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自我驚詫論――解說的高度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ewathens 發表於 2006-8-1 20: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鈍俚

我們的許多同胞們是非常有愛國熱情並且十分關注國際影響的,當他們在愛國的大旗下不斷揮舞大棒的時候,友邦們似乎並沒有我們想象當中的驚詫,沒有大批的憤怒反對者舉著標語、喊著口號在使館門前示威,我們意想當中的外交危機因為我們的神經緊張瀕臨於崩潰而崩潰,在風雲未起之時而夭折。

解說是有一定原則的,看客是有一定素養的,評論是每一位都可以進行的,但是要達到一定的高度確實是困難的。當自己不能夠達到預想中的高度時,便期待著有人能夠代替自己去表達內心的願望――可是,你怎麼能夠喪失國格呢?

我不知道是不是傳統文化的家國天下的高度難以企及,於是在不同地方和場合,我們都是站在國家發展水平、國際巨大影響上看待問題,分析矛盾,批判冒進――在批判冒進浮躁中,進一步表達了自我的浮躁和對於所謂個性化、強勢媒體的意淫強暴!

個性太突出的人一定沒有多少共性,這是必然的規律。在中庸里,為什麼持「中」最難,因為「庸」是什麼都不做就可以辦到的,於是,我們就努力去尋找「中」――不論是「槍打出頭鳥」還是「造反有理」的政治和社會生存法則都是通過極端「不中」的手段來達到所謂「中」的目的。當大家都批著一樣的外衣、說著一樣話語、用同樣的思維唱著同一首歌的時候,我們就完成了大一統,就充分體現了凝聚力和民族的高度氣節了!

的確,在如此娛樂化的世界里,需要有危機感和世界的戰略眼光,要有優秀傳統文化大國的非凡氣度,要有千年文化熏陶的思想深度,要有謙謙君子的優雅風範。唯如是,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才有希望。但是,只是簡單地把批判標準就這樣細化,就能夠達到所謂的「愛國」或者宣揚國家的優秀和強勢?

當前的所謂「解說門事件」,對於有關個人的批判從國家發展戰略和對外友好的高度到個人人格道德修為的深度都有了十分透徹的挖掘。可是,對於本身的解說的高度卻通常避而不談,或許是因為這個高度本身就沒有高度,只有人性和國家性才是可以被提升到有非凡學識和道德楷模的精英可以批判和研討並加以挖掘的層次――在不能夠公開表明自己娛樂的時候借娛樂的名義完成了自我娛樂的進程。

自我驚詫的意義在於先知先覺的防範意識,道德的批判在於標明自身的君子,愛國的論調在於證明堅決不當漢奸的決心――可見,他們早就經受了類似的考驗,有著十分的經驗或者教訓,以教育後來者不要重蹈覆轍,不要再步其後塵的曾經有過忘卻國家或國家利益的時候――嗚呼,這種表態不會是更大意義上的作秀吧?!

央視的春晚就是一個超大的秀場,越辦越無奈,越辦越缺少亮點與激情。現在,世界盃成為了又一個春晚,轟轟烈烈而又悲悲切切,想達到大眾的普遍共同娛樂卻又力圖有所創新,個性成為必不可少的標籤,也成為了隨時可能引爆的炸彈,想要開創一個嶄新的娛樂和思想深度並舉的形式,而又力圖維持「中庸」的偉大傳統。在娛樂廣度和文化深度以及收視率高度中徘徊,最後只有把具體的人犧牲掉――因為高度而吸引,因為吸引而放下身段,一切就在矛盾里延伸,在高雅中頹廢,在世俗間共鳴!

我確乎不清楚自我詫異與國家利益的關係,但是明白一直以來國人的思想重負和自我加壓的偉大之處,但是又間接直接見識了做秀的巨大威力――通常來說,一般意義上隨時表明最愛國的人恰恰是掩飾自己心理的對國家當前各方面發展充分不信任的群體,他們的所謂高級傷痛,沒有肉體的低級毀滅,在意淫中滿足自己的願望,在真實侵襲中選擇保全(最為極端的歷史例證當數汪精衛,批著最漂亮外衣的懦弱並萬分墮落的典型代表)。

我們的高度一直就是這樣矛盾,對激情充滿抵制,對個性充滿希冀,對現實充滿壓抑,對未來充滿恐懼――或許就只是剩下自我驚詫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3: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