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ZE="1"]PS:一名網友的回復
農村人能上網的太少我們無法知道他們的感受.我小時侯在山東文登農村生活過談一下個人感受.我村在當地屬不窮不富的村莊,我家在村裡屬中等生活水平.上小學時到供銷社買了盒石筆一塊石板,把字寫到石板上讓老師看一下,石板就被同學借去用了,大部分同學用不起石板而採用黑泥盆底打磨出一個方來寫字,小學五年級才能買本(學校統一買)和鉛筆.也有不少人家交不起學費(每學期幾元錢)和學校統一買得本而不念了.
那時主食是地瓜和地瓜干(地瓜用擦板擦成片曬乾,不要誤認為是熟地瓜晾成的熟地瓜干),苞米面大餅子大人們農忙時能吃到一點,分到點小麥大都到糧庫換成地瓜干(一斤小麥換一斤半地瓜干).地瓜因不好保存冬季大都長黑斑吃起來苦得直晃腦袋.菜是蘿蔔或白菜切了放在大碗中加點鹽在蒸地瓜的鍋里一起蒸出來的.過年過節買點肉切成很小的塊包餃子,第二天都交流誰吃著幾塊肉.那時糧都不夠吃,野菜啦;蘿蔔葉;地瓜葉都不少吃,尤其晚飯都是稀的夜間總是尿炕.那時我家有我父親和我小叔兩個成年勞動力,我們兄弟四個(我是老大)和我母親.成年勞動力每天掙10分工分,婦女每天掙6分工分,一年到頭天亮了下地天黑了回家,年末隊里算帳每10分值4至5角之間.我家日常用鹽呀;燈油呀都是讓我拿雞蛋到供銷社去換,每家養幾隻雞就要交幾隻雞的任務蛋每斤5角左右,任務完成後的雞蛋才能去換鹽和燈油(雞蛋每斤是6角幾).上學買個鉛筆也得拿雞蛋換.我家養了4;5隻雞供日常開銷,過清明節每人能分到1個雞蛋.穿得衣服是每年過年做一套衣服,需洗了晚上洗第二天穿,沒有襯衣襯褲的概念都光著身子睡覺.我小學畢業後到生產隊勞動每天掙5分工分,一年只有春節能休息一天.我後來投親離開了那裡,前年回去探親鄉親們說:你回來吧,現在的日子跟以前你在家那時比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那裡變化卻實太大,我想現在存在很多令人不滿的地方,但沒有人願回到人民公社去.我認為現在的九斤老太實在多得可怕,總是嘮叨這也不如從前那也不如過去,民族的劣根性吧.[/SIZ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