中,遠東軍事審判以及隨後的和平憲法都是美國強加給日本的枷鎖,斷裂了日本歷史傳統,玷污了日本「國體」的精神,讓日本淪落為非正常的國家。戰後日本右翼的所有努力,不無要推翻這種現狀,恢復日本應有身份的思路。

  小泉不顧中韓強烈反對參拜靖國神社,主流媒體公開討論向來屬於禁忌的修改和平憲法,不過是近來日本社會反思國家身份大潮流里的一個浪花。這股潮流源自1980年代,當時自民黨政要如小澤一郎提出的「普通的國」(正常國家),首相中曾根康弘的「戰後政治的總決算」,都有瓦解美國對日本身份壟斷的企圖。

  中曾根自己就在1985年打破其他首相紀錄,成為第一個對外聲稱公式參拜靖國神社的日本首相。

  對那些要恢復日本政治地位的「大和主義者」而言,戰後的日本已經從大東亞的亞洲中心位置,滑落到美國戰略棋盤中的「遠東」邊緣。從這個意義上說,日本重返亞洲最大的挑戰,其實還在於如何處理好與美國的關係,轉變日本作為美國政治附庸國的角色。

  這種亞洲身份並不意味著與美國的全面對抗,而是謀求更平等的盟國關係;在軍事上的合作也必須擺脫扮演為美國牽制中國的馬前卒角色。

  日本要在亞洲尋回應有的地位,另一個明顯的挑戰就是面對中國的崛起。

  作為島國民族,日本人在歷史上一直存有對中國的文化自卑感。從16世紀豐臣秀吉侵略朝鮮半島開始,文化自卑感的作祟讓日本人不斷試圖超越中國,宋朝和明朝先後亡於文化落後的游牧民族,日本便從「華夷之辨」的文化傳承角度以中國自居。這個情結在日本改用「支那」稱呼中國並開始侵略戰爭,可以窺見其背後的世界觀。

  如今面對清朝滅亡以來中國的崛起,日本得克服自己的文化情結來尋找自己的亞洲定位。全球化引發的文明衝突,讓「亞洲的復興」仍然不失為一個文化上的理想,如何解決與中國的文化歷史以及外交經貿關係,成為了日本必須超越的前提。
做個冷靜的思考者,積極的生活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6: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