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漢語 一邊繁榮,一邊「淪喪」?

[複製鏈接]

6195

主題

6540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00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DT001 發表於 2006-7-9 02: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龍生 2006/07/08   來自人民網的報道,據中國官方不完全統計,迄今全球已有近百個國家兩千多所大學開設了漢語課程,開漢語課的中小學或如「孔子學院」般民間教育機構更如雨後春筍,不計其數。無獨有偶,中國教育部日前對外發布了近5年來外國赴華留學生年增兩成、今年留學生人數創紀錄的消息。「漢語熱」已經超越了語言版圖,成為一種融合經濟與文化的「全球現象」。

而最近還有這樣一條新聞:在2006年國際弦理論大會的一場專場報告會上,剛剛完成龐加萊猜想證明的曹懷東、朱熹平被邀演講。當曹懷東演講結束后,中科院一位博士生提出用漢語簡單講一下演講內容的要求,惹來聽眾一陣笑聲和掌聲,接下來朱熹平的演講改用了漢語。這「國際弦理論大會上唯一的一次半中文演講」,引發了科學前沿問題能否使用漢語交流的嚴肅話題。

筆者注意到,有網站在轉載這篇新聞時,開通了一項讀者調查。在「如何看待國際學術會議按慣例只使用英語」的選項中,選擇「絕對不應該」者佔43.7%;選擇「可以理解但不支持」者佔42.58%。從中不難看出,民眾對這項所謂的「國際慣例」基本持反對或不反對也不支持的態度。而對「國內目前的『英語熱』是否過度」的選項中,選擇「太『熱』」者達80.39%。那麼,筆者對此事的評價,不妨從這兩個調查選項切入。

為什麼國際學術會議使用英語被組織者稱為慣例,而受眾卻對此反感或漠視?我以為這決不是對科學問題「外行」與「內行」的落差,而是取決於對科學學術態度的落差。目前我們的一些學者或學術活動組織者,其學術活動並沒有與國家、民族榮譽聯繫在一起,而僅僅看成是個人、單位、地區的一種榮譽。這樣的價值取向,必然會以兩種方式體現出來:一是只要論文、演講能夠面世,只要傳媒的影響力夠足,那是絕對要跟著「影響力」而亦步亦趨的;二是因為國內的學術影響力所限,所以對國內傳媒以及受眾的科普需求極為漠視。從這個意義上說,一些學者及學術活動組織者以「國際慣例」為由讓漢語淪為看客,其實不過是一種卑微的以弱「傍」強心理——科學前沿國度,多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這樣即使在自己的同胞面前,即使前沿科學完全可以用漢語交流,也不能用,因為有些人覺得用了漢語就意味著「掉價」。在這樣的心態下,中國人從來不想、也不敢想以漢語作為科學前沿的交流工具。為求一時名利,不敢以自己的母語挑戰什麼,反而以排斥母語為榮。如此這般,漢語怎能不淪為科學看客?

再說國內的「英語太熱」問題。學術會議用英語被冠之以「國際慣例」,而從小學開始,層層開辦的「雙語教學」,何嘗不被認為是檔次的代名詞呢?儘管我們有些「病態般」地追求英語教育,但因為現實的中外交流,遠沒有想象的那麼多,從而導致學了又丟、丟了再學的輪迴。這是當前國內外語教育、普及、運用互為消極的現實尷尬。學術活動的「英語環境」,看似對英語具有某種「強制普及」作用,但在這種大多數人聽不懂的氛圍里,人們除了釋放一點追星情結,又能留下什麼呢?不要讓我們的母語一邊在異鄉繁榮,一邊在故鄉「淪喪」!

人民網
一個內心陰暗的人是容不得任何光明的,因為光明讓他們原型畢露,嘲笑正義、調侃崇高是他們的心理需要。

5

主題

90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2

積分
33
沙發
Mr_Anderson 發表於 2006-7-16 17:06 | 只看該作者
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0: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