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漢語寫給英語的投降書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7-27 04: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偉大的、風靡中國、無所不能、英明神武的英語同志:

  我懷著崇敬萬分、萬分崇敬的心情遞交這份投降書。為什麼呢?不要問為什麼,我在你面前是一個手下敗將。我應該對你產生這樣的景仰,五千年來一直以我為驕傲、一直寵我的中華民族子民們徹底拜倒在你像豆芽一樣的形體之下,我感到了你的強大、你的偉岸。我決定臣服於你,做一個二等語言,並時刻準備著退出世界語言的行列。

  英語先生,英語主人,我決定投降了。因為在我們的較量中我已經沒有資本了。現在已經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中國的任何一種晉級考試(考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領導升遷、晉職、評職稱、進大城市找工作……)都需要深刻地體會你的偉大的魅力。也就是說,只要是希望通過教育得到更好生存地位的中國人,都必須臣服於你,否則就沒有機會。

  中國教育界的爺爺、奶奶們用很時髦的話如「加強文化交流」、「與世界接軌」等把我徹底埋葬在你的威風裡。中國的大學生需要在大學里學習2-4年的英語,並且要通過大學外語四級考試才能安全畢業,可是《大學語文》只需要進行象徵性的學習就可以了。於是一直以我為驕傲的民族徹底在高等教育領域裡將我遠遠拋棄,我就這麼被冷落著。

  中國已經不是上流社會的人以學習英語為高貴,而是有太多的人強姦了人民的意願,把你強加到整個國民的身上,由此,我只能作為一種二等語言存在於我的祖國。

  一切歷史都是真實的,這樣的故事還在中國繼續。我沒有能力阻止,因為我沒有能力阻止人們通過你實現更高生活的慾望,請笑納我的投降書。

順致
崇高的敬意!
  
漢語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21

主題

345

帖子

10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9
沙發
當天1 發表於 2005-7-27 11:44 | 只看該作者
不得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1

主題

4563

帖子

159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90
3
Adelyn 發表於 2005-7-29 00:01 | 只看該作者
點擊進入: [thread=205792]論漢語的險境和詭謬 毛喻原(原載《書屋》二000年第九期)[/thread]

論文節錄:[/COLOR]

  鑒於以上原因,我們願意在此對漢語文字本身作一次現象學的描述和分析,把社會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句法問題還原成漢語的語法問題和漢字的形象學問題。即從漢字出發來分析漢語言文化所衍生出來的一切,其中包括漢人的政治制度、倫理道德、思維習慣,乃至日常風俗等。

  現在,我們可以道出本文的要旨,簡言之,本文所說的險境和詭謬究竟指的是什麼。所謂險境就是:一、漢字存在和被使用的「唯視覺主義」特徵,即它的重形式、形象、意象和字體變形的極度誇張和繁衍(比如抄字、練字、寫字、認字、記字的功夫修習,書法藝術,而非書籍意識的昌盛不衰,另外還有它的大寫意山水畫的漢語底蘊等);二、文字本體和自然存在的互化合一,與自然的原始形態沆瀣一氣,達到一種水乳不分的膠著狀態。讓文字本身成為自然軀體的一個內契部分,成為它的「血肉」,使其不能從自然中抽身出來成為反映自然、返觀自然,從而亮敞自然的一面鏡子;三、它的自我蔽郁性、自我封閉和自我涵化,最終導致了一個排斥異己的所謂「漢文化圈」的產生,拒絕溝通和交流,因此嬗變成一種大語種的方言標本。所謂詭謬是指:一、它單音節的方塊形、粒狀、離散和斷逗與環形世界、圓性宇宙、綿延意識的明顯矛盾;二、它表達的含混、模糊和過分的外延繁複;三、關係性語句,引申、隱喻之任意和無方向;四、脆性的句式結構,存在著嚴重的語義內部脫臼、滑坡、鬆動和崩塌現象;五、它的同義互釋,字與字的循環定義;六、它的逍遙、玩情、「達觀」、形美、滯物,以及書寫的越界自由;七、它僅在自然之表的限度內映化自然之剪貼性質和以超語義方式談論世界的陋習;八、辭彙的下閾分佈,缺乏垂直性的理智升華和驅前性的精神導引。

  無疑,本文的觀點是偏頗的,甚至是極端的,但這一切又僅僅在於想起到提示和儆醒的作用,意在讓人認識到漢語的真實處境,從而從它的險情和詭謬中突圍出來。下面,我們擬就與漢字、漢語有關的一些問題提出我們的看法。

二、對漢語的直觀認識

  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寫過一本名為《語詞》的自傳,美國自白派詩人普拉絲寫過一首題為《言辭》的詩,無論是《語詞》,還是《言辭》,它們的英文都是「Word」。從薩特的書和普拉絲的詩中,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他們與我們對文字、語詞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在他們看來,語詞就如斯蒂芬所說「它不僅是人們勘測世界的『標點』,而更是使人的意識得以成形,使思想得以抽象為一種創造力的工具和手段」。普拉絲用言辭來表達的是她感情的刀鋒和情感的極限;薩特把語詞看作是他生命、精神發展的歷程和步入永恆與不朽的一座橋樑。他認為,語詞是一種光榮的事業,每一個生命都彷彿有三千五百個空白的頁碼有待去填寫。語詞是一種精神,不僅是一種能夠規定意識邊界的精神,更是一種能夠突破這種邊界,讓意識向更多的維度拓展的精神。幸運之時,它還是一種「協調」和「提升」世界之物。對他們來說,「物的生命之緩慢然而可以察覺的運動和話語的悄悄聲在一個神奇的時刻彷彿在協調一致地流淌」。對他們來說,語詞不僅僅是一種符號,同時它也暗含了一種詩之流暢和思之深刻,顯示出一種激蕩心魂、氣派恢宏的品質和一種出於世界、進入世界、超然世界的膽識。相比之下,漢字僅僅是一種形式,而且是一種偏用於書寫的形式,即二維性「樣態」,頂多抵達一種審美,而且是一種視覺性的審美。它似乎與思無關,更與對思的思無關。其次,漢字是方形的、單音節的,這對無限放射著的環圓形宇宙,以及註定了不可終極的思想之終點無疑是一種近乎殘酷的凝固、定格、裁截和強硬規範。還有,它呈現的是一種豆狀、球狀和顆粒狀,像洛菲特娛樂中心撞球桌上那一堆勉強合攏在一起的撞球,很容易受到外部哪怕是很微弱的一種力量的影響。只需輕輕的一擊,就會爆發出一種綻裂的風景,混亂不堪的風景。最後,在這種風景中――通過濫用偶然性、隨意性和非理性――人們牽強附會地添加上許多過分繁複的「意象」(注意,而非意向),人們名之為「詩」,或「詞」,或合稱「詩詞」,一種被斯蒂芬稱作為「語言遊戲術」的雜耍。這下可好了,方便了那些專愛玩弄詞藻的人,那些缺乏哲理責任的「詩人」、詞曲作者和無事便在語詞中玩耍、詠味和遛達的逍遙派。但同時,漢語也難住了哲學家,據說他們除了用含混的四言字、五字句和七言式來概語式地表達宇宙的超語義真諦外,他們根本就無法表達具有一定時度性和深度性的思想(更不說具有明晰結構性和邏輯性的思想了)。漢語的思維具有一種兒童式的早熟性格,這種語言的用心所在,不是事物何以會達到某一種狀態的過程,以及在這一過程中事物可能會表現出的那種複雜環節。它所感興趣的是事物的最後結果,這有點類似於計算機運算程序裡面的終極指令。漢語言只對這種終極指令心醉神迷,而對其過程運算一概忽略不計。漢語思維熱衷的是事物是什麼(What),而淡漠事物之怎麼(How)和為什麼(Why)。這種思維喜歡對事物的終極狀態預先作出某種設定,對事物的倫理目的情有獨鍾,但對事物何以才會達到某一終極狀態的過程,則往往大而化之,不了了之。此乃漢語思維的最大弊端和失誤,即只注重目的,而無視過程。實際上,對事物目的的預設,對事物最終狀態的應然構想,相對來說,這是件比較簡單的事,甚至連三歲幼兒、初小學童都能擔當此任。因為這其間並不需要多少人類的大智慧,也不需要人類理性的大投入和大功夫。也許,兒童和成人的區別就在於此。前者只知其然,而後者還知其所以然。這所以然指的就是事物演變過程的複雜性,以及之所以會如此演變和怎樣演變的一套運作機制。

  漢語存在的問題不僅僅表現在辭彙量方面,而且表現在其詞類分佈的嚴重失調上。在一般的凡俗生活中,它確實能做到「如彩色電影般鮮艷、活潑、生動、真實」。但在有些領域(如神學、哲學、宇宙學、形而上學、意識理論、大腦科學等方面),它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甚至有一種無力感、無能感和去勢感。比如《存在與虛無》《存在與時間》《我和你》《人與神》《存在與奇迹》《物質與意識》,西人對這類主題總有說不完、道不盡的話語,他們在這方面似乎毫不費力就能寫出洋洋洒洒、氣勢非凡的數十萬字、數百萬字、數千萬字的著作,而且其中流露出來的那種語言的縝密,思維的精細,真是讓人嘆為觀止。相比之下,漢語言在這方面真可謂無話可說。即使說了,也是三言兩語,電報式語句,語焉不詳,不知所云。在抽象的人文科學、思維科學領域,漢語表現出的是一種驚人的疏懶,它似乎只貪圖在哲學論證上的「一步登天」式的快感,迷戀一種思想世界的偷工減料式的所謂便捷之途。上至革命領袖,中至文人學者,下至流氓無產者,其思維方式都顯示出一種無差別的特質,其認識世界的方式都表現出同一種性質的傾向和嗜好。他們慣用極簡單的語句來概論世界,判定世界和了結世界。他們對存在的奧秘、遼闊的世界、豐富的人生只能作些不甚了了的斷言。於是,故作高深者有之,空話大言者過之,詞不達意者濫之。於是,以下的事情經常發生也就不足以怪:所謂看破紅塵者,實際還沒有開始看;所謂的精明者,實際上愚不可及;所謂的明事人,實際上迷懵深重。

......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漢語的險情是嚴峻的,其詭謬是深重的。一切的改革和變革(無論是經濟、政治、文化、教育、還是其他)都應把焦點對準在漢語、漢字的變革上,也許這才是最重要和最關鍵的民族復興和救贖之道。

附錄:本文進一步的思考題:
1.為什麼說漢字對於中國人的精神形象具有一 種悲劇原型的性質?
2.漢字的書寫自由和漢人的思想自由這兩者之間有一種什麼樣的相關性?
3.為什麼在漢語世界不能產生像《聖經》這樣的輝煌性神話作品?
4.為什麼用漢語不能寫出世界第一流的歌人頌神的讚美詩?
5.漢語和西語的詞表量對比分析(A.詞總量對比;B.詞類比例對比)所導致的文化學結果是什麼?
6.初創漢字的悲劇性伏筆究竟是什麼?
7.為什麼說漢字對於意識的發展和思想的表達是一種蹩足的工具和巨大的障礙?
8.怎樣從中西世界其國賓館、辦公室、會議室、教室、會客室、卧室的文飾分析中西文化的不同價值取向?
9.漢語主、謂世界的形而上學分析。
10.為何漢字可以進入一種玩耍狀態?
11.試分析象形文化和字母文化對世界的不同影響。[/COLOR]

點擊進入: [thread=205792]論漢語的險境和詭謬 毛喻原(原載《書屋》二000年第九期)[/thread]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66

帖子

3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30
4
呂竹 發表於 2006-8-15 00:42 | 只看該作者

漢語

1.為什麼說漢字對於中國人的精神形象具有一種悲劇原型的性質?

誰這麼說來著?
李白寫的漢字是悲劇的還是浪漫的?

2.漢字的書寫自由和漢人的思想自由這兩者之間有一種什麼樣的相關性?

希伯來語的書寫自由和猶太人的思想自由這兩者之間有一種什麼樣的相關性?
英語的書寫自由和原旨基督教派的人的思想自由這兩者之間有一種什麼樣的相關性?

3.為什麼在漢語世界不能產生像《聖經》這樣的輝煌性神話作品?

最初的《聖經》是英文寫的嗎?如果不是,這個問題的意義何在?
為什麼在英語世界不能產生像《紅樓夢》這樣的輝煌性愛情作品?

4.為什麼用漢語不能寫出世界第一流的歌人頌神的讚美詩?

沒有頌神的讚美詩也就沒有產生因為宗教而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殺戮。

5.漢語和西語的詞表量對比分析(A.詞總量對比;B.詞類比例對比)所導致的文化學結果是什麼?

各有長短。

6.初創漢字的悲劇性伏筆究竟是什麼?

提問者帶悲劇性先見的提問的伏筆究竟是什麼?

7.為什麼說漢字對於意識的發展和思想的表達是一種蹩足的工具和巨大的障礙?

因為提問者的思想有問題,才有這種問題。如果漢語不能表達思想,為什麼提問者還能用漢語提出這種複雜的問題?

8.怎樣從中西世界其國賓館、辦公室、會議室、教室、會客室、卧室的文飾分析中西文化的不同價值取向?

喝一瓶威司忌,或喝一瓶茅台,那一種狀況會使人走錯廁所?

9.漢語主、謂世界的形而上學分析。

Ich habe Englisch gelernt.
I have learned English
我學會了英文。

問題向說明什麼呢?提問者的形而上學不能歸罪於漢語。

10.為何漢字可以進入一種玩耍狀態?

道也。

11.試分析象形文化和字母文化對世界的不同影響。

象形者,用心也。經過漢字組合的文章,於是就多了心的成分。也就多了和諧。

我的問題:為什麼英文裡邊沒有相對的漢語翻譯:

孝 - 我們的社會是否應該有孝?而英語沒有這個詞。
危機 - 西方只有危,沒有機。所以事事走極端。

引用 www.cihai.org. 《詞海》網上的漢語詞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主題

2376

帖子

695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95
5
snail_house 發表於 2006-8-15 07:24 | 只看該作者
老子、莊子、孫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311

帖子

27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0
6
Mythologist 發表於 2006-8-19 05:42 | 只看該作者
試分析象形文化和字母文化對世界的不同影響。

象形文化: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don't have to memorize thousands of thousands new words in order to be able to enter college. By the time they enter the middle school, you've already mastered almost all the words they need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字母文化: Now US high school students need to learn 20000-30000 words to pass SAT, 40000-60000 to pass GRE. English is ever expanding in this information exploring world. At present, a common English dictionary has about 1 million words, what do you think it will have in 20, 30, 50 years.  It may come to the point that a person's entire life won't be enough to learn all the words he or she need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rest of his or her world.

Chinese combines old words to express new meanings.
English creates new words to meet the needs of new meaning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311

帖子

27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0
7
Mythologist 發表於 2006-8-21 05:58 | 只看該作者
Another good thing about Chinese is that, you took a glimpse of a page, you understand generally what the page means. One has to read entire page to get the main idea if it is written in English.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7: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