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共富時代」必須面對的公平命題

[複製鏈接]

1061

主題

3031

帖子

246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enwoke 發表於 2006-8-16 17: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瀟湘晨報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測算,目前中國居民基尼係數已超過0.45的紅色警戒線,中國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確已箭在弦上。而經過二十多年的經濟高速發展,中國財富分配的語境已改變,相應的財富分配路徑亦應做出改變。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的中國經濟「蛋糕」已做大,進入「共富」時代的條件已然具備。(8月15日中新社)
  
  在一個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背景下,這則新聞同樣是很吸引公眾眼球的。在各門戶網站,網友對於「共富」的討論也熱烈有加。有網友認為,由「先富」進入「共富」,平均主義、大鍋飯的思想又在泛濫了。
  
  加之此前諸如一些壟斷企業「自覺」減薪、「部門利益掣肘」成為收入分配改革的「關鍵」、在收入上要「調高、擴中、保低」等信息的傳播和表達,都在有意無意地給百姓這樣一種暗示:工資的調整、收入差距的縮小甚至「平均」,已經成為這次收入分配改革的一個關鍵詞,「共富」就意味著「平均」。如此理解「共富」顯然是狹隘的,沒有在更高的價值層面上把握和領悟當前社會語境下「共富」的精神實質。
  
  筆者認為,此「共富」已經非彼「共富」。由「先富」進入「共富」,此時的「共富」應該是一種更高層次上的「共富」。不可否認,「錢」應該是也必須是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內容,在收入分配上「調高、擴中、保低」也應該是收入分配改革的一個手段,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由「先富」進入「共富」就是走平均主義和大鍋飯的老路。「共富」應該是讓更多人更公平地共同分享改革成果,而不僅僅是由於弱勢群體一些基本權利的喪失,而讓某些特權階層竊取發展成果。
  
  就像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在《作為能力剝奪的貧困》中說的那樣,「貧困必須被視為是一種對基本能力的剝奪,而不僅僅是收入低下」,而現在的「共富」其實就是通過制度和公共政策的改進從而形成對貧困者一種「基本能力」的扶持和幫助,而不僅僅是在收入上「拉平」。近年來,人們的收入水平在不斷提高,然而,整個社會的貧富差距卻日益擴大,社會公正問題也越來越突出,這顯然不只是由於收入本身低的緣故,而是像阿馬蒂亞·森說的,是人們不具備某些「基本能力」的結果,比如民眾不像富人那樣擁有經濟資源配置的控制力、話語權,比如社會缺乏制度化的利益表達機制,比如官商勾結,比如壟斷,比如市場機會不均等、公平競爭機制缺乏等等。
  
  在效率與公平之間尋求艱難平衡,確實是已經進入「共富時代」的中國必須面對的重要命題。筆者認為,如果以公民基本權利和自由的擴展看待經濟和社會發展,以阿馬蒂亞·森所說的「基本能力」作為所有民眾都能享受社會經濟發展成果的必要條件,那麼「共富」就應該是公民「基本能力」的增加和基本權利半徑的擴大。有了這個理念和制度價值目標的支撐,中國解決貧富差距問題雖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卻可真正「前景可期」。(作者:石敬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1: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