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建立健全嚴懲收紅包的專項制度 而非指望道德反省的「紅包帳戶」

[複製鏈接]

1061

主題

3031

帖子

246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enwoke 發表於 2006-7-12 14: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陳一舟
  在7月10日衛生部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毛群安就日前北京等地公布的「醫生交紅包專項賬戶」表態稱,衛生部贊同這種設立賬戶治理商業賄賂的方式。同時,正在研究下一步資金如何運用的專項管理辦法。(《新京報》7月11日)

  當前醫生收紅包、吃回扣,是一個普遍性的現象。從眾多實例來看,在收紅包現象泛濫的背後,是許多醫療機構和從業者群體性的醫德淪落。道德觀念的下滑,為收紅包成為畸形的醫療常態奠定了「思想基礎」。俗話說,蒼蠅不盯無縫的蛋,如果把醫院比喻為一個完整的雞蛋,醫德的淪落就給這個雞蛋開了一個被盯咬的口子。

  如今,衛生部公開表態贊成利用「紅包帳戶」來治理商業賄賂——用意很明顯,希望於醫療從業者自身的「良心發現和自我反省」使醫德回歸。這種態度固然充滿了人性化,但在目前這種收紅包愈演愈烈的境況下,指望道德自律或者道德反省來治療「紅包痼疾」,收效必然甚微。事實上,設立「紅包帳戶」的做法前幾年就有很多地方為之,大多不是流於形式就是「半路收場」。

  在我看來,應該思考另外一種成本更低、見效更快的促使醫德回歸的途徑——必須要儘快建立健全一種嚴懲收紅包的專項制度,來遏制此種現象的蔓延。我以為,制度懲處力度的軟弱乏力甚至是缺位,是這種醫療不正之風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國外對收紅包者的懲罰,有一套嚴厲規範的制度——比如美國,有此劣跡的醫生,將被打入黑名單,終生禁止行醫(美國境內)。美國人的做法或許是殘酷了一點,我們也不能一味照搬人家的做法,但反觀我們,收紅包被發現,不是批評就是警告,要不就是不疼不癢的停職反省,最多開除了事。

  制度的乏力不但無助於醫德的回歸,還會加劇醫德的淪落。只有通過制度嚴懲,將制度的強大威懾力發揮出來,才有可能徹底根除收紅包這一危害深遠的不良風氣。在以往對於這種醫療行業不正之風的治理中,衛生主管部門一直表現得非常「寬容和大度」,繼續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會讓收紅包、吃回扣歪風愈演愈烈,治理成本越來越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9: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