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泛「世界第一」催生的虛假自豪

[複製鏈接]

5419

主題

6677

帖子

664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6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lmo898 發表於 2006-7-20 23: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劉洪波 金羊網 2006-07-20 中國的持續高速發展,正在引起世界的關注,也在影響著中國的國民心態。

最近,英國廣播公司針對中國一些地方對「世界第一」的過分強調發表評論,認為這是一種「弱國心態」的表現,指出中國需要「大國強民」的健康心理。這一評論顯示國際輿論不僅關注「中國的崛起」,而且正在關注將以何種方式崛起。

我們固然不必認為一家輿論機構的評論可以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但這一評論所說到的現象,以及現象後面的國民心態問題,應該說符合一些地方的現實。在一些地方,追求「世界第一」的超規模建設,發掘「世界第一」的不懈努力,表明了社會存在著某種「吉尼斯」情結,一種靠「世界第一」而不是靠人民生活的真實狀態來證明發展的傾向十分普遍。

「世界第一」的追求如此執著,在於人們意欲以此建立自豪感;非生活的、外在化的「標誌性建築」成為滿足自豪感的最簡便途徑,證明了人們對自豪感的需要是何等迫切;不斷增長的財力以及控制薄弱的財政支出方式,則為你追我趕的爭奪「世界第一」之風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應該看到,今日中國的國民心態,構築在「屈辱的近代史」的總體背景下。「屈辱的近代史」不僅打掉了傳統中國老大自尊的精神氣質,而且使得國民面對世界時很難具有「不卑不亢」的從容心態。處弱則卑,居強則亢,更多的時候則是自卑與亢奮的奇怪整合,導致人們失去原則感、價值感,生活的意義被符號化的「標誌物」所取代。

這種「弱國心態」不僅表現於追求「世界第一」的風氣之中。近乎偏執的「爭氣」意識、把「展現形象」看得重於一切、對「國際友人」的好評欣喜若狂、對「歪曲言論」怒火萬丈、過於敏感地注意外國人的接待態度、顧盼自雄的「翻身」神色,以及吃飽了飯就要喊打喊殺的「復仇」叫囂等等,變相發作的「不甘」之情,事實上建基於對「弱者」身份的深深體認。

我們毫不懷疑,在特定條件下,「翻身」之感可以為恢復自信提供便利。獲得奧運金牌以後,人們可能對體育的真義有所領悟,而不是永遠把體育當作「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衛星上天以後,人們可能會較為自信地看待中國人在現代科技上的智慧。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又看到越來越多的「翻身仗」,不僅未能使歷史的悲憤之情得以抒解,不僅未能使人們的心態回到不卑不亢的軌道,而且引發某種報復往還的病態亢奮之情,讓人彷彿看到了一張因情緒高漲而扭曲的臉孔。

當人們在足球比賽中對某支外國隊一路噓聲地從重慶送到北京時,這種「民族感情」真的是正常的嗎?當人們能夠直言不諱地說「我就是恨×國人」時,難道真的是一個「站起來了」的民族嗎?一個真正「站起來了」的民族,一個心態正常的民族,需要牢記的歷史,是教訓而不是仇恨。當歷史的欺壓變成永久的仇恨時,表明你仍然未能走出被欺壓的心理;當「八國聯軍」仍然成為你現實的交往態度時,表明「八國聯軍」仍然駐紮在你的心田。你可以說這是「不忘血淚史」,但孔子所說的「以直報怨」,民間所說的「生活還要繼續」又有何價值呢?

我們應當反對所謂「大國強民」的說法。中國是一個大國,但世界上有許多小國。那些小國的人民,永遠沒有「大國夢」,是否就只能做「小國弱民」?世界原本不是這樣。無論大國小國,她的人民都會為國家和民族而自豪,她的人民都能夠不卑不亢地面對世界。每個人生活的意義,都是世界的意義的一部分,一個人無論生活在哪裡,都可以因為他自己的生活而感受精彩。在世界面前,我們需要一顆平常心,這將勝於弱國心態或者強國心態。

  摘自《金羊網-羊城晚報》
有機天性的下意識流露屬於童貞,屬於花一樣的孩子們....崇尚真理,正義和一切美好的事物的人們萬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04: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