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萬花筒」式美國天賦教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7-13 09: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對比中國的「少年大學生班」、中小學重點班的教學,更顯出美國天賦教育的多元性和多樣化。光是課程的教學模式就至少有十多種。從組織形式上看,有組建專門的天賦教育學校的,有把篩選出來的孩子集中施教的,有把不同年齡層次的天賦孩子混合編班的,有按年齡組織教學活動的,有按特長或科目編班的,有直接讓天賦孩子跳級完事的,有讓學生獨自到大學修課的,有把篩選出來的孩子每星期只集中活動兩三次每次一小時的,有全天集中的,有組織課外興趣小組或學術俱樂部的,有各科目都按天賦教育的要求施教的,也有僅僅讓天賦孩子學社會研究課的……總之,是名目繁多、花樣翻新、應有盡有,目不暇給。  

  礦礦從小學到初中一共經歷了兩個學區的四個學校。除了第一間小學由於只有一到三年級,不能搞天賦教育以外,其他三個學校,都有各自不同的天賦教育。即便是天賦教育的名稱,兩個學區也不同:一個叫ETC,另一個叫SCOPE。到了高中,礦礦讀的是教會辦的私立男校。那裡又是另一個教育系統,另有一套天賦教育。

  我覺得SCOPE的模式最有針對性,最有特點,也較科學,因此著重介紹。

  礦礦在牛津市上小學時,所屬的特立旺達學區規定四年級才辦天賦教育,簡稱ETC,即全稱「Extended Total Curriculum」的三個單詞的首字母縮寫,意思是「超越所有課程」。礦礦讀六年級時,我們搬到了西金庫市,那裡屬於另一個學區,這個叫拉科達的學區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辦天賦教育,一直辦到八年級初中畢業。這個學區的天賦教育的名稱更有意思,叫SCOPE,也就是全稱「Kaleidoscope」的後綴(後面5個字母)「scope」。實際上,作為英語單詞來說,獨立的SCOPE也有兩個意思:一是「發揮能力的餘地或領域」;二是「探察的工具」,即構成某些觀察儀器的後綴,如顯微鏡(microscope),望遠鏡(telescope)。而「Kaleidoscope」的意思是「萬花筒」。無論是取「萬花筒」的意思,還是取SCOPE的另兩個意思:「發揮能力的餘地或領域」或「探索的手段」,都獨具匠心,十分耐人尋味。

  我倒覺得「萬花筒」更切合美國小學和初中的天賦教育的理念、特色和實質內涵:五花八門,包羅萬象,聞所未聞,應有盡有,新奇絢麗,腦海漫遊,思想交鋒,海闊天空,無邊無際,前後左右,通古達今,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里……黃全愈搜狐訪談實錄  天賦教育在美國專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5: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