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一無所長」何以「惟有做官」

[複製鏈接]

958

主題

2251

帖子

142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42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q55 發表於 2006-8-7 23: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這人一無所長,惟有做官。」 這句話乍一聽似乎是戲言,但它卻是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原區委書記楊毓培在大學畢業選擇職業時內省后的抉擇。楊毓培「學而庸則仕」后,從一般公務員到科長、副縣長、縣委書記、再到高坪區任區長,官路暢通,似乎印證了「一無所長好做官」這一戲語。而今,楊因大量違規調整、提拔幹部、調動人員、收受巨額錢財而落馬。(《四川日報》)


  一無所長,為什麼卻會是塊當官的料?這句話折射出任命體制下的官場潛規則。英國政治學家和歷史學家諾斯古德·帕金森在他蓍的《官場病》中深刻揭露了平庸者得勢的原因。他創造出一個新的英文病名:「因嫉怠等死症」,意即無能與嫉妒的綜合症。他指出:如果一個單位的領導層里有一位高高在上的人染上了這種病,「他總是排斥一切能力比他強的人,也總是反對任命或者提升任何在將來可能勝過他的人。」(《官場病》,三聯書店1982年第一版,P74)這一論斷被稱之為「帕金森定律」。平庸者不顯山,不露水,好好先生,謙謙君子,正好被上述這種領導者認為用了放心省心。其實不然。看似老實的平庸者一朝權在手,也會便把令來行,捨我其誰?!


  大權獨攬,是「因嫉怠等死症」突出的表現之一。楊毓培毫不掩飾地說,作為「一把手」,自然而然是「一號」,是「老闆」,要擁有絕對權力。「說了作數,定了算數,以我說的為準,以我定的為準」;「說的就是政策,必須無條件執行」 「不準發雜音」,是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幹部選拔任用上楊毓培實行「三不」:不經組織考察,不搞民×測評,不徵求紀委意見;在人事調動上,楊毓培實行「一支筆」簽字,常委會只是走過場。


  總是排斥一切能力比己強的人,是「因嫉怠等死症」突出的表現之二。楊毓培在用人上唯錢是舉,不分賢、庸,專權而貪婪。財政工作在南充排名倒數第一的財政局長明方貴,先後10次送給他59萬元,一次又一次地保住了官位。在2003年2月的大規模調整中,有17人不符合任職條件,照樣所長任用。而一大批幹部被「擼」掉了原來的位子,是因為「表示得不夠」而被楊認為不是「他的人」,不跟他一條心。由於楊毓培營造出的這種「逆淘汰」的政治生態,使得一些有能力、想幹事的幹部也身不由己地捲入送錢的濁流之中。


  「因嫉怠等死症」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鏈環病。這在楊毓培這個鏈環的下端環節也體現出來了:根據紀委的調查,在高坪向楊毓培送錢的幹部有68人,包括一些副縣級領導幹部。尤為惡劣的是,極少數品行不端的人掌握權力后,又形成一個個同樣的「小磁場」,把這種「磁場效應」進一步擴大。問題是:關於楊毓培的貪婪,早在營山已經傳開。據楊自己交代,他在營山任縣委書記時就已斂財100多萬元。他後來竟又如願以償地調到高坪當上了區委書記,他這個鏈環的上端環節在哪兒呢?


  帕金森說過:帕金森定律「除了在理論上適用外,別無他用。」他又解嘲式地說:「植物學家的任務不是去除野草。他只要能夠告訴我們,野草生長得有多麼快就完事大吉。」帕金森只能揭示出官場病而無法給出藥方。而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的幹部任用制度的改革,由舉手錶決制向票決制的推進,由任命制到公選制、問責制的變革,相信能夠真正實現賢者上,庸者下的局面,讓平庸者好為官的現象遲早成為歷史的笑談。
 有朋自網上來,不亦樂乎?
沙發
newathens 發表於 2006-8-10 14:04 | 只看該作者
現在中國的官吏選拔制度還不如科舉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3
空手 發表於 2006-8-10 18:58 | 只看該作者
差不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4 09: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