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買房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

[複製鏈接]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空手 發表於 2006-8-18 17: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chris2004 於 06-08-16
                     
        (星星生活/連鵬編譯)房屋專家表示,如果你想把買房做投資作為人生目標的話,你最好不要去買房。從經濟學上來說,你最好繼續住在租來的屋子裡,在未來的25年裡把你的錢投入股票債券里。

他們建議,房子更應該作為一種日用品。想一想如果擁有了一個自己的房子,將會增加人生的質量和幸福感。約克大學教授莫西·米萊弗斯基(Moshe Milevsky)說,可能一塊兒磚頭,一抹灰泥只值一元錢,但是能跟家人在屬於自己的房子里過著愉快的生活,卻不是能用錢來衡量的。

如果你決定買房置業,你需要慎重考慮在什麼地方買,買什麼樣的房子,買何種價格範圍內的房子,用同樣的標準你可以購買任何其他的大件。總的來說,就是首先應評估你希望買的是否值得,同時要衡量你的資金是否應允。

米萊弗斯基坦承他是在被「脅迫」下買的房子,因為他的家人都希望並堅持購買房子。他成功地抵制了他們近10年,他不願為了房子而傾注全部家產。不過,買完房子后,米萊弗斯基認為家人的決定是正確的。在他們多倫多以北的自家房子後院,孩子們都歡快地玩著,他看著家人愉快的表情而感到滿足和幸福。米萊弗斯基認為,這一切都是無價的。

米萊弗斯基表示,他認識到,從經濟學上來說買房子是集中投資。不像股票等有上漲和跌幅的穩定性保值投資。

房屋市場也像股市運轉周期那樣,價值會有波動。加拿大住房抵押貸款和住房公司的多倫多地區資深市場分析師傑森·莫克(Jason Mercer)表示道。

記得1989年發生的房地產市場崩潰么?莫克說道。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現在的房屋價格和勢態已正在接近1989市場崩潰前夕的形勢。

莫克不願預測房屋市場多久之後將會出現崩潰危機,與80年代末期不同的是,目前加拿大強勁的就業增長以及低通脹完全展現了健康良好的國家經濟形勢。

目前的低通貨膨脹率和低利率也使更多市民比以前更有能力承擔養房成本。不過,莫克希望未來房價可以較溫和的適度上漲,而不是像近4年以來的每年都以近兩位數比率上漲。

加拿大住房抵押貸款和住房公司(CMHC)預計今年大多倫多地區的房價將會有4%的上升,到達平均每套$350,000。而在2007年將有2%的上升。 (2005年平均房格維持在$315,000多/每套)。

多倫多地區的獨立房地產分析員威爾·鄧恩(Will Dunning)認為目前房價已經到達了極限。

不過,即使這意味著"你不能再預測房屋市場」以便迅速買房為了未來升值。但鄧恩認為目前仍然是一些家庭買房的適當時機。 對深切渴望擁有一片棲身之地的人來說,作出明智的決定和選擇才能取得長期的滿意。

"不要把它視為一種投資,"鄧恩說道。這種想法也跟米萊弗斯基的建議一致。 "買房前你應該看看它是否符合你的家庭情況和需要。"

大多倫多市場提供了各種房屋類型:獨立屋、半獨立屋、鎮屋、公寓、高級公寓等。

你可能渴望一個市區內的獨立靚房,有一個大院子。但是你的家人將不得不犧牲其他同樣重要的事情去選擇這個嗎? 或許你可以考慮不同的地點或較低價格的住房選擇。

首期付款是相當嚴峻的。米萊弗斯基簽訂了一份可靠的25%首期支付合約。儘管目前有些借貸方提供零首期的抵押。

如果首期付款比例超過25%,借款人不必擔保即可獲得貸款。這樣就不用再交保險費。如果首付不足25%,還要給銀行交保險費。但到頭來如果房價下降,你支付的將會比房價更高。米萊弗斯基提醒將要買房子的人應該注意買房后的相關支出因素,因為這跟租房住不同。

除了每月供房之外,僅擁有房子后的每月水電費就比一般租房月租要高。

除了房產稅、維修費和應急資金,例如屋頂漏水、水管爆裂等,你還會支出更多。米萊弗斯基點出另一個重要問題:許多買房后的人將會被吸引到"強迫消費"一族中來,你將會為了為改善和美化房子花費巨大。這些都是租房者不用考慮的。

到底是買房還是租房,不僅是一個選擇性的問題,也是一個技巧性的選擇。在決定買房前要弄清楚兩個問題:是否能夠負擔換貸?是否能夠承受長期的養房費用。在買房這件事上,千萬不能有僥倖心理。

"最終決定買房子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米萊弗斯基結論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6: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