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破解周璇幾大謎團(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6-8-8 17: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電影百年憶周璇: 2006年08月08日11:33   新聞晨報  



周璇的出生和來歷,正如她自己所預言,似乎已經不可能被揭開真相。「6歲以前我是誰家的女孩子,我不知道,這已經成為永遠不能知道的渺茫的事了!」


可以確定的是,6歲時周璇被上海一戶姓周的人家收養,起名周小紅。養父周文鼎,繫上海工部局翻譯,養母葉鳳珠曾是粵劇演員,而其養父之子周履安是中國無聲電影片時代的大明星。


周璇懷著八個月的身孕,毅然從香港回到上海,在報上刊登啟事,宣布與朱懷德「脫離同居關係」。周民出世后,朱懷德堅決不承認是孩子的父親。



遠在加拿大的周偉則認為,黃宗英懷疑周民的父親是張善琨或李厚襄都是沒有根據的。


周偉編寫的《我的媽媽周璇》中,通過對周璇離奇死亡的調查取證后斷定,周璇死亡的原因並非傳言所說的「腦炎」,而是有外在因素。同時,周偉的一篇訪談《我媽媽是受他人迫害而死的》也掀起軒然大波。


而周璇的大兒子周民在採訪中多次表示,儘管周璇一生多災多難,但新中國和人民政府卻對她始終非常關心:「不論建國后發生過別的什麼不愉快或痛苦的事情,但對周璇個人而言,新中國、黨組織和朋友們可謂是盡心儘力,真是恩重如山,義薄雲天!」


周璇的兒子周偉曾這樣描述:「,周璇是大大的富婆,她的筆筒里全是金條,她用的器具都是金銀的。她的兩根金條不是光給唐棣,你去她也會給你。她的手就那麼松。」


周璇生命中的三個男人都和她有經濟糾葛。第一個男人嚴華與周璇決裂后對外說,周璇捲款潛逃。在大多數報道中,第二個男人朱懷德被描述成取走周璇大部分財產的騙子。第三個男人唐棣(周偉之父)也曾供認,從周璇那裡得到過兩根小金條。1987年,周偉和黃宗英就是為了周璇財產把官司打得沸沸揚揚。


編輯:日記匡正流言


從傳奇的身世之謎到身後關於財產、兒子生父等種種謎團,"金嗓子"周璇給後人留下了太多的疑問。難怪,當長江文藝出版社即將出版《周璇日記》的消息傳出后,立即引起了媒體的興趣。記者日前通過電話,採訪了該書責任編輯黃漢興,他說,《周璇日記》的出版,是對這麼多年來眾所關注的周璇謎團一次最完整的梳理。他認為"周璇日記"在她死後塵封那麼多年公諸於眾,其最大的價值在於,為讀者提供了一代明星周璇當時最真實的生活點滴與思想,是真實和重要的史料。


黃漢興說,即將在8月中旬面市的《周璇日記》,主體部分將以周璇的病中日記為主。從這部日記里,人們可以看到一個患病以後的周璇,作為影后、歌後生命漸漸殞落的餘輝和霞光以及在她身後的整整一個時代。為了便於進一步了解日記內容及背景,出版社還請周璇在日記里唯一提及的親人---她的兒子周民撰文,介紹周璇這部日記的來龍去脈,並在書中附錄了前輩作家黃宗英的訪談記。黃宗英談到那個年代有關周璇從未披露過的鮮為人知的往事。此外,還有趙國慶撰寫的《揭開周璇之迷》,這是對海內外出版界不少謬誤連篇、不負責任讀物對周璇的曲解和誣毀進行的一次匡正。


周民:不滿母親被塗鴉


作為周璇長子,周民為何要在這個時刻公開《周璇日記》?是為錢還是為了對母親的懷念?該書的出版,會不會引來兄弟間有關《周璇日記》版權的糾紛?儘管早有耳聞周民是個低調的人,並且書稿完成之後,就去黃山度假有意迴避媒體。但晨報記者還是堅持撥通了周民的手機。當他明白記者來意時,第一句話就擺出了拒絕的架式:"我們不談這個好嗎?我要說的都在書里說了。"當記者追問,"為何不願談論時",周民以"言多必失,且自己也不善言辭"作為擋箭牌,之後便掛斷電話。


無奈,記者只得按周民指引,在書中尋找周民的原始動機。字裡行間,周民道出了原委:有朋友得知周民手中有《周璇日記》,便建議他拿出來出版,並說可以賣個大價錢。周民自己雖不等錢用,但也想看看它究竟值多少價,成交與否另當別論。再說,周璇的日記從沒公開過,這畢竟是關於周璇最重要的資料。周民認為,所有描寫周璇的書都是片面、不完整的,更遑論編造的書了,其文字大都依照娛樂性走向、大肆渲染、沒有分寸。


讓周民真正下決心的事情是,一個又哭又笑的人四處散布周璇的財產之謎和死亡之謎,沸沸揚揚,一派胡言。所以,他想到出版《周璇日記》:周璇要說話了,我也要說話了,我的媽媽已經被人家塗鴉得不成樣子了。出這本書,周民無非是想"立此存照",在半粗不通的有關文字混沌中,空谷傳音流傳給後世。


周民認為,《周璇日記》的真實性勿庸置疑。"《周璇日記》只與我有關,而與其他任何人無關。其和一些僅存的照片表明周璇是我的媽媽,這也不是'加封'可以完成的。我要說的是《周璇日記》記錄了她對我的愛,而不是對別的什麼人的愛,表現了她作為一個30歲左右的單身母親在治病期間的生活:她有她的儀容、特長、情感和標準,她也有她的缺點、偏頗、過失和無奈。"


"媽媽周璇已經離世,雖然被埋葬,但始終沒獲得安寧。幾十年過去了,還有人在那裡搞不停,又是電視劇、又是編不倫不類的舞劇、又是雜燴式的或道聽途說加上出於某種目的編造的書。周璇對我畢竟是不可抗拒的,她的經常出現,提醒了我與那個世界和她的深刻聯繫。所以,我有必要編這本書。"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沙發
newathens 發表於 2006-8-8 21:10 | 只看該作者
紅顏多薄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22: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