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房產大鱷」成為下一個「房奴」的日子還會遠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6-7-14 10: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uafeng    2006-07-10 11:33:39

41歲的周雲連領導著一個擁有8名成員的「家庭式炒房團」,掌管將近1個億的資金,80多套房源。但是,在上海的溫州炒房客中小有名氣的他近日十分鬱悶,因為隨著國務院九部委緊急啟動的第二輪宏觀調控,他手頭的房子「全套牢了」。

是拋?是等?這個一向相處和睦的家族發生了第一次激烈的爭吵,也使得他無所適從。而「很多溫州人的房子還沒來得及脫手,都很急。」(《21世紀經濟報道》6月20日)
最近一個辭彙很流行:「房奴」。這個詞本來是指那些不堪房價重負,為買房、供房不得不犧牲生活質量,迫不得已為「房」所「奴役」的個體購房者。然而,「炒
房團掌門人」周雲連的憂心忡忡,「炒房團家庭」內部的激烈爭吵,以及他們身後所代表的更多炒房者們的進退兩難與惶恐不安,使人不得不感嘆,與個人購房者的鬱悶相比,這些動輒握資過億的「炒房團」們的煩惱才是真正的煩惱。從這個角度來看,炒房者是比購房者更大的「房奴」。
作為畸高房價的推手之一,炒房者以其始作俑者的身份,作繭自縛,即便真正淪落到「房奴」的田地,也不會贏得社會的普遍道德同情。人們或者會更進一步冀望:「炒房團」開始瓦解,「房產大鱷」們成為下一個「房奴」的日子還會遠嗎?

經過幾番的房價暴漲,老百姓們的支付能力與購買慾望與日俱減。中國80%家庭只擁有不到40%的家庭金融資產的社會現實,也使得大多數人沒有預支未來收入的信心。「三年內不購房」口號的民間高聲應和,反映出了面對高額房價的不接受與消極抵抗。

至此,炒房者們成了力挺房價的中堅力量,而他們的瓦解和崩潰,也必然會動搖與牽累房地產開發商們壟斷利益的基礎。而且「房地產大鱷」們對高額利潤貪婪之心越大,成為超級「房奴」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然而,必須看到的是,「山之將崩也,其基必先裂 」。我們期望老百姓身上的「新三座大山」之一的「住房大山」,儘快山崩土裂,然而也必須看到其中蘊涵的巨大風險。拿「炒房團」來說,溫州人上千億元的炒房資金,托起的是一個規模達2000億至2500億元的房地產市場,一旦這個市場全面崩潰,其自有資金之外的銀行資金和跟風資金也將面臨更大的金融風險。推及到資金規模更大的房地產開發建設行業,其破壞力更是個難以想象的景象。亞洲金融風暴的前車之鑒使我們有理由警醒: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成為「房奴」的風險,也並不是危言聳聽。

因此,如何化解房地產畸形發展中隱含的風險,將居住者、投資者、建設者從被房「奴役」的困境中解脫出來,是個重大而嚴峻的國家課題。在正常情況下,這三者是一個利益鏈條中分處不同層次的相互鏈接的環節,與其他任何一個產業一樣,產品的生產者、服務的提供者、消費者三者利益有矛盾有統一。

然而,在目前的房地產行業,居住者消費觀念的超前、投資渠道的匱乏、投資利潤的過高預期,放大了三者利益關係的對立面,而使利益的統一性消失於各自對自身利益的偏執追求,不知不覺,慾望的繭,將自身束縛成「奴」。

由此來看,若想破繭而出,有賴於一個無涉直接利益的中立者,營造一個和諧公正的市場環境,賦予利益主體以公平的權利博弈平台。這個中立者惟有政府有力承擔,也惟有政府責無旁貸。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8: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