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喬家大院與晉商精神:講述歷史上真實的喬致庸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ewathens 發表於 2006-7-23 14: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喬家大院》依託真人真事,以山西祁縣喬家第三代傳人喬致庸幾十年商海拼搏和奮鬥的故事為中心,以戰火瀰漫的晚清社會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闖蕩天下,開闢商路,追尋「匯通天下」的歷程。

  小說描述的不僅是一個家族的歷史,同時也折射出大歷史的風雲變幻,挖掘出晉商和民族魂魄的精華。這樣的敘事特徵頗像一度火爆熒屏的《大宅門》。晉商的故事也頗具現實意義,它肯定了以喬致庸為代表的晉商「仁義禮智信」的商業文化,這對於當今的中國商人應該以怎樣的姿態振興中國商業,也有借鑒意義。同名電視劇正在央視一套熱播。

  關於喬家大院

  喬家大院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業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堂」。喬家大院由於老謀子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而出名,據說,大院當年還向攝製組收取了8萬元的佔地費,現在看來收得還是少了一點。山西多大院,一方面顯示了山西多地主,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晉商鄉土觀念的深厚:有錢就買房子置地。從外觀上看,喬家大院是真正屬於那種平常所講的深宅大院的。

  高3丈有餘的院牆,把院子圍成了磚木結構的城堡,在周圍民宅的包圍中顯得很孤單。走進大門,才發現門裡套門、院里套院,6個大院里分佈著20個小院,共313間平房,好像迷宮。西南角的眺閣是全院的最高點,站在這裡統覽全院落,會發現整個大院的布局呈雙「喜」字圖案。再仔細看,斗拱、飛檐形態各具,就連屋頂上的138個煙囪也無一雷同。走進院落,磚雕、石雕和木雕賞心悅目。可以說喬家大院的每一處雕塑都是一個故事。

  喬家大院所在地叫喬家堡,是山西現存相對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築中保存最為完整、最富歷史與藝術價值的大院了,在這樣的淡季探訪這裡的好處就是你可以細細體味,所以一定不要錯過細節。

  細節一:104個煙囪雕刻不重樣

  喬家大院的磚雕、石雕、木雕最有藝術價值,雕刻不但非常精緻、美輪美奐,極富藝術氣息,而且每處雕刻都寓含著好幾層意思,常常是意味深遠,知道了頓時會讚歎不絕。我看到在門窗上、椽檐上、階石上、欄桿上、屋脊上到處都是精緻的雕刻,據說就連屋頂上104個煙囪也都各有特點,沒有一個重樣的。大院的雕刻中,把人物典故、花卉鳥獸、琴棋書畫的題材發揮到了極致,細節刻畫到了極致,美妙絕倫,當然奢侈也到了極點,除了皇家故宮,民宅裡面恐怕獨一無二。

  細節二:石刻書穿透晉商內涵

  大院正門上方,石刻行書「古風」兩字,筆力遒勁,溫厚質樸;漆黑的大門給人一種沉重感,大門上遒勁有力地刻著李鴻章送給喬家的對聯「子孫賢,族將大;兄弟睦,家之肥」。大門對面的照壁兩旁有左宗棠的對聯「損人慾以復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喬家大院大門內書「身備六行」主張修身養德;統樓院樓上大書「為善最樂」。散發著晉商的商業智慧,飽含了主人的道德理念和生活態度。

  細節三:擴建工程仿西洋風格

  院內的工作人員說,喬家大院也有時代巨變的痕迹。隨著封建王朝的崩潰,中國經濟日漸衰落凋零,喬家雖出現過一度的中興,但總體上走了下坡路。當時地方治安不佳,喬家大院便成為了全封閉城堡大院。然而喬家第六代時期,受到新文化衝擊,這時候喬家大院的擴建工程明顯仿照了西洋的裝飾風格,院內的迎門影壁的磚雕更為精緻,整個院子在傳統的中國建築中融入了西方氣息。

  所以,無論從建築角度,還是從院落本身包涵的內容講,喬家大院都可以被稱為博物館。而民間流傳的「皇家看故宮,民宅看喬家」的說法,也就不足為奇了。

  1853年,包頭各商家聽信「達盛昌」的挑撥,集體到喬家「復字型大小」鬧著要清賬。照規矩,復字型大小三個月內不能拿出20萬兩銀子清賬,就要破產還債!「復字型大小」東家喬致廣得到包頭復字型大小大掌柜顧天順十萬火急的信后,留下一番遺言,撒手西去。在太原府應鄉試的弟弟喬致庸急忙趕回祁縣的家,大哥的遺言是讓他接管家事,待到喬家轉危為安時,致廣的靈柩才能埋進喬家的墳地。

  致庸用緩兵之計穩住了局面。而喬家大德興總號的曹掌柜和大嫂曹氏這時卻在做另一件事:在晉中祁縣、太谷、平遙三縣眾商家裡為致庸物色媳婦。他們看中了太谷陸家的小姐陸玉菡。

  一無所知的致庸這一天和曹掌柜一起去了陸家。剛進門就和玉菡相遇,玉菡一見傾心卻不好做聲。父親陸大可聽說他們是來借銀子的,急忙穿出一件帶補丁的衣服應付應付。玉菡含淚勸陸大可將銀子借給喬家。陸大可看看她,突然說:「銀子我不借,可你要是願意嫁過去,我就答應!」玉菡思索一番,點了點頭。

  致庸聽聞大嫂要將玉菡許配於自己,怒道:「你們不要逼我!這事我絕對不答應!」想著青梅竹馬的表妹雪瑛,他痛苦地流下了淚水。然而,為了振興喬家,他最終接受了這種安排。

  陸家裡裡外外張燈結綵,嫁妝擺滿了院子。玉菡出嫁之前,特意從父親手裡要來了母親留給她的傳世之寶翡翠玉白菜,鎖進了嫁妝箱子。拜堂之際,玉菡心花怒放,偷看致庸。致庸想的卻是雪瑛。他走進洞房,看見玉菡,心裡越發痛苦,轉身又走了出來,跨馬向財神廟奔去。

  祁縣城西的財神廟裡,雪瑛一直在苦苦等待,但致庸卻讓她對自己徹底死心。雪瑛氣得發昏,將致庸送給自己的鴛鴦玉環扔給他,又將自己送給他的香囊扯了回來。致庸狠下心大步走了。

  三天後,致庸陪玉菡回門,陸大可終於答應借給喬家50萬兩銀子。第二天上午,喬家大院里各色人等進進出出,都是等著要銀子的人。天將過午,致庸引領著陸家的銀車進來,陸大可讓人打開銀箱,眾人正在驚嘆,門外又拉進兩輛裝銀子的車。眾人一看喬家真有銀子,不願再說退股的事。

  祁縣危局暫解,包頭復字型大小顧大掌柜的告急信又到。致庸和茂才、曹掌柜趕往包頭,密謀了一夜,茂才道:「東家,要想破包頭的危局,必須如此如此。」

  次日中午,包頭醉春風酒樓內,致庸滿面春風地招呼眾商家。

  他舉杯向眾人宣佈道:「致庸拉銀子來到包頭,並不是要和在座諸位清賬!而且要繼續收高粱!」

  喬家復字型大小提高市價收購高粱消息的同時,另一個消息也在包頭不脛而走,那就是朝廷又要發兵攻打準噶爾部了。達盛昌的東家邱天駿以為這是喬致庸在故意給他下套,他「將計就計」下令將達盛昌庫存的高粱全部賣給復字型大小。三日後復字型大小各店又抬高了高粱市價!邱天駿坐不住了,派人赴京探聽消息是否屬實。又過了三日,達盛昌已將庫存的高粱統統倒給了復字型大小。

  邱天駿又得到密報,這著實讓他跳了起來。因為這段時間裡,喬致庸一邊大張旗鼓收高粱,一邊卻在悄悄地收購馬草!邱天駿臉色大變,又接連派人星夜趕往北京以求虛實。但從京城探得的消息也是讓人一頭霧水。邱天駿「寧可信其有」,立馬吩咐各店大舉收購高粱和馬草,不計貴賤。

  短短五天過後,復字型大小總號庫里囤積的高粱和馬草全都高價賣給了達盛昌!當初吃進去的本銀全部收回,還凈賺了30萬兩銀子!致庸獃獃地坐著,眼中滴下淚來,突然悲聲大放:「邱天駿,想不到你也有今天!只要我用你對付我大哥的辦法對付你,達盛昌立馬就要死掉!」茂才從容勸致庸道:「達盛昌以詐行商,違背了誠信第一的信條,可今天我們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別人他日仍能以此道對付喬家。東家,我覺得眼下包頭商界乃整個山西商圈最大的危險不在於有一個達盛昌,而在於需要重建秩序,再立誠信第一的商規。我希望這樣一件大事,由東家來做!」

  邱天駿沒有想到致庸會主動上門言和,二人商量,兩家自此永世不做霸盤。次日,喬家復字型大小總號門前鼓樂齊鳴,邱天駿帶引包頭眾商家給致庸送匾,「商家師表」四個大字赫然在目。

  回到祁縣的致庸得悉雪瑛就要嫁給榆次大商家何家的大少爺何繼嗣了,這讓他的心再次撕裂般疼起來。雪瑛出嫁的日子到了,頭一天她又提出了要求:必須致庸前來送嫁,她才上轎。

  雪瑛之父只好派人送消息給喬家。致庸病在床上,玉菡代丈夫前往,雪瑛徹底絕望。與何繼嗣拜堂時,病入膏肓的何繼嗣卻一口血噴出來,向前倒去。

  致庸用一件狐皮袍子加一串錢從叫花子手裡買下了平遙大商家王協老先生留下的《大清皇輿一覽圖》,從這張圖上發現了當年王老先生為實現晉商貨通天下的理想,而開闢的北到恰克圖南下武夷山的茶路,從江浙到山西潞州的絲路和綢路,決定南下販茶。但大嫂曹氏死活不同意,玉菡內心雖極其痛苦,卻對曹氏說:「從陸氏嫁到喬家的第一天起,就明白我的丈夫會像傳說中的晉商前輩一樣走遍天下,做天下那麼大的生意。為了實現他的志向,我寧願讓他出門去冒險,而不願他像個平庸之輩那樣老死在家中!」曹氏落淚道:「他是你的親夫,你都不攔他,我就更沒有理由了!」玉菡將翡翠玉白菜抱出來交給致庸,讓他當了換回50萬兩銀子作喬家販茶的本錢。

  此後一個月間,致庸一行由長江入湘江,再入大清江,棄船上岸,到達武夷山茶場。聽說來了多年不見的山西大茶商,武夷山幾十里山路上下人潮如涌、披紅挂彩。大制茶商耿於仁親自出面迎接致庸一行並為他們洗塵,因三四年茶路不通,茶賣不出去,為表示感激之意,耿於仁主動提出以原價一半的價錢將茶賣給致庸,還要將幾年來積壓的茶貨全部賒給喬家。

  半月後,上百艘裝滿茶貨的茶船組成的船隊晝夜不停,破浪行進。一天夜裡,前方江面上突現幾條大船,船上兵丁不容分說將致庸拿上船去。原來是胡沅浦胡大帥的兵船。胡沅浦被致庸冒死南下販茶的事感動,給了他一份關防,以備沿途官兵查驗。

  致庸一行順漢水北上襄陽府。知府見財起意,要吞下喬家的120船茶貨,誣指致庸等勾連長毛,犯了殺頭之罪。大堂之上,致庸取出胡大帥給他的關防,王知府反而起了殺人滅口之心。而當知府正要將致庸等人問成死罪,胡大帥聞訊派人星夜趕來,懲處了貪官,解救了致庸一行人。

  有人專門在武夷山茶場和潞州與喬家打擂台,喬家做什麼生意,對方都要不遺餘力地擠進來。原來,在武夷山茶場和山西潞州一心要擠垮喬家生意的人正是雪瑛。失去理智的雪瑛還將致庸違旨掩埋被凌遲的太平軍劉黑七父子屍骨之事告訴官府,致庸被投進了天牢。

  皇上和懿貴妃為此事十分震怒,要殺喬致庸。胡大帥在皇上面前為他求情,皇上答應致庸可以不死,但必須拿出800萬兩銀子。為救女婿,陸大可變賣了全部家產,拿出了200萬兩銀子,加上喬家的錢,還差300萬兩,玉菡和曹掌柜決計將全部生意頂出。

  雪瑛暗中吩咐為何家做事的姓盛的廣東商人拿出300萬兩銀子買下喬家全部的生意。為掩人耳目,雪瑛給了盛掌柜一筆銀子,讓他馬上回老家南洋替自己操辦橡膠園。打發了盛掌柜遠行,她當即令人關掉盛掌柜經管的何家典當行,一行人鴉雀無聲地離開了北京。

  800萬兩銀子繳付朝廷的當日,聖旨下:「喬致庸通匪一案,事出有因,查無實據,著發落原籍圈禁。喬家仍需每年交付贖罪銀100萬兩以助軍用,直至朝廷剿滅髮匪之年。」與此同時,懿貴妃還攛掇皇上下了另一條禁令:此後各省及京城官銀一律不準票號匯兌。

  致庸感覺救了他的人就是雪瑛。兩個月後他來到榆次何家,看到的卻是一個在佛前打坐念經、心如死灰的雪瑛,她否認了一切。

  這時關於喬家的路怎麼走,在喬家眾人間已經展開了爭論。致庸已被圈禁在山西,不能再出去做生意,每年卻要向朝廷繳付一百萬兩贖罪銀。多年跟隨致庸的茂才垂涎起喬家的家業,他希望曹氏收回致庸掌管喬家生意的大權,將它交給自己。曹氏一時意亂神迷,竟答應了他。致庸並不在意喬家的資產,他在意的是有人竟要玷污他視作母親一樣的大嫂,盛怒之下,他將茂才連同他的鋪蓋一同從喬家扔了出去。

  剛剛從福州辭號回歸的原平遙某票號分號的大掌柜潘為嚴是又一個喬致庸,一生的抱負就是實現匯通天下。致庸專為潘為嚴在北京成立了喬家大德通票號,請潘為嚴做大掌柜。致庸道:「我知道匯通天下的路不那麼平坦,只要朝廷不解官銀匯兌之禁,匯通天下就不能實現。不過我準備一年年等下去,等二十年,三十年!只要我們在做,這件事情就沒有失敗!」潘為嚴去了北京,致庸卻留在家鄉,做了諸事不問的老農。

  轉眼間十年過去,公元1864年,清軍攻破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按照當年的聖旨,太平軍被剿滅之日,就是致庸解禁之時。

  致庸躍躍欲試,試圖重走商路,這時皇上和懿貴妃卻要他拿銀子捐官。致庸繼續佯做風癱,自囚於鄉間。同治十三年,為平息新疆之亂,陝甘總督左季高決計發兵征討,卻籌措不到糧草。他和胡叔純想到了致庸,親到喬家堡求見。致庸接下了為朝廷三路大軍籌措糧草的重任,一半用喬家的銀子,一半從雪瑛那裡借貸,然後親帶輜重隊隨左大帥出征。大軍行至榆次,雪瑛攔路設宴為致庸餞行,她當面撒碎了喬家給她的借據,哽咽道:「喬致庸,你不只欠了我100萬兩銀子的債,你還欠了我一生的債,所以你一定要活著回來……」

  戰後,慈禧太后拒絕給付喬家這筆糧草銀子。致庸來到北京,頭頂狀紙,跪在端門之外,大聲喊冤。慈禧太后大怒,將已升任太原知府的孫茂才調到刑部,主審致庸一案。茂才又藉機提出要曹氏帶著喬家全部家業嫁給他的無恥要求。當夜曹氏親手為致庸做了有名的「喬家八大碗」,去天牢探望致庸。他告訴致庸,當年致廣臨終時並沒有留下話來讓致庸接管家事,而是讓他繼續走科舉之路,是她說了謊,改變了致庸的人生。而後,曹氏佯裝嫁給茂才,洞房之夜自殺身亡。

  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倉皇西逃山西太原府。致庸在大德通大開宴席,慈禧吃得津津有味,李蓮英要致庸向慈禧討賞。慈禧終於答應解了長達三十餘年的禁令,並特許大德通票號代山西督撫衙門收取當地賦稅三年。致庸熱淚盈眶,他等待一生的匯通天下的時機終於到了!

  來源:新聞午報

78

主題

409

帖子

14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1
沙發
快馬清秋 發表於 2006-7-29 20:59 | 只看該作者
up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23: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