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夏天吃鹿茸全年美膚?

[複製鏈接]

12

主題

13

帖子

12

積分

註冊會員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1

積分
1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piaofei6688 發表於 2006-7-19 13: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夏天吃鹿茸全年美膚?

  中藥保健越來越多地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國人使用中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炎帝神農氏時期。中藥究竟有著怎樣的傳奇?今天我們將介紹鹿茸。

  鹿茸分兩大類

  古詩有云:「尾閭不禁滄海竭,九轉靈丹都慢說;唯有斑龍頂上珠,能補玉堂關下穴。」詩中所謂「斑龍頂上珠」指的就是鹿茸。

  鹿茸是雄鹿額部生長出來的尚未骨化的嫩角,俗稱鹿茸角,是雄鹿的第二性徵。有人把茸和角混為一談,其實兩者之間有明顯區別。茸角的外表有毛皮組織,上面布滿天鵝絨色的茸毛。皮內是結締組織、軟骨組織,布滿血管有血液流通可以輸送營養,代謝旺盛,生長很快。而鹿角是鹿茸脫皮后經骨化過程形成的骨質硬角,是雄鹿爭偶禦敵時的鬥爭武器,為鹿科動物花鹿或馬鹿頭上未骨化而帶茸毛的動角加工而成的。古代醫家認為,鹿之精氣全在於角,而茸為角之嫩芽,氣體全而未發泄,故補陽益血之力最盛,是峻補無陽、益壽延年的滋補要葯。

  細分鹿茸有兩大類。花鹿茸:呈圓柱狀分枝,具一個分枝者習稱「二杠」,主枝習稱「大挺」,離鋸口約1cm處分出側枝,習稱「門庄」。外皮紅棕色或棕色,多光潤,表面密生紅黃色或棕黃色細茸毛,上端較密,下端較疏;分岔間具1條灰黑色筋脈,皮茸緊貼。鋸口黃白色,外圍無骨質,中部密布細孔。體輕。氣微腥,味微咸。具兩個分枝者,習稱「三岔」,大挺長23~33cm,直徑較二杠細,略呈弓形,微扁,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縱棱筋及突起疙瘩;皮紅黃色,茸毛較稀而粗。另一大類就是馬鹿茸,較花鹿茸粗大,分枝較多,側枝一個者習稱「單門」,二個者習稱「蓮花」,三個者習稱「三岔」,四個者習稱「四岔」或更多。按產地分為「東馬鹿茸」和「西馬鹿茸」。

  鹿茸可美膚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美膚可食珍珠、燕窩、雪蛤膏甚至花膠,但鹿茸只是補品。而且,還是冬季進補之食品。殊不知鹿茸跟燕窩一樣,含有促細胞生長因子和表皮生長因子,對修復機體和護養皮膚大有好處。專家稱:夏為冬之始,要進補打好根基,最好由夏季開始美膚。

  根據現代科學分析,鹿茸含有25種氨基酸、多種維他命及微量元素。臨床實驗證明,它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造血功能、促進傷口癒合、改善心血管系統、增強體力、增強生殖能力。這與中醫以它作為強身、補血、養顏防老補藥的看法,不謀而合。






鹿茸巧辨別

  用作藥用的鹿茸通常是加工成切片出售。藥用價值最高及售價最貴的是鹿茸角尖部分的切片,俗稱「蠟片」和「血片」,但是數量很少。這種上品鹿茸通常是淺棕色或棕色、半透明圓形薄片,氣味微腥,有輕微的鹹味,在薄片周邊的外皮有紅棕色或棕色的茸毛。

  一根花鹿茸能出的「血片」不過十幾片,之後就是鹿茸中上部的「粉片」和靠近根部的「老角片」,這兩種鹿茸多為圓形狀、粉白色(或者淺棕色)的厚片,質地堅硬粗糙,沒有骨質或略有骨質,中間部分有肉眼可見的蜂窩狀細孔,氣味、味道跟「血片」相同。

  馬鹿茸在加工的時候是不排血的,所以馬鹿茸的粉片和老角片也是紅棕色的。不過要區分這二者並不難,需要注意三點:第一,注意鹿茸片表面的質地,質地細膩,沒有小孔的為血片;第二,看周圍茸毛的毛色,青色的是馬鹿茸,而非花鹿茸血片;第三,看鹿茸片的大小,切切記住小的才是上等血片。

  鹿茸服用方法

  鹿茸片:有滋補強身、填精生髓、延年益壽功能, 用於神經衰弱、體虛怕冷、勞傷虛損、補氣養血。還可增強男、女的性功能。鹿茸片可口服,每次3-5片(每片0.2克),一日兩次。服用茸片應從小劑量開始,緩緩增加,不宜驟用大量,以免陽升風動、頭暈目赤。也可泡酒飲用。

  【健康提示】

  鹿茸雖補五種人不適吃

  鹿茸這麼滋補,但也不是所有人不適人都能受補。有五種情況不宜服用鹿茸:
  一、有「五心煩熱」癥狀,陰虛的人;
  二、小便黃赤,咽喉乾燥或干痛,不時感到煩渴而具有內熱癥狀的人;
  三、經常流鼻血,或女子行經量多,血色鮮紅,舌紅脈細,表現是血熱的人;
  四、正逢傷風感冒,出現頭痛鼻塞、發熱畏寒、咳嗽多痰等外邪正盛的人;
  五、有高血壓症,頭暈、走路不穩,脈眩易動怒而肝火旺的人
[FONT=幼圓]undefined[/FONT][SIZE=4]undefined[/SIZE][COLOR=DarkOrange]undefined[/COLOR]

6

主題

2404

帖子

492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92
沙發
愛和和 發表於 2006-7-19 14:51 | 只看該作者
不是說這玩意很燥的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21: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