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賈寶玉不讀什麼書?

[複製鏈接]

30

主題

30

帖子

3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2

積分
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咨 發表於 2003-11-11 03: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二百多年前,也就是在清乾隆中頁(1765年),有一本《石頭記》忽然出現在北京,幾年工夫就盛行起來,當時還都是手抄的寫本,每套價值數十金。《石頭記》又名《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紅樓夢》。

    今天,《紅樓夢》幾乎成了中國古代小說的第一名著,紅樓夢學(簡稱紅學)也成了文學領域的第一顯學。眾家讀解《紅樓夢》,或者將其書其作者理想化,或者將其內容歷史化、階級化,或者將其故事情節宮廷陰謀化。大體而言,絕大多數人均看重《紅樓夢》對「情」的關注及其精微、深刻的藝術表現力,並相信賈寶玉的故事脫胎於作者曹雪芹的經歷。

    曹雪芹生活在所謂的康乾盛世,他出生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夏,乾隆二十八年(1764年)春卒。但是,曹雪芹撰寫的《紅樓夢》,卻是一部家族由盛轉衰、姊妹兄弟均無好出路的大悲劇,他為什麼要寫這樣一部著作,曹雪芹把這個問題留給了讀者去思考:「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與此同時,關於創作《紅樓夢》的動機,曹雪芹在書中的第一回里,也提供了三個原由。

    其一,「欲將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褲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訓之德,以致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知我負罪固多。」不過,此條理由半真半假,因為《紅樓夢》中賈寶玉的父兄師友,其品行值得稱道的寥寥無幾。

    其二,「然閨閣中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併使其泯滅也。」此言乃話中有話,所謂「閨閣中歷歷有人」,暗示作者是在「以貌寓才」、「以情展才」,可惜個個是「才高無用反遭棄」。

    其三,作者自比第36501塊補天石,其它36500塊補天石,都被女媧用於補天,唯獨自己這一塊補天石被剩下無用,棄在青埂峰下,后又淪落紅塵,於是感嘆道:「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系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此乃畫龍點睛之筆。

    據此可知,曹雪芹的人生大問題,並不在於家道衰落(有興有衰,此乃世間常事),而是在於自己和眾姐妹們的聰明才智,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竟然找不到發揮的地方和使用的價值,一個個都成了被廢棄、被拋棄、被摧殘的「補天石」,被浪費在瑣碎的家庭(閨閣)生活中,被消磨在無謂的家族內部的鬥智鬥狠里(包括長輩與晚輩之爭、妻妾之爭、主子與奴才之爭、主子與主子之爭、奴才與奴才之爭),國家社會則任其自生自滅。

    這究竟是為什麼?曹雪芹眼睜睜看著一個個聰明絕頂的兒童少年被壓制被摧殘,自己無力回天,只能苦苦思索,卻又窮其一生不得其解。從這個角度來說,曹雪芹撰寫《紅樓夢》的目的,既是在質問這個摧殘壓制人性人才的社會,也是在向自己的同時代人以及後來人尋求答案。

    那麼,中國當時的國家政府、社會民族,任其一個個成員(包括社會中有條件受到良好教育的貴族富家子弟)的聰明才智,被摧殘被浪費的原因究竟何在呢?曹雪芹雖然沒有找到答案,他卻把造成這種結果的社會現象一一記錄在案(滿紙荒唐言),期待著有明白人去解「其中味」。

    當然,這不是一道容易解開的社會大問題,它實際上涉及到中國在清代為什麼開始落後於西方的問題,中華文明與文化的發展究竟遇到了什麼問題。

    一 、賈寶玉等人的人生價值

    在《紅樓夢》里,賈寶玉和眾姐妹,以及大小丫頭,他們的人生理想,只涉及生存的方式,而很少涉及到人生自我價值的實現。
第32回,湘雲勸寶玉:「如今大了,你就不願意去考舉人進士的,也該常會會這些為官作宦的,談講談講那些仕途經濟(此處『經濟』指經邦濟世),也好將來應酬事務,日後也有個正經朋友。讓你成年家只在我們隊里,攪的出些什麼來?」寶玉聽了,大覺逆耳。

    第36回,寶玉對「文死諫」、「武死戰」不以為然:「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於天,若非聖人,那天也斷斷不把這萬幾重任交代,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釣譽,並不知君臣的大義。」

    第37回,寶釵為寶玉取號:「有最俗的一個號,卻於你最當:天下難得的是富貴,又難得的是閑散,這兩樣再不能兼,不想你兼有了,就叫你『富貴閑人』也罷了。」

    第42回,寶釵對黛玉說:「男人們讀書明理,輔國治民,這才是好。只是如今並聽不見有這樣的人,讀了書,倒更壞了。這並不是書誤了他,可惜他把書糟蹋了,所以竟不如耕種買賣,倒沒有什麼大壞處。至於你我,只該做些針線紡織的事才是?」

    對於賈寶玉來說,他雖然是富家子弟、貴族哥兒,才智甚高,讀書甚廣;但是,他的悲劇,卻在於除了仕途之外別無出路(這與常說的懷才不遇情況不同)。與此同時,他的身份觀念,既不能去經商,也不能去務工作農;而他偏偏不愛仕途(即不以當官為人生價值的實現),他的家族沒落又斷了他的仕途之路,學而優不能仕,因此陷入了「學習無用論」之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世俗理想也落了空。

    對於《紅樓夢》十二釵來說,黛玉、寶釵、湘雲、四春,一個個都賽著聰明伶俐,才智超群。但是,她們除了出嫁,除了出家,除了在家族內爭風吃醋,除了偶爾吟詩作對,除了閨閣女紅,再也沒有施展才華之地、之路、之事,也就是生兒育女、終其生只能操持家務而已。

    至於曹雪芹記述的大大小小丫鬟們,其聰明才智並不見得就遜於寶玉、黛玉、寶釵之流,然而她們的社會出身卻決定了她們的人生道路:不是給主子當使喚丫頭,就是給主子當小妾,或者隨便嫁個人,其才智也只能學個「眉高眼低」而已。

    二 、賈寶玉以及眾姐妹讀什麼書

    賈寶玉等人的人生追求,除了受到社會約束、長輩約束之外,也與他們所受到的教育內容和教育目的密切相關。本文根據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版《紅樓夢》前80回的不完全統計,賈寶玉等人讀的書目如下,實際上它們也就是曹雪芹所受教育的主要內容。

    第3回,黛玉入賈府,賈母問黛玉讀什麼書,黛玉道:「剛念了《四書》。」寶玉為黛玉起名,引《古今人物通考》:「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

    第5回,寶玉來到秦可卿內房,見「燃藜圖」故事畫,出自《劉向別傳》。

    第9回,賈政通過李貴了解到寶玉在讀第三本《詩經》,就讓李貴轉告私塾先生:「什麼《詩經》、古文,一概不用虛應故事,只是先把《四書》一齊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

    第16回,黛玉葬父后返回賈府時「又帶了許多書籍來」。

    第17回,賈政帶寶玉等人參觀大觀園,讓寶玉題對額,寶玉引經據典:「似乎當日歐陽公題釀泉用一『瀉』字則妥,今日此泉也用『瀉』字,似乎不妥。」「唐人詩里,還有『柴門臨水稻花香』,何不用『稻香村』的妙?」「想來那《離騷》、《文選》所有的那些異草?見於左太沖《吳都賦》?見於《蜀都賦》?」

    第18回,元妃省親,「那寶玉未入學之先,三四歲時,已得元妃口傳教授了幾本書,識了數千字在腹中。」元妃送「寶釵、黛玉諸姐妹等,每人新書一部」。

    第21回,寶玉百無聊賴,拿了本書,歪著看了半天,寶玉「自己看了一回《南華經》,至外篇《  篋》一則」,黛玉「可巧便翻出昨兒的《莊子》來」。

    第22回,賈母為寶釵過生日,定了一班新出的小戲,寶釵點了一出《西遊記》,並對寶玉講解《山門》,「寶玉聽了,喜的拍膝搖頭,稱讚不已,又贊寶釵無書不知」。寶玉參禪,遭到黛玉、寶釵、湘雲嘲笑,寶釵講述佛教南宗六祖惠能參禪的故事。

    第23回,寶玉住進大觀園,還「只想外頭鬼混」,茗煙想讓寶玉開心「左思右想,皆是寶玉玩煩了的,只有一件,不曾見過。想畢,便走到書坊內,把那古今小說,並那飛燕、合德、則天、玉環的『外傳』,與那傳奇角本,買了許多,孝敬寶玉。寶玉一看,如得珍寶」,隨後寶玉便與黛玉一起讀《會真記》(《西廂記》)。

    第32回,黛玉「因心下忖度著,近日寶玉弄來的外傳野史,多半才子佳人」。

    第34回,寶玉「因心下惦著黛玉,要打發人去,只是怕襲人攔阻,便設法先使襲人往寶釵那裡去借書」。

    第39回,劉姥姥編了個清早雪地偷柴草的標緻女孩兒的故事,寶玉派焙茗實地考察,焙茗道:「爺又不知看了什麼書,或者聽了誰的混賬話,信真了,把這件沒頭腦的事,派我去碰頭。」

    第40回,劉姥姥逛大觀園,來到黛玉的住處,見到書架上放著滿滿的書,方笑道:「這哪裡象個小姐的繡房?竟比那上等的書房還好呢!」

    第41回,劉姥姥誤入寶玉住處,只見「左一架書,右一架屏」。

    第42回,大姐兒有病,劉姥姥「依我說,給他瞧瞧崇書本子,仔細撞客著」,一句話提醒了鳳姐兒,便叫平兒拿出《玉匣記》來。

    寶釵對黛玉說:「你當我是誰?我也是個淘氣的,從小兒七八歲上,也夠個人纏的。我們家也算是個讀書人家,祖父手裡也極愛藏書。先時人口多,姐妹弟兄也在一處,都怕看正經書。弟兄們也有愛詩的,也有愛詞的,諸如這些《西廂》、《琵琶》以及《元人百種》,無所不有。」

    第43回,寶玉來到水仙庵,鑒賞洛神像,真有那「翩若驚鴻,婉若游龍」、「荷出綠波,日映朝霞」(引自《洛神賦》)的姿態。

    第45回,黛玉知寶釵不能來了,便在燈下隨便拿了一本書,卻是《樂府雜稿》。

    第48回,黛玉教香菱學詩:「我這裡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後再讀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綠,次之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這三個人做了底子,然後再把陶淵明、應、劉、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你又是這樣一個極聰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

    第51回,寶琴寫了十首懷古絕句,眾人討論古迹真偽,李紈說:「及至看《廣輿記》上,不止關夫子的墳多,自古來有名望人,那墳就不少。無考的古迹更多。」

    第52回,寶釵為詩社活動擬的詩題是「詠太極圖」,寶琴反對道:「這分明是難人,要論起來,也強扭的出來,不過顛來倒去,弄些《易經》上的話生填,究竟有何趣味!」

    第56回,探春興利除弊,寶釵評論道:「你們也都念過書,識國字的,竟沒看見過朱夫子有一篇『不自棄』的文么?」探春笑道:「你這樣一個通人,竟沒看見《姬子書》(曹雪芹杜撰的書名)?」

    第57回,湘雲聽了當票的事,動了氣,黛玉笑道:「你要是個男人,出去打一個抱不平兒;你又充什麼荊軻、聶政?真真好笑!」荊軻、聶政的故事,出自《史記》等史書及其傳奇故事。

    第64回,寶玉聽雪雁說黛玉設祭,心內想道「林妹妹有感於心,所以在私室自己祭奠,取《禮記》『春秋薦其時食』之意,也未可定」。

    第73回,賈政要問寶玉的功課,寶玉心裡數著自己讀的書,其中「肚子里現可背誦的,不過只有《學》、《庸》、二《論》還背得出來」、上本《孟子》「有一半是夾生的」,下本《孟子》「有大半是夾生的」、《五經》(《易經》、《書經》、《詩經》、《禮記》、《春秋》)「雖不甚熟,還可塞則」,至於古文「這是那幾年所讀過的幾篇《左傳》、《國策》、《公羊》、《穀梁》、漢、唐等文」。

    玉柱兒家的求迎春討情,見迎春不允便鬧起來,「迎春勸止不住,自拿了一本《太上感應篇》去看」。

    第76回,黛玉和湘雲賞月作詩,提到的古書有《青苔賦》、《神異經》、《畫記》、《唐書》、《唐志》、《歷朝文選》,以及陸放翁的詩作(其它場合提及的宋代詩人尚多)。

    第78回,賈政命寶玉、賈環、賈蘭等以林四娘的故事各作一首詩,寶玉認為此詩以「長篇歌行,方合體式,或擬溫八叉《擊甌歌》,或擬李長吉《會稽歌》,或擬白樂天《長恨歌》」。

    第79回,黛玉聽見寶玉所作祭悼晴雯的《芙蓉女兒誄》,對寶玉說:「好新奇的祭文,可與《曹娥碑》並傳了。」

    據此可知,賈寶玉等人讀到的書,其範圍主要集中在政治、歷史、文學、宗教等領域。這裡有必要指出的是,中國古代的教育學理念,重傳授,輕探索。例如,韓愈的《師說》就把老師的作用限制在「傳道、授業、解惑」三個方面,而所謂「解惑」,實際上乃是不讓學生提出不同的觀點,詳情可參閱筆者《與韓愈同志商榷教師的作用》(《從教師節到師生節、教育節》)一文。

    三 、與曹雪芹同時代的西方人在做什麼

    對比之下,18世紀的歐洲青年人(資料引自《人類文明編年紀事》一書,主要選取1715年至1766年的內容,與曹雪芹同時期),特別是他們的富家子弟、貴族子弟,人生道路選擇領域非常寬廣,有大量機會走出家庭、家族的小圈子,去施展才華,搞藝術,搞科學,搞探險,搞傳教,搞征服,搞擴張,搞掠奪,他們的世界大得很。

    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在1679年英國、1776年美國、1789年法國先後發生。

    1715年,英國在中國廣州開設第一家貿易分公司。1740年,「柏林政治和教育消息報」出版。1750年,中國熱門貨瓷器、綢緞、漆器、剪紙、金魚等暢銷西方。1763年,巴黎舉辦工業產品展覽會(被認為是最早的工業品展覽會)。

    1719年,英國人笛福著冒險小說《魯濱遜漂流記》,進一步促進西方冒險行動。1727年,歐洲出現啟蒙運動。1764年,英國人霍勒斯?沃波爾著驚險小說《奧特朗托城堡》。

    1715年,早期蒸汽機傳入德國。1716年,製成水暖設備。1717年,英國把天花疫苗從病人身上接種到健康人身上。1719年,柏林開始精確的氣象觀測。1726年,英國發明血壓精確測量法。1727年,牛頓去世。

    1730年,法國發明酒精溫度計。1733年,法國科學家能夠區別正負電荷。1737年,法國科學家,進行大地測量,證明地球為橢圓形。1738年,瑞士科學家提出流體運動定律。1739年,英國發明滾輪式紡紗機。1742年,美國政治家兼物理學家富蘭克林利用風箏引線獲得電火花。1746年,歐洲開始大量生產硫酸。

    1749年,法國動物學家布豐著《動物的自然史》。1751年,發明後膛槍。1753年,首例白內障手術。1755年,康德著《自然通史和天體論》。

    1756年,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提出化學反應過程中的質量守恆原理。1757年,英國科學家設計出消色差透鏡。1759年,幾何投影學。1760年,區分溫度與熱量,建立熱學基礎。1761年,病理解剖學。1762年,地層學說。1766年,開始環球旅行,發現氫氣,發現行星間距規律。

    四 、賈寶玉等人對外國的了解

    值得我們今天深思的是,根據《紅樓夢》的記述,當時曹雪芹及其眾姐妹,已經在使用許多來自西方的商品。

    第9回,王熙鳳誇祖上榮耀:「我們王府里也預備過一次。那時我爺爺專管各國進貢朝賀的事,凡有外國人來,都是我們家養活。粵、閩、滇、浙所有的洋船貨物都是我們家的。」

    第45回,寶玉「回手向懷內掏出一個核桃大的金錶來」。黛玉「回手向書架上把個玻璃繡球燈拿下來」。寶釵派人給黛玉送去「一包子潔粉梅片雪花洋糖」。

    第51回,晴雯著涼,寶玉關心地問,「說著,只聽外間屋裡隔上的自鳴鐘『噹噹』的兩聲」。

    第52回,為治晴雯感冒鼻塞,寶玉命麝月取鼻煙,「麝月果真取了一個金鑲雙金星玻璃小扁盒兒來,遞給寶玉。寶玉便揭開盒蓋,裡面是個西洋琺琅的黃髮赤身女子,兩肋又有肉翅,裡面盛著些真正上等洋煙」。接下來,寶玉又命麝月:「往二奶奶要去,就說我說了,姐姐那裡常有那西洋貼頭疼的膏子葯,叫做『依佛哪』,我尋一點兒。」

    寶琴與眾人聊天,說起外國的女孩子「才十五歲,那臉面就和那西洋畫上的美人一樣,也披著黃頭髮」,而且會作詩,會講《五經》。

    晴雯帶病補孔雀裘,寶玉道:「這就很好,那裡又找俄羅斯國的裁縫去?」

    第57回,寶玉聽紫娟說黛玉要回蘇州,精神恍忽,「一時寶玉又一眼看見了十錦格子上陳設的一隻金西洋自行船」。

    遺憾的是,寶玉、黛玉、寶釵和王熙鳳,他們居然沒有對西方社會發展的情況,產生進一步了解的慾望,彷彿那個西方世界可有可無似的,或者那個西方世界只會向中國輸出一些新奇玩藝兒似的。今天的中國人都知道,在曹雪芹死後不到百年的時間,西方人就仗著洋槍洋炮洋船打進了中國。問題是,中國社會中千千萬萬聰明絕頂的寶玉、黛玉、寶釵們,當年為什麼對西方社會的蓬勃發展以及隨之而必然導致的向外擴張,竟然個個都渾然不覺呢?這個問題說來話長,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不在於賈寶玉讀什麼書,而在於賈寶玉不讀什麼書。

    五 、賈寶玉不讀什麼書

    在筆者看來,賈寶玉等人所讀的書里,所關注的內容里,沒有《鏡花緣》,沒有《徐霞客遊記》,沒有鄭和下西洋(其航海資料在鄭和結束下西洋的活動后,被朝廷下令銷毀),沒有張騫出使西域,沒有徐福下東洋,沒有穆天子西征,沒有《山海經》,沒有帝禹命伯益、大章、豎亥實施的具有國土資源考察性質的地理大發現(參閱筆者與夫人合著的《經典圖讀山海經》,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8月版),也沒有在當時已經被翻譯成中文的西方著作。

    總之,賈寶玉們這些當時中國有良好教育條件的青年,他們對地理不感興趣,對探險活動不感興趣,對地理大發現不感興趣。而對地理不感興趣的人,實際上也就是對外部世界不感興趣的人,他們不關心外部世界的情況,因此眼界很小,心胸也窄,好奇心也淡漠。

    與此同時,賈寶玉等人所讀的書里,也沒有《考工記》、《夢溪筆談》、《天工開物》,以及《墨子》(因含有民權思想、政黨主張,而被歷代統治者排斥)、《惠子》(早已失傳,部分內容被記錄在《莊子》里)等探討物理、光學、生產等科學技術內容的書籍。

    事實上,賈寶玉沒有被培養出關心工農業生產技術問題的興趣,在這個問題上甚至遠遠不如襲人。第67回,大觀園種葡萄的老婆子,見葡萄被馬蜂咬了,只會用手轟馬蜂,襲人見了說:「你倒是告訴買辦,叫他多做些小冷布口袋兒,一嘟嚕套上一個,又透風,又不糟蹋。」

    當然,責任不能完全由寶玉、黛玉、寶釵他們個人承擔。這是因為,一是他們讀不到許多書,當時書的種類少,再加上朝廷禁書(包括文字獄)、家庭禁書、習俗禁書,想讀也讀不到。二是有書而不喜歡讀,這又與他們所受的教育偏見不無關係。三是,對於襲人、平兒等丫鬟來說,她們的身份地位使其沒有條件讀書。

    更重要的是,當時中國的青年人普遍缺少好奇心,缺少探索精神。其原因之一在於,中國長期的封建皇帝專制、家族專制社會,導致人們沒有世界的觀念,只有天下的觀念,而天下者乃是皇帝的天下。

    其原因之二在於,中國的社會慣性限制、約束了社會成員的思維範圍。例如,技術慣性導致的思維慣性(中國因為有了瓷器,而沒有發明和使用玻璃,限制了光學、化學的發展),政治慣性導致的思維慣性(鄭和下西洋的資料被銷毀,目的是不讓中國百姓了解外部的世界,去外國謀發展),思想慣性導致的思維慣性(科學技術被視為與社會政治穩定相矛盾的奇技淫巧),等等。

    六 、人才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應當指出的是,曹雪芹在悲痛自己和眾姐妹的才華不得用於現實社會去「補天」的同時,他的內心是不甘的。為此,他只能用文學藝術的手段,幻想著有朝一日人人都能才盡其用。例如,第78回,晴雯屈死後,曹雪芹借一名小丫頭的嘴替晴雯說:「你們不知道,我不是死:如今天上少了一個花神,玉皇爺叫我去管花兒。」賈寶玉聽說后,就看著芙蓉花笑道:「此花也須得這樣一個人去管。我就料定他那樣的人必有一番事業!」

    歷史已經翻過了不堪回首而又不能不回首的那一頁。今天,北京市的大型書店,西單圖書大廈、王府井圖書大樓、琉璃廠中國書店、海淀知道圖書廣場和中關村圖書城,均開架售書,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自由選購。例如,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里,尋書人熙熙攘攘,一進大廳,右手迎面就是「旅遊地理」圖書區,好多排長長的書架,擺滿了涉及古今中外的各種地理書,僅「經典史料」書架就好幾個,《經典圖讀山海經》、《水經注圖》等新書赫然在列(可惜沒有研究《穆天子傳》的書,但這不是書店的錯,而是研究者和出版者的不足)。

    從這個角度來說,今天中國人特別是青年人,由於有了獲得知識和信息的廣泛渠道,他們的人生價值也就有了實現的更多機會。擁有大量這樣青年人的中國,其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北京山海文化企劃苑Z68-9000 重構(王紅旗)2003年11月9日

1

主題

24

帖子

5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5
沙發
amensz 發表於 2003-11-11 04:50 | 只看該作者

文章角度取向很好

現代人讀書基本上也是類似的通病,一則被迫讀書,那是必做的功課,再么就是個人的喜好和社會的流行,說到真正的開闊視野似乎總是沒能做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196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50
3
恐怖大王 發表於 2006-9-7 13:41 | 只看該作者
是呀曹的眼光還挺超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

主題

1685

帖子

36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1
4
丁巳 發表於 2006-9-8 16:07 | 只看該作者
ding, nic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