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為何可怕

[複製鏈接]

1061

主題

3031

帖子

246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enwoke 發表於 2006-8-15 13: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未來收入差距拉大不可避免」,引發熱議,從各網站跟帖及相關評論看,大多數網民對這一說法不認同,許多人更是對經濟學家的立場和操守提出質疑。

    有論者認為,對收入差距存在的認可,在非此即彼思維模式的推理下,由承認貧富差距的合理性變成替富人說話,變成替貪官奸商說話,變成替既得利益集團說話,由替既得利益集團說話變成幾個經濟學家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

    因此,這樣的討論既完全忽略了合理成分,也無法達成改革的共識。

    也有人認為,要理解中國的收入差距問題,首先要給出一個合乎定義的「收入」,在此基礎上算出收入差距;還有人說,國外的基尼係數與中國的實際情況差距較遠,用這樣一個標準是無法得出中國收入差距的。甚至還有人認為,中國居民的「收入」難以界定,無論是著眼於貨幣收入,還是著眼於給人享受的資源流量;無論是當期收入,還是顧及長期獲取收入的風險程度;無論是計算合法收入,還是非法收入等,僅用一個收入差距一了百了毫無意義。

    為什麼國內民眾會對這樣一個基本常識(即中國未來收入差距拉大不可避免)討論得如此熱烈,並對經濟學家的立場和操守提出質疑?為什麼國內民眾會有非此即彼的邏輯思維方式?是這些討論的觀點有問題,還是民眾的思維方式有問題?恐怕都不是。民眾最為關注的應該是造成收入分配越來越不公平的原因,是市場使然還是另有原因?

    在一個發達的市場經濟中,由於個人家庭條件、稟賦、市場能力等差異,造成個人收入分配差距,市場競爭越激烈,個人收入分配差距就會越大。如果從這個意義上來討論中國未來收入差距拉大不可避免,我想沒有多少人會持有異議,也沒有多少民眾對經濟學家提出質疑。

    現在的問題是,中國的市場經濟到底是通過什麼方式運作?是通過市場的方式來運作還是通過計劃的方式在運作?是通過價格機制交易還是通過錢權關係交易?如果我們的市場有市場之「形」而無市場之「神」,那麼民眾的質疑十分正常。

    在目前中國的市場體系下,一方面個人經濟生活的權利空間在不斷地擴張,民眾事實上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經濟增長的成果;另一方面,經濟運作的許多方面完全由政府主導。使錢權交易空間大增,甚至通過制定規則把權力交易市場化與合法化。

    比如,國有企業改革及運作中的高層管理者利益最大化。這種管理者利益最大化不僅表現於許多高度專業化管理層的人事任命上,也表現為大批行政幹部調入國有企業分享國內企業改革的成果,更表現為出台一系列奇怪的制度、政策、法規實現高管利益最大化。

    如果以政府權力主導居民收入分配水平,通過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來掠奪而不是保護民眾的利益,那麼民眾能夠接受居民收入分配拉大的現實嗎?能夠不產生非此即彼的邏輯嗎?從種種跡象來看,儘管以人為本建立和諧社會的精神寫入中央文件,但是許多政府部門的文件與政策卻與之背道而馳,不少政府部門都在通過不同的方式擴張權力並把這些權力的市場交易合法化、制度化。

    隨著個人與團體利益的分化,每一個人都可以實現個體利益最大化,每一個人都可以根據個人市場競爭力的不同爭取個人利益最大化,但是社會應該有一個最基本的共識,那就是應該給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提供同等的機會,就得不斷擴大每一個人經濟生活權利的空間,就得減少或弱化對個人經濟生活權利空間的侵犯與掠奪。如果這樣,民眾收入差距分配拉大就不可怕。(作者:易憲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5: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