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看我們偉大的漢語,國家漢字的掃盲標準是1500個字,理工科大學生一般掌握2000個漢字就可以了。就憑這2000個字,再查查字典,大家可以讀書、看報、搞科研。可以很順利地讀一些名著,如《紅樓夢》等。
再看看英語,在英語世界里,沒有2萬個辭彙別想讀報,沒有3萬個辭彙別想把周刊讀順,英語國家大學畢業10年後的職業人士一般都懂8萬辭彙。新事物的湧現,總伴隨著英文新詞的產生,例如火箭(ROCKET),計算機(COMPUTER)等,可漢語則無須,不就是用「火」驅動「箭」么,會「計算」的「機」么!可英文就不能這樣,不能靠組詞,否則「太長」了。如火箭將成為「FIRE-DRIVEN-ARROW」,計算機將成「COMPUTAIONAL-MACHINE」等。太長的字會降低文章的可讀性與讀者的理解能力。從中大家可以看出英語是一種非常落後沒有科學性的語言。是西方國家語言中最難學的一種。
在美國,高中畢業能看懂報紙就不錯了,所以美國表意的動畫片,漫畫很發達,能看懂名著就可以吹大牛了,自以為高素質了,可是這樣的人在中國只能算小學生的水平,是被認為沒有多少文化的人。由於英語辭彙太多,因此容易忘記是很正常的,如果大家有興趣拿沙士比亞的原著去考考現在國內所謂的英語專家,他們肯定不及格。美國9.11事件后,產生的很多新辭彙,連美國自己的國民也有很多搞不清楚的。
作者前面"一、看看英語是什麼東西"那一段都講什麼呢.哦,你用中文就可以翻翻字典去查缺補漏,用英語就不行啦?
別的不說,這句話太露底了:
"總伴隨著英文新詞的產生,例如火箭(ROCKET),計算機(COMPUTER)等,可漢語則無須,不就是用「火」驅動「箭」么,會「計算」的「機」么!可英文就不能這樣,不能靠組詞,否則「太長」了。如火箭將成為「FIRE-DRIVEN-ARROW」,計算機將成「COMPUTAIONAL-MACHINE」等。"
用漢語去代表一個東西然後再用漢語的寫法去翻譯成英文,然後就硬說這就是英語組詞上的劣勢.
琢磨著他是不是在以自己做為最生動的例子體現國內英語教育的生搬硬套啊.
後邊數落教育官僚主義的部分沒什麼錯的,就前面這一段實在看著有點為了貶低而貶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