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所認識的德國人

[複製鏈接]

1099

主題

2827

帖子

1577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4

積分
157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145 發表於 2006-7-10 23: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By 臨時客

我所認識的德國人都不是我的朋友,但無一例外地,都贏得了我的尊敬。確切地說,我只認識三位德國人,而且幾乎是在同一時期認識的,都是職位比我高的上司。

1999年6月,我通過看報紙上的招聘廣告,應聘到悉尼西部的St.Mary地區的一家名為AIRFACT的空調工廠當銷售工程師,這家工廠原來是有40年歷史的澳大利亞本土企業,但在1995年的時候被德國著名的跨國公司,世界排名第三的壓縮機生產廠BITZER(譯成中文的話,叫做比澤爾集團)所收購,嚴格來說,是被BITZER集團的澳大利亞分公司所收購,所以,我進入那家工廠的時候,總經理是德國人,但其他人都是澳大利亞悉尼的本地人。把我招進公司的是我後來的頂頭上司、公司的銷售經理ALLAN(艾倫),一個非常熱情開朗的AUSSIE,已經看過我的應聘資料,沒扯幾句就決定要我下周來上班了。但我覺得:招一個人進公司恐怕還要經過一些程序吧?艾倫笑著說:「我已經決定要你了,下周上班的時候,你跟德國總經理簽個雇傭協議書好了,那隻不過是一個形式。」

之一、BIZTER澳大利亞集團公司下屬的AIRFACT公司總經理:Trevor Kemp (卻威爾.肯普)

我跟Trevor的接觸時間並不長。大約只有不到兩個月的樣子。

Trevor就是這家公司的總經理,從德國調過來的,瘦高型身材,不苟言笑的樣子。我第一次見到他就覺得他很嚴肅,艾倫簡單扼要地介紹了一下我后,就離開了。Trevor並沒有問我的情況,只是說:「按照雇傭程序,須由我與你簽定雇傭協議書,這是兩份協議書,我已經簽字。你看一下,沒有意見的話,就請你也簽字。」就一張紙,上面列明了年薪3.9萬澳元,周一至周五工作,每天八小時;一年有四個星期的帶薪假期,九天的帶薪病假,養老金為工資的9%,等等等等,我兩分鐘就看完了。其實這條件已經在我心中無數遍地被計算過了,每小時能掙20澳元以上,比之我在「澳洲日報社」當記者的8澳元一小時強了很多倍。所以,二話不說,我就簽字了。Trevor給了我一份協議書,就算完成雇傭程序了。

除了最開始的這次接觸之外,我與Trevor唯一的一次工作接觸就是開始上班之後的頭一個星期。當時,我覺得剛剛開始工作的時候,英文的空調專業術語非常吃力,跟人在語言交流上有困難。我把這個困難跟頂頭上司、銷售經理艾倫報告了一下。艾倫想了一會兒,說:「解決你這個困難恐怕還不是我們一個部門的事,你得向Trevor報告一下,看有什麼辦法沒有?」於是,打了很久的腹稿之後,我只好硬著頭皮去找Trevor,結結巴巴地把自己的困難重複了一遍,Trevor認真地聽了一遍並做了記錄,然後說:「嗯,這的確是一個問題。我們研究一下,明天答覆你!」結果當天下午,Trevor就召集各部門經理開了一個會,研究出一個辦法了。第二天上午,Trevor就召我去他的辦公室,對我說:「公司已經決定任命你為售後服務科的科長,(Warranty Service Co-ordinator),為期三個月。這個工作需要大量地使用專業術語與人溝通,我已經跟各部門的人都打個招呼了,你的英文不好,要大家耐心一點向你解釋,你自己也要抓緊這幾個月的時間,儘快熟悉專業術語,讓工作走上正軌。」

當然,根本沒到三個月,我就已經把那點簡單的英文空調術語說得爛熟了。但Trevor卻沒有看到這一天,因為他很快就辭職了,據說他是第四位辭職的總經理了,主要原因是下面的這些AUSSIE們都過慣了安閑舒適的生活,對德國派來的大人物根本不賣帳,每個總經理幹不了一年就被氣走了。舉一個我親眼所見的事實就可以說明問題,有一次,我們銷售部正在開會,Trevor派秘書送來一紙公文,大意是:重申組織紀律性的重要性,上班不許遲到、下班不許早退、上班時間不準打牌之類的東東。我們的艾倫經理接過公文,胡亂看了幾眼,就隨手將公文扔進了字紙簍,隨口還說了一句:「He is right, but who care?」(他是對的,可是誰會在乎他呢?)。大家都鬨笑一通了事。

Trevor被氣走當然不關我的事,但通過幾件小事,他贏得了我的尊敬,我內心深處還是很同情他的。

之二、BIZTER澳大利亞集團公司總裁:ROB BOURKE(羅伯.伯克)

之三、BIZTER全球集團亞洲地區總裁:Andreas Schotter (蘇浩德)

1099

主題

2827

帖子

1577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4

積分
1577
沙發
 樓主| DU145 發表於 2006-7-10 23:30 | 只看該作者
之二、BIZTER澳大利亞集團公司總裁:ROB BOURKE(羅伯.伯格)

ROB是我最熟悉的一個德國人。

按我們中國人的演演算法,ROB應該算是一個比較大的老闆了。他掌管著BIZTER集團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全部5家工廠,年產值上億澳元是不在話下的。但是,光看外表確實看不出來,他也是瘦高體型,一臉的絡腮鬍子,很憨厚的樣子;乍一看,確實像一個打工的藍領AUSSIE,他也確實常給人這樣的誤會。其實,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德國人,只不過是已經在澳大利亞生活多年,有點兒AUSSIE化了而已。

由於BIZTER澳大利亞集團公司的總部與我們工廠只有一條馬路之隔,所以,我們之間的聯絡還是比較密切的。由於集團公司之內只有我和ROB兩個人的英文名是一樣的,所以,經常有接線員把我這個新來的ROBERT誤會成總裁ROB了,弄得很多金融公司、保險公司業務員的電話都打到我的辦公桌上來了。開始的時候,我總是聽得莫名其妙,覺得澳大利亞的這些業務員們真是敬業,就連我這麼個小小的銷售工程師也不放過,跟我胡謅海吹什麼上百萬元的保險額之類的東東,真是浪費功夫。過了很長時間才知道,人家是表錯情了,把我當成公司總裁了。後來,我專門跟總部的接線員小姐打了一個招呼,但凡不是買空調的電話都是另外一個ROB的,就不要往我這兒轉了。

過了兩個多月,我才把經常在工廠大門口晃來晃去抽煙的那個傢伙和公司總裁劃上等號,原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ROB啊!而他卻早已把我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了。我在正式會議上第一次知道他的職位的時候,心裡還暗暗有點後悔:過去在大門口碰到他的時候,總是他主動給我打招呼:「Hello,Robert.」而我因為說不出他的名字,還以為他是哪個車間的工人呢!所以,總是含含糊糊地應付一句,混過去了事。這也不能怪我,當時也搞不清他是誰嘛。

Trevor離職之後,ROB發現:從德國派來的總經理往往都高高在上,不能把德國革命的理論與澳大利亞工人階級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所以,決定放下身段,親自兼任AIRFACT工廠的總經理。並且軟硬兼施地向全廠的澳洲員工們做了一次訓話,意思就是:以前幾位總經理在離職時,都說了AIRFACT工廠的一些問題,他本人也意識到這一點了。所以,決定親自兼任本廠的總經理,給大家一年左右的時間,限期整改,如果還改不好的話,那就關門了事、大家失業。ROB倒底是在澳大利亞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老江湖了,加上他平時一貫偽裝進步,和工人們能打成一片,所以,他的講話一完,立刻招致一片掌聲、喝彩聲、唿哨聲,此起彼伏、不亦樂乎,好像是嘉年華會似的。

如果說ROB的訓話只對一個人起到了震撼作用的話,那個人就是我。這是我找到第一份空調專業的工作,在華人的報社裡熬過了漫長的九個月之後,我深深地知道:在澳大利亞找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有多難!假如公司倒閉的話,我當時還沒加入澳大利亞國籍,又不能領救濟,真害怕這種可怕的結局的。況且,我一向認為:作為一名稱職的員工,既加入公司,就像加入一支軍隊一樣,大家齊心協力,進則奮力爭先,退則拚死頑抗,決不能輕言失敗。

不過ROB也是頗有些手段的,總的說來就是恩威並施,所謂恩就是增加工人的工資和減少工作時間,而威嘛,就是接手不到一個月就裁減了五分之一的工人,當然,這些倒霉的傢伙們都有Hard Evidence(真正的證據)在ROB手裡掌握著,所以,被裁員也沒什麼好說的。很快,在ROB接手后僅僅兩個月,工廠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有一天已經是下午了,忽然接到本地區電力公司的通知,臨時停電四小時。一家工廠沒有電自然是沒有辦法工作的,不僅是工人們沒有開動安裝設備,就是辦公室,沒有電也沒法用電腦啊,作為銷售部來說,對外的報價渠道也沒辦法保持暢通,於是,ROB就下令提前下班,大家歡呼一聲就駕車四散而去了。只有我還想著第二天還有好幾個重要的報價需要認真核對成本,即使是沒有電腦,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準備工作,比如說,把資料庫里的成本核算材料薄先翻出來,就能減少明天核對時的工作量。等到了真正下班的時間,我才匆匆地離開工廠,不料卻在大門口碰到悠哉游哉抽煙的ROB,見我才下班,ROB沖我微微一笑,什麼也沒說。但我確信:這次無意中的表現給他留下了印象。

不知是碰巧還是有意,過了兩天,ROB把我招到他的辦公室,對我說:目前BIZTER公司的德國總部特別重視中國市場,加大了對中國的投資力度,重組了BIZTER中國有限公司,還要增加BIZTER中國公司的產品系列,要BIZTER澳大利亞公司全力協助,並指令ROB親自率領BIZTER澳大利亞公司,組團參展2000年4月份的中國國際空調展。屆時ROB可能還要向BIZTER公司的中國職員們介紹澳大利亞這邊的產品情況,他需要一個中文翻譯,問我是否願意作為他的翻譯,隨團回國?我當即表示同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9

主題

2827

帖子

1577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4

積分
1577
3
 樓主| DU145 發表於 2006-7-10 23:31 | 只看該作者
中國.上海.國際會展中心.揚子江大酒店。

2000年4月上旬的中國之行,大大地增加了我對ROB的了解,更加深了我對他的敬佩,覺得他是一個非常出色、非常另類的德國人,其聰明和機警程度,堪稱是德國人之中的「澳洲之狐」。

按計劃,我們將在上海停留五天,第一天是休息並做展會的進場準備。中間三天是國際空調會展的時間,最後一天是休息。我們的住處及接送都由中國BITZER的同事安排,還是很周到舒適的;此外,關於布展的情況,也由他們公司派專人日夜監督,減少了我們澳大利亞方面的很多工作量。但進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我們抵達后的第一天,有非常重要的重型壓縮機運入。ROB對我說,這個時候不能考慮遊玩的事情,必須到現場去監督,確保他們能把這幾台重型機器安全裝卸,擺到預定的展位上去。


儘管如此,那天早上的情況還是大大地出乎我的意料。當我西裝革履、打好領帶趕到現場的時候。ROB已經身著T字工裝、穿著勞保大頭鞋、拎著一個工具箱,在會展中心的倉庫里等我了。這麼一眼看過去,ROB就完全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安裝工人了。看到總裁大人這身打扮,我頓時覺得有點兒手足無措。ROB也看出了我的尷尬,笑著對我解釋:以前在德國時,他曾干過裝卸工,這是他喜愛的體力工作,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再試身手。你以前沒幹過裝卸這種工作,就在外圍打打下手,給我遞個工具什麼的、並且把我的話翻譯給其他的中國裝卸工們聽,好嗎?我當即欣然同意做好
自己的工作。

就這樣,在ROB的親自指揮下,5、6個中國的裝卸工小心翼翼地把機器箱子吊在運輸車上,開到預定展位;再按照ROB指定的次序,依次拆卸開機器的保護木板和海綿,將機器一點一點地挪了出來,擺在指定的地點,來回重複三次,三台大型主機就位了。看著一個外國人在那裡兢兢業業地干體力活,一名展會的保安感動地對我說:「老闆。你帶來的這個大鬍子外國工人真不錯,乾的活很地道。」我聽了莞爾一笑,沒有解釋什麼。我能說什麼呢?要是我說出實情來這保安會信嗎?有時候,真話在錯誤的場合說出來也會被人認為是假話的。但ROB的眼睛沒有漏過這個細節,見我和保安說笑,就問我剛才保安指著他說什麼了?我說,保安把我當成你的老闆了,建議我給你加工資呢!ROB一聽就大喜過望,趕緊摘下手套,緊緊地握著那保安的手,誠惶誠恐地重複一句中文:「謝謝!謝謝!謝謝!」我趕緊拍拍ROB背,示意他回酒店吧,免得他的戲演得太過分了。

那天晚上,我們與一群德國同事一起在揚子江大酒店附近的酒館里喝啤酒,完全是德國式的酒館,每人至少喝一大匝、有的甚至能喝上幾大匝的啤酒,本來我就酒量不大,喝上一大匝就有點兒醉意了。帶著點醉意,我問了ROB幾個一直以來自己很好奇的問題:比如說,他管著這麼多工廠,怎麼能經常看上無所事事樣子?竟然還有精力來兼任我們工廠的總經理?ROB的回答很經典,大意是:自己的工作性質,就像是一個愛管閑事的交通局長,只要把合適的交警放在合適的崗位上,理論上講,他應該完全沒事可做才對,因為同一個崗亭上是不能站兩個交警的。他的責任只是到
處巡視一下而已。但AIRFACT工廠這個崗位情況比較複雜,安排了幾個交警都不成功,那就只好交通局長親自上崗了。還有一個令我好奇的問題是:他為什麼總是在工廠的大門口晃來晃去的抽煙,總裁辦公室我也去過,很寬敞的啊。ROB解釋說:自己煙癮很大,每天要幹掉一包香煙,但他從不在自己的辦公室抽煙,因為來他辦公室彙報工作的人有很多是非煙人士、其中還有很多女士,聞不得煙味的。所以,煙癮一上來,他就不得不跑到外面抽煙,與在總裁室不能抽煙是同樣的道理,辦公室、車間都不是理想的抽煙場所,就只好跑到大門口去吞雲吐霧了。

酒至半酣,酒館裡面有一群人唱起了憂鬱的歌曲,聲音很大,大家都在行注目禮。這時候,ROB俯身在我的耳邊悄悄地說:「All bloody Germens!」(都????是些德國佬!)。我看了他一眼,心裡想:你不也是德國佬嗎?但我沒有說這句話,因為我已經清楚地知道:自己如果問出這一句,他會怎麼答覆了。他肯定會不以為然地說:「I am an Aussie!」(我是一個澳洲人!),這老狐狸就是憑著這一條矇騙了很多無知的澳洲工人,套近乎歸套近乎,但他在下手開除這幫倒霉蛋的時候是決不會有半點猶豫而手軟的,所以,我還是別去鑽這個陷阱、少說為妙。

晚飯後,又去了一家名叫「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的夜總會。看來他們以前多次去過那裡,ROB還告訴我一個心得:那裡面漂亮的姑娘無數,個個都會說流利的英文。你只消坐在吧台前喝酒,就不斷會有美女在你面前來找你搭訕,你可以欣賞風月無邊的秀色,但是:「Don't touch them!」(不要去碰她們!),原因是,一旦碰了她一下,你就得花錢了。我也笑著對ROB說:「Show me, please!」(請給我做個示範吧!)。於是,我們倆分開坐下了。我坐在角落的位置上,而ROB就坐在吧台邊上喝啤酒,果真,很快就有一個漂亮的美女走到ROB邊上的位子坐下,笑容可掬地
跟他聊天,ROB也春風滿面地跟她說笑著,說了大概不到10分鐘,不知ROB指著我對她說了句什麼,那美女就離開了;然後,就又來一個美女,ROB又如此這般地重複一遍;秀色可餐地折騰了兩個小時,才盡興而歸地打道回酒店。回酒店的路上,我問ROB,你每次打發美女離開的時候,都指著我說了一句話,怎麼你一說,人家就走了?你都說什麼了?ROB笑著說:「I am just a worker, my boss is there.」(我只是一個工人,我的老闆在那邊)。把我笑得夠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9

主題

2827

帖子

1577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4

積分
1577
4
 樓主| DU145 發表於 2006-7-10 23:32 | 只看該作者
國際空調展開了三天,辦得非常成功。來我們BITZER澳大利亞集團的展位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其中還包括很多我的大學同學和老師。來展位索取資料及留下名片的國內同行也很多,我的印象是每天都有一千張以上的名片留下。ROB也應中國同行的要求對BITZER壓縮機的各種性能進行了解說,當然,他的這些解說都是通過我翻譯成中文講解的。在這個過程中,我驚詫地發現ROB不僅有相當高的業務造詣,而且能仔細觀察對方的反應,做出準確的判斷。比如說,有的來賓聽得似事而非,頻頻點頭。如果這是比較要緊的那一類人物的話,ROB就會焦急地對我說:「雖然他在點頭,但其實並沒有搞懂我們的意思,你得從什麼什麼方面入手,再給他深入淺出地解釋一遍才行。」按照ROB的話去做,果然是無往而不利的。後來,我問ROB:你是怎麼看出他並沒有真的弄懂我們的意思的呢?ROB簡單地回答說:「Catch His eyes.」(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了)。

說到觀察眼神,我又想到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更進一步證實了ROB觀察眼神能力的犀利,大概是展會結束后的那一天吧。我們一行四人到上海外灘、城隍廟之類的地方隨便吃吃玩玩,途經一個小巷子的時候,有兩個上海小年輕在說話,其中一個年長一點的小年輕正在教訓另外一個傢伙,但他的聲音腔調並不高,看到我們之中有外國人經過,更是壓低了聲音在數落對方,由於家父是上海人的緣故,我還是多少能聽懂一點點上海話的。這時候,ROB忽然轉過身來對我說:他們兩人正在為什麼事情而爭吵,對嗎?我大為吃驚地承認之後,問ROB何以看出的?ROB說,主要還是那個小年輕瞟他那一眼的眼神流露出了很多東西,此外,兩人之間對話的聲音雖然不高,但語調並不友好,所以,ROB一瞬間的反應是他們好像在爭吵著什麼。哦,扯遠了,還是回到展會上來吧。

展會的最後一天,BITZER集團的唯一真神——50年前,BIZTER公司的創始人Peter Schaufler (彼得.肖夫勒)——德國總公司的董事局主席、德國會參議員,也從德國專程趕來,以示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他已經是年過70的老人了,滿頭銀髮。坐了14個小時的飛機之後,馬不停蹄地出現在展會上。我對他的全部印象就是,在場的全體德國人對他都畢恭畢敬的態度,我當時就在想:領導一群德國人工作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吧?作為從遙遠的澳大利亞趕過來的客人,應中國同事的邀請,我們四人都得參加當晚的晚宴,並且都被安排與肖夫勒總裁在同一桌。看到這個安排,ROB異常緊張,就對我們說了一句話:「You do dress well and do on time!」(你們全體都要衣著整齊且必須準時!)這是我印象中,ROB唯一的一次用命令式語句對大家說話,一個真正的AUSSIE就是去見總理也不會怎麼認真著裝的,從這一點可以清楚地看出ROB身上的德國人特徵。

那頓晚宴是在上海希爾頓酒店的最高一層,一個大概叫做「錦江酒家」之類的川菜館吃的,除了辣以外,沒給我留下任何印象。兩千多美元一桌的佳肴,除了緊張之外,什麼鬼味道也沒吃出來,我還是湖南人呢。晚宴上有兩個人給我留下了印象,其一就是這一桌的女主人,是一位20歲出頭的中國女孩,她是BIZTER中國公司的總裁夫人,剛剛新婚。非常漂亮、雍容華貴,好像是身穿旗袍之類的,反正看得我有點兒晃眼。她是無錫人,能講流利的國語、粵語、英文和德文。可能是因為都是中國人的緣故,我被安排挨著她坐。她告訴我,她以前是無錫一家什麼什麼大酒店的大堂副理,後來嘛,大概是偶遇他的先生,就成現在這樣了。不管她的來路如何,反正我覺得她這種美人好像就是天生為出席這種場合而設置似的。那真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膽大心細、遇事不慌,把整個場面應付得從容自如。讓我非常佩服:也不知道她這麼小的年齡,怎麼會把這一套學得如此熟練?

另外一個人是坐在我另一邊的一個德國人,也是瘦高身材,但是顯得比ROB要壯實一些,他給了我一張名片,並說了一句廣東話:「我叫蘇浩德。」他就是我後來有比較多接觸的第三個德國人——BIZTER集團亞洲地區的總裁Andreas Schotter (安德里亞斯.蘇浩德)。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人很威嚴但也還親切,不過跟ROB比起來,他的談笑風生幽默感就差很遠了。那時候,我正對ROB這隻「澳洲之狐」頂禮膜拜呢,所以,也就沒怎麼注意到他,簡單地敷衍幾句,就埋頭米西米西,小人物能吃飽就行,最好少說話。晚宴結束一算帳,說是吃了兩千多美金,大老闆眼皮都沒眨,就把信用卡遞了過去。然後,還請服務生把廚師叫出來,當面致謝,並掏出一張一百美元的現鈔作為小費。這時候,我腦海里冒出一句我親娘老子經常說的一句長沙話:「錢不得過世噠!」(大概就是『錢太多燒的』意思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9

主題

2827

帖子

1577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4

積分
1577
5
 樓主| DU145 發表於 2006-7-10 23:33 | 只看該作者
就像前面所提到過的那樣,展會結束后的那天,我們一行四人在上海東遊西逛,很開心地玩了一天,也照了很多相。所以,ROB是我所認識的三名德國人之中唯一跟我有過合影的人。在萬維網上怎麼上傳照片我是沒經驗的,不過將來如果要出書的話,圖文並茂還是很重要的,於是,我趕緊翻出一張我們四人在上海外灘合影的舊照,用掃描機掃了一下,就留在電腦里做個底吧。

那天玩的時候,我忽然想起:那幾台重型壓縮機怎麼辦?如果要運回澳大利亞的話,會不會在包裝的時候出問題?那可都是些值錢的機器啊。於是,我趕緊私下問ROB:那幾台機器如何處理了?怎麼就不管了呢?ROB對我解釋說,早在參展之前,他就已經為這幾台大型壓縮機在上海找好了買主,在談價錢的時候,他還把從上海重新包裝並且運回澳大利亞的運費從銷售價內扣除了,作為一個優惠條件,打動了買主的心。按照買賣雙方的協議,展會結束之後,買主就會直接到展覽中心去把機器拉走。ROB還低聲強調說:「你想想:人家都花了十幾萬美元來買我們的機器,會捨得在運輸過程中將其損壞嗎?」哦。我這才恍然大悟,ROB為什麼會在展會進場的時候那麼小心翼翼了,原來他是擔心:如果這些機器在運輸途中有所損壞的話,將來沒辦法向買主交代啊!這老狐狸,算盤打得這麼精,我們大家還都蒙在鼓裡的時候,機器都已經被他賣掉了。

回到悉尼之後,工作和生活依舊如故。只不過,上海之行大大增進了我和ROB之間的了解。儘管我知道我們之間的職位相距甚遠,對他的尊敬一如往昔。但是,我跟ROB說話就遠不像從前那麼緊張拘束了。有時候,看到他獨自在大門口吞雲吐霧,我如果手頭工作不忙的話,還會跑下樓去主動跟他聊上幾句。但很快就發生了另外一件很重要的業務,讓我跟ROB有了更密切的工作接觸。

按照正常的工作關係,就算ROB是我們工廠的總經理,那我也不歸他直接管,中間還隔著一個銷售經理艾倫呢。上次去中國出差,也是因為集團公司的需要,由ROB出面,代我向艾倫請了假之後,才有機會出差回上海的。當然,這只是工作程序和隸屬關係問題,在實際運作上,官大的永遠有更大的發言權。值得一提的是:我跟頂頭上司艾倫的關係不是一般的好,即使是在離開了那家工廠六年之後的今天,我跟艾倫依舊保持著良好的私人友誼。這是因為我始終覺得:跟一個AUSSIE交朋友比之與一個德國人交朋友要輕鬆自在得多,這一規律,我想艾倫定有同感,不過他倒是什麼也沒有說起過。

從上海返回悉尼后不久,ROB就利用一個機會把我從銷售部里調了出來。當時,也確實是發生了一件很要緊的事情,那就是——2000年悉尼奧運會即將召開,要在奧運村修建大量的臨時場館,需要大量的空調機組。這個項目是如此之重要,以至於ROB決定親自出馬,組成一個銷售小組來爭取這個項目。於是,ROB跟艾倫打了一個招呼,又一次把我調出,作為ROB本人的銷售助理,專門處理奧運村空調機組的銷售文件及報價,艾倫當即就很痛快地答應了。通過這一事件,我意識到:ROB其實並不怎麼信任艾倫。按正常的邏輯,這種事情完全應該由經驗豐富的銷售經理艾倫本人來出面,但ROB卻決定繞過艾倫自己干,這難道不很說明問題嗎?但艾倫是極聰明的AUSSIE,什麼也沒有說,待我也一如既往地好,避免了我的尷尬處境,這讓我很感激,覺得他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好人。

說起悉尼奧運會這個項目,在2000年5月至9月那幾個月里,真可謂是耗費了我們大量的精力。不光是成堆的技術資料、圖紙需要核對,一遍又一遍的成本核算、一次又一次的價格談判、絞盡腦汁地降低成本,夜以繼日地埋在圖紙堆中工作,就希望能把這個項目拿下來,以拯救AIRFACT工廠於瀕臨破產的邊緣。有一段時間,我們跟紐西蘭的一家空調工廠大打價格戰,被擠得幾乎快要走投無路了。在整個談判中,ROB確實表現出非凡的大將風度,用他那非凡的口才吸引住了總承包方、一家法國建築公司的注意力。畢竟我們是悉尼的本土企業,工廠距離奧運村只有30公里之遙,現場溝通起來有方便之處。但我們的價格卻比人家高出一籌,比紐西蘭那家工廠要高出15%左右,眼看我們就要失去這份合同了,大家都心急如焚。

在這相持不下的關鍵時刻,有天晚上,我突然冒出一個靈感:為什麼不能借鑒ROB在中國國際空調展的成功經驗呢?乾脆我們把空調機組租給法國佬好了!奧運會兩周加上殘奧會兩周,總共才四周時間。四周之後,這些臨時性場館就會拆掉,咱們廠反正離開奧運村不遠,到時候,我們再派車把空調機組運回來,稍微翻新一下,轉手又可以便宜些賣給別的本地公司。我們先從奧運會項目賺它一筆,轉手再賣出去的時候,還可以利用這些機組再撈它一筆。裡外里,兩筆抵一筆,總比在奧運會項目上跟紐西蘭人死扛價格戰好。而紐西蘭人是決沒有這個優勢的,因為,那麼多機組從國外運過來、安裝好已屬不易,還要在奧運會和殘奧會結束之後再派專人來卸下、又把它們運走,那就更難了,這將大大增加他們的成本。而我們呢,在悉尼本地以逸待勞,光憑這一招就可將紐西蘭人殺出局!

想到這裡,我立刻給ROB打了電話,他極為興奮地認可了我的意見,我們連夜又重新起草了報價清單。第二天,我們就給了法國人一個Surprise(驚喜):降價50%,不過不是賣給他們,而是租給他們,奧運會和殘奧會結束后,由我們負責運走。我們的想法是:先賺奧運會項目這50%,等到這些機組運回來后,我們再來個減價50%大甩賣,又賣給本地別的公司,還是賺一樣多的錢嘛。法國人當時正為怎樣在奧運會結束后把機組運走而發愁呢?跟我們是一拍即合,當天就把銷售協議書給簽了。

這個項目最終掙了多少錢?我也搞得不大清楚:總的印象應該是純利在300萬澳元左右吧。那段時間是我們工廠最忙的時候,也是我們銷售部最忙的時候,這頭剛和ROB一起把空調機組租給法國佬,那頭馬上又跟著艾倫拜訪本地別的公司,告訴他們奧運會結束后,我們有一大批便宜貨要出手。就這樣,我們渡過了極為忙碌的奧運會季節。奧運會結束后的10月份,ROB還主持召開了一個慶功會,大家都領到了一筆加班獎金。會上,ROB宣布了一個驚人的決定:BIZTER總部已經決定,AIRFACT工廠將於2000年12月底正式關閉!進入清盤程序。當然,每一位員工都會領到一筆豐厚的遣散費。

這一決定使我們大家全都目瞪口呆!我更是覺得五雷轟頂,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9

主題

2827

帖子

1577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4

積分
1577
6
 樓主| DU145 發表於 2006-7-10 23:34 | 只看該作者
這一決定使我們大家全都目瞪口呆!我更是覺得五雷轟頂,還以為自己聽錯了!但沒錯,這是千真萬確的決定。可以說,自從接手這家工廠以來,ROB一直在選擇一個適當的時機來關掉這家他認為沒希望的工廠。現在奧運會結束了,工廠掙了一大筆錢,這時候關門能獲得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不僅以前的債務可以全部還清;工廠還有可觀的利潤可以上交給集團公司;每個職工離去的時候,也可以獲得一筆理想的遣散費。而如果繼續將工廠經營下去的話,不會再有奧運會這樣的好項目,很難再掙到2000年這樣的利潤了,所以,ROB決定見好就收,年底就關門大吉。

儘管知道ROB的決定有其道理,但我們下面的員工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被當成了犧牲品。多年之後,我們AIRFACT的工友們在定期聚會的時候,都會譴責ROB在做這個決定時的冷酷無情。這一點,大大地損害了ROB在我心目中的形像,也再次讓我明白:老闆與僱員永遠是兩股道上跑的車,就如同我們永遠都做不了朋友是一樣的道理。

對待失業這種事情,大多數AUSSIE都還是很坦然的。因為工廠有遣散費、政府有救濟金、再就業的機會也很多,沒什麼可擔心的。只有我,有點惶惶然,畢竟我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有點兒不知所措。但實事求是地說,對待我,ROB也還是表現出比對別的員工強得多的私人感情。這一點,首先是體現在優厚的遣散費上面:我在這家工廠其實只幹了18個月,但沒有休過一天的事假和病假,所以,攢了很多的有薪假,另外就是由ROB為我所定的遣散費的檔次,達到了經理級的標準,也還算高。所以,我最後可以拿走約4個月左右的工資,換句話說,只要能在4個月之內找到工作,我都不用去領救濟了。

距離最後的關門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樣子,大概是2000年12月初的一天吧。ROB又把我招到總裁室談話,問我:ROBERT,你是不是很想繼續為BIZTER工作啊?我當即表示:不想失業,想繼續謀一份差事,能留在BIZTER集團內當然更好了。但我內心深處的想法,又不太想直接往上調,進入BIZTER澳大利亞集團公司工作,因為,AIRFACT是一個大家庭,工友們之間的關係都很好。在大家都失業的情況下,我靠著與ROB的私交,安然無恙地往上混,好像影響不太好,我確實有這個顧慮。但我並沒有說出來,而是靜聽ROB的安排。

但ROB說出來的卻是另外一番話,他說:BIZTER在亞洲地區的總部設在香港,那邊有一個亞洲地區的銷售經理職位空缺,你如果不介意到香港去工作的話,我可以為你做一個內部推薦,讓你去那邊工作,亞洲區的總裁蘇浩德,在上海時你也曾見過的。薪水也不錯,「Half million package a year」,一年五十萬元!我一聽就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激動地問ROB:「是50萬澳元嗎?」ROB大笑起來:「想什麼美事呢?ROBERT。要有50萬澳元的話,我都去了,還輪得著你?是50萬港元!」我心裡馬上轉開了小九九:那時候,澳元對港元的匯率還不到5,50萬港幣比10萬澳元還多呢,這等美事不幹,不是傻子又是什麼?!我當即表示同意,並請ROB立刻推薦。

過了幾天,ROB派秘書送來一個信封給我:裡面有為我準備的、去香港的往返飛機票一張,四晚三天的酒店費用,還有ROB寫的一張便條。告訴我:「請於2000年12月15日至12月18日這幾天到香港去面試,所有旅行費用均由BIZTER亞洲公司支付,返回悉尼后可直接領取遣散費,不必再上班了,祝好運!」

這就是我最後一次與ROB見面和通信了,自那以後,我們一直都沒有聯繫。但ROB還是贏得了我極大的敬佩和尊重。他那迷人的微笑、「澳洲之狐」般的狡猾、風趣幽默的談吐、認真負責的工作精神,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他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謝天謝地,總算完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5

主題

2419

帖子

882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2
7
chickenrun8 發表於 2006-7-13 08:01 | 只看該作者
good one, but I should prefer to help to sell chinese made stuff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8
空手 發表於 2006-7-13 08:28 | 只看該作者
not big money, it is not worth to jump from the chai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626

帖子

15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0
9
johnwong77 發表於 2006-7-17 14:56 | 只看該作者
Very interesting to read and is well written.
I love it..the describtion of charaters and gestures of people in the article.

Thanks for shar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10
allenjsau 發表於 2006-7-17 17:51 | 只看該作者
but where is the part of "之三、BIZTER全球集團亞洲地區總裁:Andreas Schotter (蘇浩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407

帖子

14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8
11
活寶 發表於 2006-7-23 14:04 | 只看該作者
拜讀了。挺不錯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主題

2376

帖子

695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95
12
snail_house 發表於 2006-7-26 01:04 | 只看該作者
經典,反正我挺喜歡德國人的,熱得慢,但是一旦成為朋友,就很有人情味兒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13
空手 發表於 2006-7-26 08:19 | 只看該作者
澳洲人熱的快,但千萬別把他們說的話當真,...德國人,沒打過交道,儘管有一個短期工作過的,好象比較內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主題

698

帖子

27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1
14
australia 發表於 2006-7-26 09:43 | 只看該作者

BIZTER全球集團亞洲地區總裁: Andreas Schotter (安德里亞斯.蘇浩德)

(一)、

蘇浩德是給我印象極深的一個德國人。

2000 年12月16日上午10時,香港,中環,BIZTER亞洲集團公司總部。位於28層高的寫字樓、窗明幾淨的工作環境、俯瞰港島全景的風光,第一次跨進這家公司,我就對這裡的環境有很好的感覺。總裁蘇浩德是一個地道的德國人,但給自己設計了一個純正的中國人名字。他也是瘦高身材,但非常剽悍,有點像澳大利亞的橄欖球運動員似的。他的年齡最多不過30歲,應該是我認識的三名德國人之中最年輕的一個。


蘇浩德講話的風格與ROB的大不一樣,非常的直截了當。見我如約準時而來,微微一笑。說:「ROBERT,我們在上海見過面。對嗎?」我也簡單地寒喧了兩句,我知道自己的口才不佳,這種應酬的場面,話越少越好。蘇浩德見我比較不願意瞎扯,也就立刻打住。首先進行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公司介紹:BIZTER亞洲集團主管著除中國之外的亞洲其它所有國家的 BIZTER壓縮機的銷售,全部由他本人負責。但中國市場是一個獨立地區,BIZTER中國公司自成體系,不歸他管。不過,他本人是德國BIZTER全球集團順位第二號的接班人,主管著BIZTER集團在亞洲地區及大洋洲地區的全部業務。從這一點上說,BIZTER中國公司、甚至還包括BIZTER澳大利亞集團公司,真有什麼要緊事的話,也是由他出面解決的。此外,BIZTER亞洲集團的銷售額是在各大洲中是名列第一的,一年好像有5億美元左右吧,都是由他全面主管的。

說實話,像這位蘇總裁這樣的自我介紹,我還是頭一回聽到。難怪他年紀輕輕就這麼牛氣衝天呢!敢情他的官比ROB還要大啊。還有就是:怎麼感覺這BIZTER像個封建王朝似的,接班人還要像梁山好漢一樣排座次啊?一霎那間,我忽然覺得:他的能力不一定比ROB強,脾氣倒挺沖的樣子。跟著這傢伙工作一定不會像跟ROB工作那麼愉快的。但我還是什麼也沒說,繼續沉默不語,只是默默地做著筆記。好在他也並沒有注意我,只是自顧自的往下說:你所應聘的這個職位是極為重要的,實際上,就是我本人的銷售助理,將給予總經理助理的級別待遇。所以,工資待遇相對較高,一年有50萬港幣。這個職位要求你,一年有9個月以上的時間在亞洲地區的國家旅行,請注意:不一定是發達地區的國家,有日本、韓國、新加坡這樣的發達國家,也有斯里蘭卡、印度、越南這樣的窮國,你能過得慣這樣頻繁的旅行生活嗎?我點頭表示沒問題,心裡想:給這麼多錢,誰會不願意干呢?

蘇總繼續說道:目前的這個職位是全球招聘的,登出招聘廣告都3個多月了,已經有30多人應聘過了,基本上都不太滿意,只有一個香港本地人還算湊合,他是COPELAND壓縮機香港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聽了這話,我心裡暗暗吃驚:COPELAND(谷輪壓縮機)是世界上第一大的壓縮機製造公司,從那裡出來的銷售經理都不入這位老總的法眼,他的要求委實不低!那我又如何能過這一關呢?說到這裡,他看了我一眼,說:你的簡歷我已經看過了,挺滿意。只是你來應聘的時間實在是太晚了,招聘都快結束了你才來,所以,沒有多少時間讓你考慮了,一旦我決定聘用你的話,你將立刻被派往德國總部學習兩周,然後於明年一月份回到這裡上班,你能做到嗎?我馬上又點頭表示,沒問題。

在我對以上兩個問題給予了肯定的答覆之後,他這才拿出一張紙的試題,讓我在公司的會客室,花一個小時的時間去完成。上面大概列有十來個左右的技術問題,都是關於BIZTER壓縮機配套及選型的,來香港之前,我已經做過一些準備工作,加之從前AIRFACT工廠的空調機組都是配套BIZTER壓縮機的,所以,做起來也駕輕就熟,很快就完成了,大概還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限吧,我也沒注意時間。說實話,就這幾道試題,就能難倒那麼多來應聘的技術精英?我壓根兒就不信。不過,我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走出會客室,告訴蘇總的秘書,我已經完成試題,請轉交蘇總。過了一會兒,蘇總就出來了,只對我說了一句話:「明天上午答覆你!」


有了與以前兩位德國上司打交道的經驗,德國人的作風我多少有些領教了。要說的話,這位蘇浩德的風格倒是同我的第一位德國上司Trevor有幾分相似,是那種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的傢伙,沒什麼多的話。若是他手底下有一大堆跟班,我只是跟著混口飯吃,倒也不是難事。但要我成天跟著他一個人到處跑,這可是個難伺候的主。不過呢,看在錢的份上,這個苦還是要吃的;況且,人家讓不讓我吃這個苦還是一個問題呢!這麼東想西想的,我回到酒店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蘇總的秘書就給我打電話了:「蘇總今天中午12點到酒店請你吃午餐。」我一聽,心裡比較高興,覺得有戲。其實此次能成行,主要還是ROB的推薦信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那蘇總根本就沒跟我打過交道,又是這麼挑剔的人,怎麼會一見面就說挺滿意呢?估計ROB沒少說我的好話。加上昨天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試題,一時間,我覺得很有信心了。果然不出所料,中午12點,蘇總準時而來,一見面就說:「我決定聘用你了!」一霎那間,我的感覺是:天上就要掉鈔票了,挺高興。

吃飯的時候,蘇總問我:「你能否直接就從香港飛往德國接受培訓?」我想了一下,回答他說:「我在悉尼的AIRFACT工廠還有四個月的遣散費沒拿呢!那筆錢對我挺重要。」蘇總做了一個可以理解的手勢,要我下午自己去一趟公司,填寫一下聘用人員的表格和個人情況,並將我的護照留給他的秘書,讓她安排我從悉尼直接去德國培訓,再從德國返回香港的工作行程。

沒想到,這份看起來已經萬無一失的工作,竟然因為小小的護照問題,最終還是失去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主題

698

帖子

27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1
15
australia 發表於 2006-7-26 09:43 | 只看該作者
(二)、

2000 年12月18日,正當我在香港的酒店裡興緻勃勃地收拾行李,準備當晚返回悉尼之際。忽然接到蘇總秘書的電話,說蘇總請我緊急去一趟公司,說是有要事相告。我一聽就覺得不妙,心裡七上八下地趕到了公司。到了公司之後,蘇總已經在那裡等著我了,示意我進他的辦公室談。待我坐下后,他開門見山地對我說:「對不起,ROBERT。由於你護照的問題,我們不能僱用你了。」我當時感到有點雲山霧罩,沒搞清楚自己的護照有什麼大問題,怎麼竟然會大到讓我失掉到手的工作良機?

見我很迷惑不解,蘇總解釋說:我們這個崗位是不能僱用持中國大陸護照的人來工作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持中國護照的人在亞洲國家旅行是極為不方便的,中國與亞洲絕大多數國家都沒有免簽協議,所以,基本上每去一個國家旅行,就要花大量的時間去辦理簽證;甚至有的地區,比如像台灣地區,持中國大陸護照的人根本就不能讓你進去,還不是一個花時間多少、花錢多少去辦簽證的問題。所以,在職位招聘的廣告里,就提到過應聘者的國籍問題,持中國大陸護照的人不宜。他還特意翻出在香港當地報紙上登的招聘廣告給我看,確實有這一條限制。不過,我是由ROB直接推薦的人,遠在澳大利亞,並沒有看到廣告,也不知道有這個限制而已。

蘇總還強調說,ROB在推薦我的時候,只說我是澳大利亞人,並沒有提及我持中國大陸護照這個事實。我趕緊表示:自己已經獲得綠卡,已經是澳大利亞永久居民了,再過一年,就可以申請加入澳大利亞國籍了。蘇總表示理解,但還是堅持說:「但事實是:在你最終加入澳大利亞國籍之前,你仍舊是一位中國大陸的公民。比如說現在吧,你就沒辦法持澳大利亞護照進行旅行,因為你還沒有獲得澳洲護照,對嗎?」我無可奈何地點點頭,這確實是一個鐵一般的事實。見我沉默不語,他又進一步強調說:「ROBERT你也看到了,我現在急需一名銷售助理處理很多業務問題,就算我對你萬分滿意,那也不能為了你,就把這個職位懸空在這裡,等你明年加入澳大利亞國籍之後再來上班吧?這也不現實呀!」


事已至此,我知道已經無挽回之餘地了。但是我覺得自己還是應該為ROB辯解一下,免得他們之間有誤會。於是我對蘇總說:「ROB在推薦我的時候,可能真的並不清楚我的護照有問題,連我自己也從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所以,我很抱歉為此而耽誤了大家的時間。」見我這麼表態,蘇總高興地笑了,從椅子上站起身來,繞過辦公桌,拍著我的肩膀說: 「ROBERT,我確實對你很滿意。你如果有意的話,我們可以保持電子郵件的聯絡。待你加入澳大利亞的國籍之後,我這裡如果還有職位空缺的話,我會優先考慮雇你的。」在接觸了這麼幾位德國人之後,我知道:他的話是可以相信的,他們德國人一般是不會信口開河的。

事實上,在後來的幾年裡,我跟這位蘇浩德總裁後來還有過一段相當長時間的電子郵件聯絡。後來,由於風雲際會,我和國內幾位同學聯手合作、進行跨國收購;由我出面,重新購買了澳大利亞 AIRFACT的工廠,將其搬至中國深圳的生產基地。中間又發生了很多事情,我又去過香港幾次。其中有一次還和蘇總見過面,找他訂購BIZTER的壓縮機呢!2003年的夏天,蘇總又寫電子郵件給我,提及他那裡有一個銷售工程師的職位空缺,問我是否還有意回去工作?但時過境遷,我也不再有這份心情了,便婉言謝絕了他的好意。

從那以後,我們之間就慢慢失去了聯絡。但蘇浩德總裁這種言必信、行必果的作風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2006年7月5日——7月12日 寫於 澳大利亞 悉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3: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