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研究生投訴導師顛覆了傳統師道

[複製鏈接]

711

主題

768

帖子

1036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4

積分
103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gshong 發表於 2006-7-18 20: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學生和老師的關係,曾有一句令人黯然神傷的諺語,正在令人遺憾地成為事實:小學是親人,中學是路人,大學是仇人。報載:針對不正常的導師和研究生關係,北京市教委日前在回復人大代表建議中表示,北京將建立教育信訪投訴處理服務中心以解決導師和研究生之間的糾紛,也就是說,北京的研究生如對導師不滿,可以向北京教育主管部門提出投訴(7月18日《新京報》)。

  
  我不知看到這個消息的研究生,怎麼跟自己的導師交流?也不知看到這個信息的導師,從此敢不敢再叫學生幹事?譬如叫學生查個資料,譬如叫學生驗證一個數據,譬如叫學生取個包裹,代發一個郵件……難道這一切就那麼不可思議?就是「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就表明導師成了「老闆」,學生成了「僱員」?
  
  「天地君親師」,在傳統社會裡,老師的地位僅次於雙親。這樣的地位,不是單靠「傳道,授業,解惑」建立的,靠的正是大量的耳濡目染、言傳身教,靠的是「師容不動威自在」的師道。風流不羈的徐志摩,成了梁啟超的關門弟子。徐志摩第二次結婚,請梁啟超證婚,梁啟超就可以在婚宴上,指著學生的鼻子大罵:「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上面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致離婚再娶……以後務要痛改前非,重做新人!」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師道佳話。
  
  師道,打造的是一種精神,透過學識,滲入肌髓;營造的是一種氛圍,超越庸常,瀰漫終生。現代教育現實了人才的批量生產,卻窒息了傳統的師道。魯迅走進三味書屋,師從壽鏡吾先生,得到的熏陶與濡養,恐怕不是今天讀任何重點小學所能達到的。只有在導師與研究生之間,還殘留了師道存世的幾寸薄土。嚴格意義的師門、師徒、師承與師道,都只有在導師與研究生之間才能找到。本該帶三五個研究生的,現在可以帶三五十了。研究生成了研究生班,一個導師成了一群導師。與「大學教育高中化」相伴產生的是「研究生教育本科化」,這一「化」,化出了教育的現代化,也「化」掉了所有的師門、師徒、師承與師道。
  
  當導師面對的是一群研究生,兩年時間能幹什麼?當研究生面對的是一群導師,哪個導師肯對自己負責?研究生沒有出息,哪個導師都無須對此負責;導師心不在「導」,哪個研究生也無奈其何。雖然這也有極個別師道淪喪的問題,但實在是研究生制度所致,怨不得導師,更怨不得研究生。陳寅恪的《柳如是別傳》,寫於晚年,那時的陳寅恪,腳不能走,眼不能看,如果沒有專職助教黃萱的操勞,無法想象會有《柳如是別傳》。你能把陳寅恪與黃萱之間的關係表述為「支配」與「被支配」?你能指責陳寅恪是「老闆」,能同情黃萱是「僱員」?要知道,黃萱可是非常珍惜她在陳寅恪身邊工作的經歷,而陳寅恪則給了黃萱「學術程度甚高」的嘉許。這種師生之誼,在今天的導師與研究生之間,怕只有神往的份了。
  
  硬體不硬,軟體太軟,卻一味擴招。把導師擴招成了「老闆」,把研究生擴招成了「僱員」,再把勞資之間投訴、維權的一套,引入師生之間……嗚呼,師道之不存也久矣,還有什麼可說呢?

27

主題

1685

帖子

36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1
沙發
丁巳 發表於 2006-7-22 06:46 | 只看該作者
Everything changes these day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6: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