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河南女人販每年販賣上千名包身工 三成智力不全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ewathens 發表於 2006-8-11 21: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調查過程中,讓記者更加吃驚的是,周景渙最喜歡人販子送來的竟然是智力發育不全的流浪漢。

  今年2月公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有大段的篇幅提到了保護農民工權益,而在此之前的1月18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這兩份文件都要求切實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改善農民工就業環境。

  今天我們就來關注農民工權益,走近一群特殊的農民工群體。

  販賣包身工 30%是傻子

  鄭州市城南路的一處出租房已經被租用了三年,但是租用這個房子的人是幹什麼的卻沒有人知道。

  群眾:「天天在這,幾車幾車往外拽,也不知是幹啥的,男女都有,那天有一個人從這跑出去,這裡出來兩人追,打人家,往回撈,跑出來了以後,她說的跪在玻璃碴上打他,腿上還擱個西瓜,西瓜掉了還不中。」

  租用這個房子的叫周景渙,她是做什麼的?她追打的、送出去的都是什麼人?在鄭州城南路的這個街區,周景渙成了一個充滿什麼色彩的人。

  讓人跪在玻璃碴上毒打,腿上的西瓜還不能掉下來,這個叫周景渙的女人究竟是幹什麼的?而那些被毒打又被帶走的到底是什麼人呢?記者孟慶海對此進行了深入調查。

  鄭州火車站,中原最大的火車站,客流量居全國第二,讓很多民工和流浪人員想不到的是,當他們走到站前廣場上的這座收容救助站附近時,危險也正在向他們一步步逼近,在這個救助站四周,有很多人推著自行車轉來轉去,他們的獵物,正是那些急於找工作的民工和流浪人員,記者通過一個特殊的渠道,認識了這夥人。

  記者:「今天咋樣?」

  「今天不中。」

  「弄了幾個?」

  「4個。」

  這夥人將弄到手的流浪人員或者民工稱作「貨」,那麼他們弄到這些貨後會將這些貨送到哪裡呢?原來這些貨的去處就是周景渙租賃的這套二層樓房,他們稱這裡叫中轉站,周景渙就是這所中轉站的老闆。

  周景渙:「來送貨的,來,你家哪裡的。」

  民工:「湖北的。」

  周景渙:「湖北咱們是老鄉啊,湖北什麼地方?」

  其實周景渙是河南人,但是她和送貨上門的人販子都喜歡和送來的流浪漢或者民工攀老鄉,因為這樣可以拉近距離。而每送一個人給周景渙,人販子都可以從周景渙這裡拿到130元。

  周景渙:「慢點走,經常來,送三個來,400元。」

  對被送來的人,周景渙首先要送上一片西瓜,並且好言相向,那麼作為中轉站的老闆,周景渙花大價錢買來這些流浪人員和民工后要幹什麼呢?

  周景渙:「磚廠你見過沒有?」

  民工:「沒有。」

  原來,作為中轉站的老闆,周景渙以介紹工作為名要將這些人送到一般人都不願去、活又重又累的磚窯場去幹活。

  記者:「送多少人?一年送多少人?」

  周景渙:「那想要多少有多少。」

  記者:「最多一年送多少?」

  周景渙:「一年1000多人。」

  更讓記者吃驚的是,周景渙最喜歡人販子送來的竟然是智力發育不全的流浪漢。

  人販子:「標準的磚窯職工,標準的磚場幹活的。」

  記者:「咋標準?」

  人販子:「非常合格,手伸出來。」

  記者:「他會幹活嗎?」

  人販子:「會幹活,手上繭子很厚。」

  周景渙:「智力有問題的佔30%,250加傻子,二百五,腦子不太靈光的,只知道干,酒一喝沒事了,他不考慮錢。」

  這位流浪漢在到這裡之前曾經在另外一家工廠打過一年工,儘管他一無所有,但是被送到中轉站時他卻一直緊緊抱著一隻貓。

  記者:「多少錢這貓?」

  流浪漢:「1000元錢。」

  記者:「1000元錢買的?」

  流浪漢:「是。」

  記者:「在哪買的?」

  流浪漢:「我也記不清了,在湖南買的。」

  記者:「你哪來1000元錢的?你從哪來那麼多錢?」

  流浪漢:「我幹活乾的。」

  原來他打工一年,老闆給了他一千元錢,然後又把這隻貓以一千元的價格賣給了他,這樣他打了一年的工,最後只得到了這隻貓。

  這一天,在周景渙一樓的房間里,一共有10個人,她肯定地說,裡邊有一半是智力發育不全的,她一眼就能看出來。

  周景渙:「你看這屋裡好幾個傻子,我一說站起來,騰一下就站起來,你信不信。都站起來,起來,叫老闆說兩句話好不好,不怕吃苦下力,哪個現在提出來,哪個怕吃苦,哪個?沒有吧,都喜歡吃苦吧,我不怕吃苦,看看人家小朋友,人家不怕吃苦,咱們這哪個怕吃苦,都不怕吃苦吧,是不是。都不怕吃苦吧,好,坐下。這都是我的好幫手,都是的。」

    剛才那位花一千元錢買貓的農民工,把這隻光吃肉不吃饅頭的貓從湖南帶到了河南,中間有多少辛苦,真難以想像,也許他的智商不如正常人,但他的善良,他對這隻小動物的愛心和悉心照顧,可能會比很多正常人更令人尊敬,可就是這樣的農民工,當他落到了周景渙的手裡,他的命運,還不如身旁的那隻貓。   

  

  周景渙每送一個人到磚窯場大概賺170元,按照一年最少送1000人計算,周景渙一年至少要賺17萬元。

  千名包身工 遭受非人「待遇」

  這天早上,周景渙要送9個人去開封的一家窯場,在一番訓話之後,他們上車出發了,記者看到這一次送的人好像都挺正常,便和同車的一位大姐聊了起來。

  「叫你幹啥去?你知道嗎?你知道叫你去幹啥的?」

  「我幹啥?你說幹啥就幹啥。」

  「你什麼時間來鄭州的?」

  「忘了。

  」

  「有孩子嗎?」

  「有。」

  「幾個孩子?」

  「100個。」

  「男孩女孩?」

  「什麼都有。」

  原來這九個人中,仍然有好幾個智力發育不全的人。

  記者還了解到,周景渙送一個人到磚窯場,價格是350元,她從火車站人販子手裡收每個人是130元,再除去生活費用和路費平均每個人50元左右,周景渙每送一個人大概賺170元,按照一年最少送1000人計算,周景渙一年至少要賺17萬元。在周景渙大發橫財的同時,從他手裡出去的這些人又會面臨什麼樣的命運呢?在鄭州市惠濟區的一家窯場,那裡的窯工大部分都是周景渙送進來的,記者在一個比較偏的房子里和這位正常的工人聊了起來。

  記者:「拿到工資了嗎?」

  工人:「沒有。」

  記者:「你在這幹了多長時間了?」

  工人:「半年。」

  記者:「半年,一分錢沒拿到嗎?」

  工人:「是。」

  記者:「是你一個人沒拿到還是所有的人都沒拿到?」

  工人:「全部。」

  記者:「要是走會怎麼著?你能走得出去嗎?」

  工人:「不能,不可能,走不出去。」

  記者:「他們抓住了會打嗎?」

  工人:「打,打得狠,腳踢,拳打。」

  這位民工告訴記者,這家窯場大概有40多位民工,一共有四個打手日夜監視、看管,窯場的一個管理人員看到我們在這位房間的房間里呆了很長時間,他馬上警覺地走了過來。在另一家磚窯場,記者了解到,民工不堪忍受逃跑的現象也同樣存在,有兩位當天剛剛來這家磚窯幹活的小夥子,他們告訴記者,他們正在收拾的東西就是昨天剛剛成功逃跑的一位民工留下的。

  如果不是我們的記者拍到了這一幕幕真實的鏡頭,真的很難想像,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今天,會發生在我們周圍,這些民工不僅處境悲慘,甚至連最基本的人身自由,都得不到保障。

  包身工欲突重圍 數度被擒 無路可逃

  一位從磚窯場里逃出來的民工在逃出來的當天,在鄭州火車站廣場,他又被人販子送到了周景渙的中轉站。

  民工:「一分錢也沒得到,把我身份證給扣下了。」

  這位姓陶的民工堅持,他再也不去窯場幹活了。但記者了解到,這位民工上一次也是從這裡被送到窯場去的,為了勸說他再去窯場,周景渙拿出了一疊照片。

  周景渙:「這就是勞動局局長,今天省委書記也來了,(指著記者)這是省委書記,你看到了,人家省委書記今天都來了,你看。」

  最終這位姓陶的民工同意再去窯場,為了勸說這位民工,一旁站著的記者被周景渙說成了來這裡視察工作的省委書記,那麼周景渙手上拿的這個勞動局長又是何許人呢?

  周景渙:「這是俺的兒子。」

  記者:「你兒子做嘛的?」

  周景渙:「做律師。」

  記者:「做律師放在這裡幹啥?」

  周景渙:「主要讓工人到廠里放心,俺兒子是國家工作人員,是勞動局局長,你們工資有保障,讓他們相信,到這個廠里很好,不要胡思亂想,讓他們踏踏實實幹。」

  又一次被人販子送過來的同樣是跑出來的民工。

  民工:「不掙錢,還打我。」

  周景渙:「今天晚上買點酒,高興高興,咱們雙方都來個自我批評,咱們都有點小錯誤對不對,咱們雙方都有錯誤。」

  把跑出來的民工又送回來的人販子:「一般從磚場跑出來的一說再去磚場就不行了。」

  記者:「那你剛才跟他說啥?」

  人販子:「說去地板磚廠,不是原來那種廠。」

  周景渙:「在廠里幹了幾天他跑了,又來車站,又給他送回來,咱這火車站比較大,一般這些人到車站摸不著,摸不著他就給那坐著,送人的(人販子)又給他送回來了

  送回來后,我說小劉或者小鄭,你又回來了,工作一做就成了,再哄他。」  

  

  很多人都是第二次,有的甚至是第三次、第四次被送到周景渙的中轉站,他們不少都是在磚窯幹活拿不到錢、還經常被打才跑出來的。

  解救「黑磚窯」里的「包身工」

  在接到記者的報案后,鄭州警方立即行動,直撲周景渙的中轉站。

  警察:「起來,快點,蹲下。」

  在周景渙的中轉站被警方端掉以後,一位在裡面干雜活的貴州女孩被救了出來,她叫郭蓉,今年只有16歲,半個月前,急於找工作的她被人販子送到了這裡,周景渙本來也準備把她賣到磚廠,又考慮到她年紀太小,又不傻,賣到磚廠不合適,就暫時把她留在中轉站干雜活,被解救后,她告訴警方,一般情況下來到中轉站的流浪漢或者民工,由於智力發育不全、有的又急於找工作,因此哄不是件難事,但是也有哄不好的,對於這樣不聽話的,中轉站的方法就是打。

  郭蓉:「只要有的不做就去打人家。」

  記者:「誰打?就這女老闆娘是嗎?」

  郭蓉:「不是她打,是帶來的那些人打,她也打,誰都打,那天來了一個小的,才十七八歲,那個不幹,兩個人拉上去就打,用棒子打。」

  郭榮說,很多人都是第二次,有的甚至是第三次、第四次被送到周景渙的中轉站,他們不少都是在磚窯幹活拿不到錢、還經常被打才跑出來的,因此對周景渙再把他們送到到磚窯場比較抵觸,這種情況下周景渙一般就會叫人販子過來教訓他們,有一次人販子打人,因為不小心,人跑了出去,雖然後來被抓了回來,但是當地派出所的民警曾經為此上門了解過情況,這給周景渙帶來了不少麻煩,因此後來他們打人的時候非常警惕,都是關在屋裡打。

  郭蓉:「他們打的時候就是關在屋子裡打,樓上也打,反正人在哪面就到哪去打。」

  因為怕挨打,郭榮非常謹慎,周景渙讓她幹什麼她就幹什麼。

  記者:「自己有沒有想過要跑出去?」

  郭蓉:「我想過但我出不來。」

  記者:「為什麼出不來?」

  郭蓉:「白天那屋裡天天都有人,晚上門就鎖了。」

  當天晚上,鄭州市惠濟區公安局出動50多名警力,包圍了轄區內古滎鎮的這家黑磚窯。

  惠濟區公安局副局長聶學峰:「我們現在到了以後,立即把窯場所有人員進行控制,一共控制的民工初步是34個,工頭大大小小,等於領導階層的7個人,我們要依法嚴肅予以處理,講明政策,願意回去的,讓廠主發給工資、發給路費,讓他們回去。」

  評論:市場經濟應當遵循所有現代文明認可的行為準則!

  儘管許多被周景渙販賣的農民工,他們的智商多多少少都不如正常人,但他們的艱難處境,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智商造成的,他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他們的生存環境極端惡化,應該受到拷問的,是這個社會的正常人。

  在看這個節目的時候,我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令人髮指。對那些完全失去人性的人,我不知道、也不想對他們說什麼,但我想對節目中的一個很特殊的人說幾句話,因為我覺得,按照常理,這個人最應當聽得懂我要說的話。

  這個人是誰?那就是節目里提到的人販子周景煥的兒子,他是鄭州市的一個執業律師,我們的記者告訴我,這位律師不僅知道他母親的所作所為,而且替他母親草擬了用來遮人耳目的勞務合同,在這些所謂合同里,幾乎所有的條款都對磚場有利。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它不僅應當遵守所有法律,而且應當遵循所有現代文明認可的行為準則。這位律師不可能不知道磚場和人販子的所作所為至少是犯下了非法拘禁罪,除了明顯違法之外,這些令人髮指的行徑幾乎違反了所有文明準則。我只在一個科幻恐怖片里看到了同樣的情景,一個邪惡的魔術師用法術喚醒了很多死人骨頭,然後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勞動或者殺人。

  我不知道那位受過高等教育、熟知法律的律師有沒有過良心上的折磨。在中國的土地上,還存在著這樣的人和這樣的事,這是對我們所有人的羞辱,是對人性和現代文明的挑釁,

  我們除了噁心之外,還應當行動起來,將這些挑釁正義和良知的醜惡行徑徹底清除出生活之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2: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